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思考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fusion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须注重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但同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放手让他们去深化地阅读文本。那么,在我们的教学中究竟如何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点尝试,以此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 营造良好阅读的氛围
  阅读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化行为,在阅读教学,教师就是要营造一个有利个性化活动的氛围,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专注地阅读,并最大限度地尊重、利用、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突出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让学生有时间读,有心境读,追求读书的从容与自在,从而读出感觉来,读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把一颗颗稚气、澄明的心灵放飞在语言的天空里,自然地产生或喜或悲、或爱或憎的情感体验,使其个性得以飞扬,语文素养得以提高。
  1.设立班级“图书角”
  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激动人心的“书林”境界,让学生产生一种置身于精神文明宝库的神圣感。我在本班设立了“图书角”,下午放学前,学生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书,在教室或带回家中阅读。
  2.设立阅读交流沙龙
  读书交流,是开展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环节。英国大戏剧家肖伯纳这样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这两段话都说明了读书必须切磋的道理。读书交流实际也是对课外阅读情况的了解与检查,应该不断进行。教师可根据各年级段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形式。如举行故事会、人物评论会、诗歌朗诵会、作品评讲会等。
  3.重视阅读成果的反馈
  为了保证学生的读书热情,我十分重视学生读完书后的成果与收获。利用活动课时间,我在期中举办小型的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报告交流会,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比赛介绍名作家,名作品及自己的读书方法。
  在每学期将近期末时,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可由学生自己选择,可以上台给大家讲一则这学期读过的最有意义的故事;给大家读一篇读后感,或进行一次演讲,然后给学生评上等级,奖励那些态度认真,博览群书的学生,给他们一个“读书小博士”的称号。
  二 激发学生阅读的情趣
  从小学阅读教学的实践分析,学生的阅读差异主要是阅读兴趣,认知水平和阅读方式等的差异。现代教育理念则认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去分析,总结、归纳课文,允许学生课堂上产生不同于作者、不同于老师的看法,允许学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同时,教师对一些胆小性格内向的学生,要时常激励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建立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个性思维得以释放,只有“差异”被尊重了,才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平等。没有情感的教学是苍白无力的,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来创设新颖、和谐的教学情境。
  三 培养学生合理的想象
  学生的个性往往产生于想象中,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创造性极强的学科,有着广泛的想象空间。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要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事物形象、丰富学生的想象,让他们的想象展开翅膀,让他们的思维任意遨游。语文阅读教学张扬学生的个性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创新思维的开发。因此,在我的语文课上,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创新思维的环境,建立创造思维的平台,除了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启发学生进行多元思维外,还要适时举行“故事会”朗读比赛、“文艺比赛”、“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自编、自演、自导、自评。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编题考老师,提出疑问让老师回答,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联想、争辩、评判,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迸发出探究的愿望。创设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放开思维空间,畅谈自己的情感体验,或互相质疑,或大胆想象,或相互争议,以理解服人。在质疑释疑中挖掘教材,开启学生的探究性思维,真正使学生成为思想的主人,这样不但为语文教学注入活力,而且为培养学生成为创新人才铺平了绿色通道。
  当然,学生丰富的知识是个性思维活跃的基础,没有知识的充分积累,就失去了释放个性思维的前提,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尽可能地获取各种知识。不能只是为了成绩而学习,要尽可能地获取各种类型的知识,语文教育的目标在于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培植其欣赏能力,训练其写作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层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放飞学生的美好心灵,彰显学生的阅读个性,从而改变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水平,实现自身的超越。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周岗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徐艳兰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互动的过程,教育并不是告知,老师讲明白了,不代表学生学会了。在传统的课堂里,老师竭尽所能,声嘶力竭把教学内容讲得委婉动听,这或许会让来听课的老师有一种听觉和视觉上的冲击,但对于长期沉浸于课堂的学生来说只不过是一堂稍微精彩的“满堂灌”。  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或者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某
最近湖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赠我一本由他们组织征文并编辑的《教育国际化:理念、视野、实践——湖南省教育国际交流论文集》,并邀我写序。在当今世界教育国际化发展越来越迅
[摘 要]近年来,体育教学中游戏法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学生年龄的特殊性,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成长阶段,对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对所学的知识大多是第一次接触。用游戏法教学,保持小学生这种学习兴趣是小学体育教学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游戏法;运用  小学体育的教学方法应有别于初中、高中和大学的体育教育。体育游戏作为小学体育教学中比重较大的环节,不仅能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
11月15日,省教育厅发布《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与创新水平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我省高等教育的发展绘就了未来十年的蓝图。
21世纪,为适应时代发展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之需要,我国开启了新一轮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课程改革。课程标准作为一个纲领性文件与基础标准,不仅指明了教育最终的目的,还规划了达此
今天,我们参观的学校就在我们住宿的附近,她叫VISTA VERDE SCHOOL。这是一所K-8的学校,相当于我们的九年一贯制中小学。这所学校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围墙。整个学校是一个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