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群建设的困境及对策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rogo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拓展性课程群是对单门拓展性课程的有效补充。当前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群建设面对四大难题: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二是学生兴趣不足,三是教师知识匮乏,四是评价机制不完善。有鉴于此,笔者建议以教材与学生作为着手点,寻求课程群建设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初中语文 拓展性课程群 困境 对策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拓展性课程逐渐成为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之一。虽然目前拓展性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存在诸如教学知识单一、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阻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以初中语文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科目拓展性课程群建设的现状,并提出课程群建设的开发策略,以期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同时为其他科目拓展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群建设的困境
  课程群是集专业训练计划中的知识、方法、问题及其他相关课程的系统,具有改善相同教育目标认知结构的作用。根据主题特征,扩大的课程小组在中学课程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扩大课程是针对单一课程的一些缺点组成的,但实际上扩大课程的建设仍然存在困难,从课程设计、评价手段到师生的态度和认知,初中语文拓展课程群的构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
  1.课程设置只做简单加法
  现阶段,许多学校都设置了大量拓展性课程,课程内容远远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初中语文也是一样,由于各种各样延伸课程的出现,学生的课业压力逐渐增加。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个问题不只出现在一门学科中。
  以语文课程为例,目前语文拓展性课程基本以不同的课程形式开展,如学校专门设置了阅读课、写作课,与日常进行的语文课相互区别,这样的课程设置只会割裂学科内部的联系。教师可以尝试从较小的主题出发,将阅读、写作引入语文课堂中。如课程主题为“与雪相遇”,教师可以对教材中描绘雪的文章进行讲解,同时引导学生朗诵与雪有关的诗歌,整理与雪有关的名人事迹,或者让学生用手中的笔描绘自己眼中的雪。
  与此同时,部分学校对拓展性课程的认识不足,认为增加课程数量是拓展性课程的基础,因此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引入优秀教师、购置教学设备,却忽略了学校的实际情况,导致一些本应属于学校重点改造的项目,因为过于关注课程数量而被忽视。
  因此,学校应该建立一个真正合理的拓展性课程群,明确学科内部各种课程形式间的区别与联系,然后再将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而不是单纯将课程内容简单叠加起来,增加课程数量。
  2.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根据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很多学生倾向于选择信息技术、乐器演奏等拓展性课程,而对语文拓展性课程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人数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其一,在很多学生眼里,语文拓展性课程和日常的语文学习是比较一致的,学生本来就花费大量时间钻研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因此在选择拓展性课程时他们普遍会倾向于信息技术、乐器演奏等自己感兴趣的科目。
  其二,部分学校对拓展性课程的认识不足,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只是将基本课程做了细化,没有足够吸引学生的特色教学内容。
  其三,学生抗拒语文作业。在许多学生眼中,语文学科免不了课后作业,即使只是拓展性课程,教师也会留随笔、抄写等作业,完成作业就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信息技术、乐器演奏等课程的课业压力相对较小。
  3.教师认识尚有不足
  素质教育背景下,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部分教师对拓展性课程群建设消极懈怠,导致拓展性课程的教学小组难以快速组建起来。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小组的建设是中国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教师都能从思想上认可教学小组,确实存在部分教师认为教学小组对自己的积极作用不明显,因此不愿主动参与教学小组的建设工作。
  第二,教师自身的时间与精力也是有限的,他们不仅要完成常规课程教学,还要在课余时间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如果再投身于拓展性课程群建设当中,很可能需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
  第三,部分教师对自己的未来做出了明确规划,他们不希望将有限的时间放在拓展性课程群建设中。
  4.学校评价机制仍不健全
  课程评价作为教育教学效果的检验手段,会直接影响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方式,然而目前部分学校的评价机制仍然不够健全。
  一方面,学校对教学评价的理解有误,认为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因此非常重视主要科目的评价工作,而对拓展性课程的评价不够重视,评价机制存在缺失。
  另一方面,很多学校没有设置灵活的评价机制,认为课堂纪律越好,拓展性课程的评价就越高,殊不知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群建设的策略
  1.基于学情,巧妙吸引
  初中生容易受自己的情绪影响,通常个人对某件事物的兴趣越浓郁,学习的主动性越强。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切实了解学生的兴趣,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兼顾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为基础高效开展语文拓展性课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寓教于乐。
  例如,现阶段诗词大会热度较高,以“飞花令”为代表的诗词对答十分普遍,对此教师可以将“飞花令”作为课堂活动的一种,组织学生进行个人PK或小组PK,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竞技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感受中华古典诗歌的魅力。
  2.基于实际,合作探究
  新课程教育背景之下,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逐渐得到众多教育工作者的推崇。对此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拓展性群课程之时,可以先站在学生的角度评估教学内容的难度。如果内容较为复杂,应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有两点优势:其一,有助于学生发挥个人才智,促进优势互补。其二,借助探究活动,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探究能力和集体意识。
  3.基于环境,合理评价
  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的评价工作需要和校园环境密切结合起来。一方面,学校必须重视校内硬件设施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最大程度提升校内语文拓展性课程的基础环境水平。另一方面,倡导教师使用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进行教学检测,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表现机会,保障教学互动的有效性。
  首先,必须摒弃传统的纸质测试,增加口头测试、才艺展示以及作品展示、模式表演等评价方法。其次,根据学生的年级段与教学内容选择学习成果汇报的具体形式。如类似的教学内容,可以引导一年级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而让三年级学生撰写小论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比赛,先让学生以抽签形式选择正方与反方,其后交换角色,讓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
  课程改革对每个科目的要求互不相同,就语文教学的改革来看,构建拓展性课程群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是弥补单一拓展课程的缺陷,为学生创造更为完善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是推进学校的自主办学,推进教师的自主教学,实现学校与教师协同发展。然而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拓展性课程群建设的认知、学校的评价机制等都会影响语文教学的改革效果。因此想要保障语文学科拓展性课程的高速发展,依然需要教师长时间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宋晓明《从课程的开发到课程群的建设—杭州第十四中学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8年第3期。
  [2] 《拓展性课程:价值、关系与开发》,《中国教师报》2015年7月8日。
  [3] 陈小芳、陆佳《拓展型课程执行的现状、问题及其反思》,《教育参考》2018年第3期。
其他文献
小玉猜拳输了,她会呜呜呜地哭。  哥哥在写字,她也呜呜呜哭着说:“哥哥不和我玩。”哥哥说:“你真是个爱哭鬼。”
小兔子该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兔妈妈帮她干的:穿衣服、系鞋带、拎小背包……  “我是小兔子,我还小,我的事情应该妈妈做!”每次,小兔子都说得理直气壮。
我摇摇晃晃地走在浮桥上。  城市里有很多立交桥。
摘 要:群文阅读是近几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是一种指向明确、实现一定效度的教学活动。群文阅读策略的实施是为了更好地增量提质,利学便教。初中古诗词复习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笔者以此为例,探讨如何利用群文阅读策略在提高复习有效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群文阅读 古诗词复习 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
  
“米粒,你见过考拉吗?”淘淘狗问。  “考拉是什么?”小老鼠米粒挠挠后脑勺,问。  “就是无尾熊啊,住在树上,很可爱……”淘淘说,其实他也没见过真考拉,只在电视上看到过,“要不,我们现在就去澳大利亚看考拉?”  “乌拉——”米粒跳起来,“太好啦!”  草莓号飞船载着淘淘和米粒,飞向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在南半球,离中国挺远,可草莓号飞船速度多快啊,没过多久,他们就着陆了。  “我想早点看到考拉。”
摘 要:教育部指出,在新的发展时期,学校应利用各种资源和方式,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优良的素质。本文从小学品德教育现实出发,从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问题和有效策略等三个方面分析和讨论了在核心素养语境下小学班主任如何进行品德教育,希望为实践工作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班主任 品德教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
摘 要:在写作教学中,根据学生情况分层设计写作目标,梯级推进写作内容,是尊重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这一做法既能实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培养目标,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从而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缩小写作差异,最终达到提高班级写作水平的目的。本文试以托物言志类作文写作训练为例,探索层梯式写作教学的有效路径,以期为写作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层梯式写作教学 托物言志 DOI
1 住在森林里的灰毛獾收到了住在塔塔城的野猫先生的信。野猫先生在信中说,他给灰毛獾找到了一份工作。
晴朗的一天——热气球 又 之 邹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