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教师进行教育、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使学生愉快而有效地学习,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家园。
【关键词】兴趣;课堂;方法;生本;成长
一、让课堂更温馨
课堂教学中,你如果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了学生主动地参与,那么这堂课就有了成功的保障。课前两、三分钟,我就到教室里与学生交谈,或者唱一支短小的歌调节情绪以进入角色;课堂上,则更多地关注从学生那里反馈来的各种有效信息,不管是谁,回答正确与否,都给予尊重,多一些关怀;当有人开小差时,便踱到他身边或故意停顿并瞄他一眼,在这民主融融的氛围中,学生们在尝试解决的问题时,激情与愉悦怎不油然而生。
二、让教师更亲切
在教学中,我认识到:“调皮、活泼、直率本是孩子的天性。于是我主动参与到学生之中。课间,我常被孩子们围着,拉家常,谈他见的趣闻,诉他听说的趣事,有时还讲讲他心中的梦,好多孩子愿意亲近我,我的教育效果大幅提升。课堂上,我也尽力让自己从“独奏”的角色过渡到“伴奏”的角色,让自己作他们“平等中的首席”,提供生活与教材内容融合,并切近学生实际一点的材料,让他们尝试,将从学生那反馈来的不同答案板书在黑板上,引导他们对比分析,促进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
三、让学生更投入
古罗马教育家鲁塔克所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個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习更投入呢?
1.教学目标的切适性、可操作性
根据新课程的“促进学生发展”理念,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把数学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生动、活泼、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上,把教学的起点定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情感的基础上,并随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的进程。以知识的学习为载体,让学生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的新课程目标都有所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一堂课下来都能各有所得。
2.教学内容生活化、情境化。
如果我们能创设学生熟悉、有趣的生活情境,定能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张艺谋先生执导的《一个都不能少》中,师生为筹集车票钱而计算需要搬多少块砖,就是一个很恰当的情境教学的例子。在这里没有“裁判”,没有“标准答案”,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尝试的过程,允许失误,允许不同意见,大家都是平等的探索者,几乎所有的孩子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当学生们身临其境、忘记自己是被迫而学的时候,他就会很投入而感到愉悦。
3.教学方法的活动化、过程化。
没有经历过沙漠里的长途跋涉与烈日炙烤的人,又怎能体会出水是何等的甘甜。没有经历过探索圆的周长的痛苦经历,圆周长公式在你的心里又怎能有很深刻的印痕。正如“应该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无论是计算法则的得出,概念的形成,还是定律、公式的推导,都尽可能提供材料给学生尝试,留给他们探索的时间、空间。并力求把握两个原则:学生能独立思考完成的,不暗示,学生能合作探索的,不代替。
四、让评价更激情
我改变传统评价的对错模式,尝试实行二次评价法,错的不打“×”,而画上“”,允许学生在未讲解之前改正,这样,着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好些同学一拿到本子就赶紧查看错在哪里,然后苦思冥想去改正。我们平时课堂作业的设计也应力求实现准确率与作业过程中效率、习惯、态度的统一。
参 考 文 献
[1]徐盈德.开放课堂快乐学习[J].学周刊,2012(15).
[2]彭庆涛.多彩课堂快乐学习[J].科技资讯,2011(23).
[3]初颖.快乐中学学中求快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1).
【关键词】兴趣;课堂;方法;生本;成长
一、让课堂更温馨
课堂教学中,你如果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了学生主动地参与,那么这堂课就有了成功的保障。课前两、三分钟,我就到教室里与学生交谈,或者唱一支短小的歌调节情绪以进入角色;课堂上,则更多地关注从学生那里反馈来的各种有效信息,不管是谁,回答正确与否,都给予尊重,多一些关怀;当有人开小差时,便踱到他身边或故意停顿并瞄他一眼,在这民主融融的氛围中,学生们在尝试解决的问题时,激情与愉悦怎不油然而生。
二、让教师更亲切
在教学中,我认识到:“调皮、活泼、直率本是孩子的天性。于是我主动参与到学生之中。课间,我常被孩子们围着,拉家常,谈他见的趣闻,诉他听说的趣事,有时还讲讲他心中的梦,好多孩子愿意亲近我,我的教育效果大幅提升。课堂上,我也尽力让自己从“独奏”的角色过渡到“伴奏”的角色,让自己作他们“平等中的首席”,提供生活与教材内容融合,并切近学生实际一点的材料,让他们尝试,将从学生那反馈来的不同答案板书在黑板上,引导他们对比分析,促进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
三、让学生更投入
古罗马教育家鲁塔克所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個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习更投入呢?
1.教学目标的切适性、可操作性
根据新课程的“促进学生发展”理念,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把数学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生动、活泼、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上,把教学的起点定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情感的基础上,并随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的进程。以知识的学习为载体,让学生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的新课程目标都有所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一堂课下来都能各有所得。
2.教学内容生活化、情境化。
如果我们能创设学生熟悉、有趣的生活情境,定能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张艺谋先生执导的《一个都不能少》中,师生为筹集车票钱而计算需要搬多少块砖,就是一个很恰当的情境教学的例子。在这里没有“裁判”,没有“标准答案”,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尝试的过程,允许失误,允许不同意见,大家都是平等的探索者,几乎所有的孩子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当学生们身临其境、忘记自己是被迫而学的时候,他就会很投入而感到愉悦。
3.教学方法的活动化、过程化。
没有经历过沙漠里的长途跋涉与烈日炙烤的人,又怎能体会出水是何等的甘甜。没有经历过探索圆的周长的痛苦经历,圆周长公式在你的心里又怎能有很深刻的印痕。正如“应该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无论是计算法则的得出,概念的形成,还是定律、公式的推导,都尽可能提供材料给学生尝试,留给他们探索的时间、空间。并力求把握两个原则:学生能独立思考完成的,不暗示,学生能合作探索的,不代替。
四、让评价更激情
我改变传统评价的对错模式,尝试实行二次评价法,错的不打“×”,而画上“”,允许学生在未讲解之前改正,这样,着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好些同学一拿到本子就赶紧查看错在哪里,然后苦思冥想去改正。我们平时课堂作业的设计也应力求实现准确率与作业过程中效率、习惯、态度的统一。
参 考 文 献
[1]徐盈德.开放课堂快乐学习[J].学周刊,2012(15).
[2]彭庆涛.多彩课堂快乐学习[J].科技资讯,2011(23).
[3]初颖.快乐中学学中求快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