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圣经》索隐派对中国典籍的滥用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a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明清之际耶稣会士来华,促进了近代中西文明的第一次深入接触。其中一些传教士将西方神秘主义思想以及《圣经》阐释中的索隐传统与中国古代文献材料结合起来,于是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索隐派。本文通过对索隐派文献的分析、解读,初步总结出索隐派对中国典籍滥用的四种方法,即偷换概念、以实代虚、将共性解释为特性、对引书的有意取舍,进而从中国古典文献学的角度进行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索隐派 解经 思维方式 中国古典文献
  [中图分类号]B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089-03
  
  基督教传教史上的“索隐派”是指在华耶稣会士中以白晋为首的一个小学术团体,他们秉持的索隐主义是对中国古书的一种解释体系。至少到18世纪中叶,一般基督徒都相信全世界人类皆是诺亚一家在大洪水之后繁衍的子孙,惟有《旧约》中保存了对洪水之前世界的部分记忆。索隐派则认为,中国古代典籍中也保存着对大洪水前族长时代的记忆,并试图将中国古代人物同《旧约》人物对应,将典籍中某些记载看作《旧约》中的寓言。索隐派的目的是使中国人主动皈依基督教,他们相信,一旦中国人知道他们视为神圣的经典原是《旧约》的隐喻式表现,经典中包含着基督教教义,那么他们信奉基督教就不再有违背中国古训的顾虑。索隐派宣称,中国人丢失了理解古书的钥匙,他们则要为中国人找回那把钥匙。
  索隐派对中国典籍的研究成果颇丰,对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经籍的西传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外,近些年也有很多中国学者运用这种方法研究《圣经》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其中李美基、鲍博瑞、唐妙娟的《上帝给中国人的期许》、王敬之的《〈圣经〉与中国古代经典——神学与国学对话录》(以下简称为《对话录》)、陈慰中的《共同的上帝》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前者是从文字的构型角度论证汉字与神启的关系,后两者是从中国典籍中寻找上帝的印记。本文以王敬之的作品为主要对象,以另两本书为辅,试图对书中滥用中国典籍的现象作初步的分析和归纳,以求更好地了解索隐派作品,并为研究中国文化提供另一条思路。
  通过阅读归纳,现将索隐派滥用中国典籍的方法初步总结为四点,并在下文一一进行分析。
  一、偷换概念
  指利用字面上的相似或内涵上的某一点相通,在中国文化的特定概念中注入基督教文化的内涵,使被阐述的概念既具有基督教神学的属性,又保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壳,以此消除中国人对基督教的抵触和排斥心理,达到传教的目的。这种方法最典型的表现是认为先秦古籍中的“天”与《圣经》中的上帝是同一个神,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论证。
  事实上,将“天”“天主”论证为《圣经》中的上帝,最早可以溯源到利玛窦。他在《天主实义》中曾说:“吾天主,乃古经书所称上帝也……历观古书,而知上帝与天主,特异以名也。”①并不厌其烦地引用《中庸》《诗经》《易》《礼》等多种古儒经籍中含有“上帝”“天”的段落,以佐证基督教的天主观念在中国,特别是在儒家传统中古已有之,如“《中庸》引孔子曰:‘郊社之礼,以事上帝也……《周颂》曰:‘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商颂》云:‘圣敬日跻,昭假迟迟,上帝是袛。’”②等等。且其中所引大部分文献在《对话录》中亦是作者的论证根据,可谓一脉相承。
  关于“天”的论述,《对话录》中主要引用的论据为《论语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招生是一项科学、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的招生宣传工作作为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生源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选拔适合学校办学目标所需人才的基本保证。本文以美国著名公立高校俄亥俄州立大学为例,探索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的理念、内容与特点等,希望为我国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国外高校;招生宣传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知识储备较好、政治觉悟普遍较高的青年学生群体,对大学生党建工作进行有效创新,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党支部在高校发展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是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就如何进行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 党建工作 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新方法,总结成文以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快速跑 初中  [中图分类号]G6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124-01    一、教材分析  田径运动是运动之母。“快速跑”是初中学段(水平四)田径教学中的主要教材,通过快速跑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各种快速反应能力、机体无氧代谢能
[摘要]本文对中国汉字“游”在美学中的意义展开分析,阐述其独特的哲学内涵。中国美学中的“游”是精神在天地万物之间自由往来,彻底放松,没有束缚。这种纯粹的体验,正是一种诗一样的智慧,能够会通万物的思维,在诗意的心灵中打通“我”与世界的界限,这与西方概念中的“游”有不同之处。从而寻找到中国美学特有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游”灵性解放 美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但是学生在实际的写作中仍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对50篇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作文进行错误分析,归纳总结了常见错误的类型及成因。笔者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自己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写作能力 错误分析 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193-02  一、简
[摘要]本文在研究大学对其所在城市餐饮、娱乐服务以及零售业直接经济贡献额度的基础上,还将从另一个维度分析大学与城市经济的前向关联效应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间接贡献,并探讨目前大学与其所在城市在互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此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发展 前向关联效应 贡献  [中图分类号]G649.2;F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131-01
[摘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入手,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对策,希望本文对解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1-0126-02    互联网的快速兴起和蓬勃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各
[摘要]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课余活动的主要组织,它是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活力与风采,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与人交流沟通及社会实践的有效平台。本文主要论述困扰高校社团的症结,社团活动的意义、内容及开展社团工作的方法思路等。  [关键词]大学生 社团 交流沟通 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208-02  社团是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
[摘要]跨文化比较不仅是当下文学研究中重要的方法,在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也极具实践价值。本文试从必要性、构成与措施、创新性三个方面,对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教学价值进行探讨,希望能对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 文学概论课程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204-01    本文主要探讨在多元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村民政治意愿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开展较好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的部分农村的调查,从选举公平、决策科学、管理有序、监督有效四个方面对农村村民的政治意愿展开论述,以从总体上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民政治意愿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村民 政治意愿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