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态环保层面的业绩评价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gf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初形成的企业业绩评价模式———平衡记分卡,目前备受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青睐,它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考查企业业绩,弥补了传统财务评价的诸多缺陷。但是它没有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即没有将企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相融合。目前,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则包括企业生态环保层面的业绩评价才更合乎时代发展的潮流。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以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支撑的,如果不重视和不补充这种支撑的动力源,那么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终有一天会消失殆尽,子孙后代的幸福又从何谈起。无可否认,我国企业过去几十年所走的基本上是一条严重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发展要转型,作为微观经济实体的企业更应该转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将生态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之一,作为衡量企业发展的质量、效益、水平和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那么在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时,生态环保层面就成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可持续经济管理
  
  人类从事管理活动的历史由来已久,但是直到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之后工厂制度的出现,微观经济管理才成为以集体为对象的专门管理工作。200多年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管理、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从18世纪80年代的传统管理思想到20世纪80年代的现代管理思想,都是纯经济管理理论,是与生态相脱离的管理理论,即便是综合性很强的系统管理理论,也将自然生态系统排斥在管理系统之外、将生态环境目标排斥在管理目标之外。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既不考虑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解决当代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关系,更不考虑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解决当代经济发展与后代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企业的管理活动必将延续与生态环境相脱离的非持续发展道路。面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管理理论的缺陷得到了弥补,即“绿色管理”思想的兴起。它主张生态经济朝一体化方向发展,融生态环境管理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之中,标志着现代管理正在走向以生态经济管理为核心的可持续经济管理这一新的发展时期。
  随着21世纪经济发展进入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新时代,在世界范围内正掀起现代管理浪潮与创新,使新世纪的现代经济管理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中最重要的趋势,就是由以生态与经济相脱离的纯经济管理向以生态与经济相统一的可持续经济管理的转变。不论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还是企业微观经济管理,都应顺应这种潮流、建立可持续经济的综合管理体系。
  
  二、我国企业生态环保层面评价的必要性
  
  1.趋势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企业走过的基本上是一条严重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改变以物质资源投入为主要支撑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新经济即发展知识经济和可持续经济,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与时代潮流,进行企业生态经济管理与生态环保评价也是一种必然选择。
  2.政策性。从1992年5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以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应对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对策之一,并在其后的多次重大会议中重申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地位,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优化,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21世纪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国策。
  3.现实性。目前,我国大量企业存在生产技术落后、产权结构有待调整、经营管理不善、环保意识差等,直接导致我国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吃得多、吸得少、拉得多的不良现状,形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并存、资源匮乏与资源浪费并存、历史遗留环境问题与现地新增环境问题并存、国际生态环境问题与国内生态环境问题并存,因而使我国企业生态环境问题极为严重。
  4.效益性。现代企业管理追求的效益目标是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企业生态管理的投入并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只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影响企业的成本和效益;而恰恰相反,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例如2003年度,陕西龙门钢铁集团的环保治理产业产生效益2500万元;陕焦集团煤气发电产生效益3000多万元;山西长治钢铁公司治理废矿渣获益5000多万元。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加大环保投入,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治污装备,建立科学的环保体系,强化绿色管理,努力探求生态管理对企业近期、尤其是长远经济效益增长的贡献度。
  5.生存与发展性。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程度加深,如果我国企业继续采用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发展方式与管理模式来支撑效益的增长,不仅难以维持国内经济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也难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胜。因此我国企业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必须转换发展模式,加强企业可持续经济管理,促使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优化管理,使企业朝着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成本、消除污染和增加科技含量的方向发展。
  
  三、企业环保层面的指标选择
  
  将生态环保层面的业绩评价纳入平衡记分卡,不是对原有理论的否定,而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其基础上加以必要的补充。新加入的生态环保层面并未打破原有的因果关系,而是在原有因果链的基础之上进行架构,以达到新的平衡。
  对该拓展的平衡记分卡的说明:
  (1)生态环保层面围绕企业战略而展开,这种战略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生态环保本身要求企业追求生态效益;
  (2)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以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基础的;
  (3)生态环保层面业绩的改善需要企业学习和创新层面的支持,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生态创新等;
  (4)生态环保层面业绩的改善有助于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改善和提高,有助于客户满意度的提高,甚至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
  (5)生态环保层面通过内部业务和客户作用于企业的财务层面,实现效益提高和企业价值增长。
  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达到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目标的有机统一;但是本文仅限于生态环境评价问题的研究,所以在拓展的平衡记分卡中尚未包括社会目标即社会公平与发展层面的问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生态经济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该拓展的评价模型并不只是适用了转型后的企业,同样适用于未转型或正在转型的企业业绩评价。
  企业的生态目标主要是指生态安全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体可以分解为减少耗能、控制污染、综合利用和环境改善等四个方面,因而指标的选择也应从这几方面入手。由于不同行业的企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能量交换不尽相同,企业生态管理的方法、程序及结果形式就不一样,那么适合于行业或企业个性的生态环保层面的具体评价指标就会有所区别。
  综上所述,以生态经济管理为核心的可持续经济管理是世界各国宏观经济发展,以及企业这一微观实体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经营管理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与生态管理相脱离,也就是不应该把生态环保评价排除在综合业绩评价范围之外。补充环保层面的业绩评价、选择相应的评价指标,是对平衡记分卡的一种完善,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产业结构的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文明成果得益于人类的科技创新,同时它也离不开管理科学。我们平时看到的汽车、原子弹、航天飞机、电子计算机等一系列先进工具、先进武器的出现,都是20世纪人类创造的重大物质成果。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在产生这些现代先进物质成果背后,除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发明之外,它们无一例外地都要依赖于科学管理。如果只有先进的技术,先进的零部件,而没有科学的、系统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原则和
陕西省太白酒厂是县办国有中型企业,现有总资产8700万元,职工766人,年产成品酒10000吨。主导产品太白酒荣获国家优质酒、陕西名牌产品等50多项荣誉,被省政府指定为接待用酒。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太白酒一度蒙尘失色,从1993年开始,企业连续亏损,截止1998年6月累计亏损2228万元,潜亏1002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33%,处于严重资不抵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眉县县委、县政府认
当世界上大部分企业在多角化发展进程中纷纷折翼落马之际,人们对多角化这个问题产生了争议。笔者认为,关键不在于要不要实施多角化,而在于如何实施多角化。    如何进行多角化战略    目前,相关性多角化优于非相关性多角化已被人们广为接受,很多企业家也正致力如此去做。但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企业在失败之后认为自己是在进行相关性多角化,对失败的缘由却是一脸茫然。如何实施多角化战略呢?在耳闻目睹许多企业多角化成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是对会计的基本要求。然而,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大量存在,其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约效应,已经显现。因而,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为我国会计界、经济界乃至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弄虚
党的十六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提出了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为保证十六大确定的战略发展目标得以实现,就必须按十六大提出的要求通过理论创新与体制创新来完善我国企业制度。按十六大要求通过理论创新与体制创新完善我国企业制度  完善我国企业制度,必须按照十六大的要求,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使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现代企业面临的是一个顾客导向、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科技发达的竞争环境.企业要生存与发展,为了克服传统成本管理模式管理目标的短期性、管理对象的局限性、管理内容的狭隘
一、大众媒体竞争力评价的背景及意义大众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作为我国主要的新闻传媒具有党和政府的喉舌功能,属于意识形态领域,长期以来享受着政策与市场的双重保
民营企业是由民间出资经营管理的企业,而不是由政府出资经营的官办企业.我国民营企业经过一、二十年的历炼,现已成为我国支持性经济之一.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  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  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对利  用经济合同诈骗犯罪,在刑法修订前均  按诈骗罪定罪量刑,由于近年来此类犯  罪现象日趋突出,且合同诈骗罪的情况  比较复杂,如主体的界定、合同的审  查、履行能力的判断等等,在实践中均  难以把握,本文从对其本质进行法理分  析入手并剖析合同诈骗罪与民事中的合  同欺诈的区别,以探索出具有可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保持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人才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其中,员工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