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爆米花,你伤不起

来源 :方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tx00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了“荧光”爆米花会中毒吗
  
  在看电影之前买一桶爆米花,一边看电影,一边往嘴里塞爆米花,早就成了很多人观影时的一个习惯,殊不知这个人们习以为常的动作却埋藏着健康安全隐患。北京、上海、沈阳等地近日陆续爆出新闻:为了降低成本,一些不法商家采用质量达不到食品安全标准的纸质进行生产,而为了使爆米花桶看上去更加洁白,他们往纸质中掺加违禁成分——荧光增白剂,这会增加消费者致癌的几率。而之前肯德基全家桶亦曾被爆出含有荧光增白剂,再前几天广州的爆米花桶也被爆出含有荧光增白剂,2010年年底还有小学生做实验爆出蘑菇表面也疑似含有荧光增白剂……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荧光增白剂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它究竟是什么?会被我们吃进肚子吗?吃进去了怎么办?
  
  纸张的“工业味精”
  荧光增白剂(Fluorescent Brightener)是一类荧光染料,或称为光学增白剂,是染料工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特性是能激发入射光线产生荧光,使所染物质获得类似荧石的闪闪发光的效应,正如它的英文名所暗示的,它能够使被添加了荧光增白剂的物体“看上去很白”,达到“美白”的效果。
  自荧光增白剂发明以来,它已经广泛应用在纺织、造纸、洗衣粉、肥皂、橡胶、塑料、颜料和油漆等方面。
  就纸制品来说,绝大多数都添加了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来增加纸张的视觉白度。因为;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400到700纳米之间——也就是俗称的“可见光”,而天然纤维制成的纸浆中的木质素会吸收波长在400-500纳米的可见光,这一波段恰好是紫蓝色调,反射出来的波段则会使得纸浆呈现灰黄色。
  但因纸张的白度对于文化用纸、印刷用纸和一些工业用纸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为了使纸张具有商品要求的白度,除了在造纸生产工艺过程中采用化学漂白,如氯气漂白等措施外。还必须再继续采用物理增白的方法,即提高纸张的视觉白度。而物理增白的方法除了使用成本更高的漂白工艺,只能通过添加荧光增白剂来给纸张“美白”。
  经荧光增白剂处理过的纸张在含紫外线光源(如日光)的照射下,不但能反射可见光,同时还能吸收日光中不可见的紫外光,反射出明亮、艳丽、可见的蓝紫色荧光,这就增加了纸张对光线的反射率,使得反射出来的可见光量增加,让纸张看起来更“亮”。
  同时,纸张吸收紫外光后这种蓝紫色荧光正好同纸张原来反射出的微黄色互为光学补色,互补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白光。这就使得人们用肉眼看上去纸张更“白”、更“艳”、更“平滑”,大大提高了纸张的商品价值。可以说,荧光增白剂是生产高品质、高白度纸张必不可少的“工业味精”。
  
  吃了“荧光”爆米花会中毒吗?
  其实最让人担心的问题是:被“美白”过的爆米花桶会不会污染里面的食物,让吃了的人“中毒”?还好,问题没那么严重。动物实验显示,这类物质进入消化系统后,在体内没有明显的蓄积作用,基本上是“穿肠而过”,并且它的致毒效应微弱,没有类激素效应,考虑到人接触到的剂量其实是很低的,大可不必为那几颗爆米花、几块鸡肉忧心忡忡。
  另外,由于它也可以用在洗涤剂和纺织品当中,所以也要考虑皮肤接触时可能带来的问题。目前的研究表明,荧光增白剂还是安全的,没有发现它们对生物有光敏效应,也不会产生黏膜刺激。
  虽然对于极少数个体来说吗,存在过敏反应的可能性:若是衣服有残余的荧光剂成分,身体一流汗,即会将衣服上残留的荧光剂溶解,而使皮肤接触到荧光剂,此时皮肤表面含有蛋白质的角质就会跟荧光剂结合,对人体皮肤产生刺激,引发过敏及发痒,增加了过敏性皮炎的发病机会。但引发过敏反应所需的荧光剂量远大于日常接触量。
  虽然如此,但是如果过量地与它接触,仍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科学实验表明,当荧光增白剂被人体吸收后,不会像一般的化学成分容易被分解。万一身上有伤口,使其与人体中的蛋白质相结合,则会阻碍伤口的愈合,并且除去它非常不易,只有通过肝脏的酵素分解,这无疑的加重了肝脏的负担。
  据医学临床实验证实,荧光物质可以使细胞产生变异性,这并不意味着荧光增白剂一定会致癌,作为通常会致癌的含苯环芳香族化合物的一员,目前确实没有明确的可以证明它致癌的实验结果——动物实验中没有观察到荧光增白剂对动物有明显的致畸性和致癌性,但是荧光剂仍然被列为潜在致癌因素之一。
  
  不该“美白”的爆米花桶
  虽然荧光增白剂是纸制品中的常见添加剂,而且对身体并没有大的危害,但对于食品用白卡纸来说,对增白剂使用的规定仍然是非常严格的。我国颁布的《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用于食品包装的原纸中,每100平方厘米的食品包装纸里荧光剂分布不能超过5平方厘米,且禁止人为添加荧光增白剂。
  实际上,这些含“荧光增白剂”的爆米花桶来源于两个方面:一种可能是企业故意违规添加荧光增白剂:一些企业使用的木浆质地不好,甚至违规用废纸做浆生产食品包装用原纸,因为这种纸浆生产出来的纸不能达到应有的白度,企业便向其中非法添加荧光增白剂。
  此外,也有无意添加的可能性,一些企业误以为直接从国外购进的“100%纯木浆”不含添加物,但其实这些产品内含荧光增白剂,无法直接用于食品包装用纸的制造。
  但是,不管吃进去有没有毒,只要它是食品包装的禁止添加物,就不应该大量出现在这些产品中。但检验的方法并不应该是现在网上广为流传的“用紫外灯照射看光斑”这样简单的技术,否则就可能会出现含荧光物质的蘑菇被诬陷的冤案。
  实际上,蘑菇内部普遍存在的木质素就是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的激发下,它会产生蓝绿色荧光。在自然界里,荧光物质比比皆是。叶绿素就能吸收蓝光产生红色的荧光;人的乳汁、鼻涕甚至尿液,在紫外线照射下也会产生银白色的荧光,美剧《犯罪现场调查》的粉丝对此应该并不陌生——在检测被害者留下的血液时,鉴证人员总会拿起形似浇花的小壶一顿狂喷,然后关上灯观察血液残留。这就是刑侦学中的鲁米诺反应,简单点讲就是在凶案现场只要有血液溅出并沾到任何物体上,不管事后经过何种方式的清除,哪怕是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只要是用鲁米诺试剂喷洒在其上并在暗环境或是暗视线条件下观察的话,在原沾有血迹的地方就会有因发生荧光反应而呈蓝紫色的荧光。
  所以,从理论上说,仅用紫外线照射蘑菇,还不足以判断蘑菇是否被荧光增白剂污染的。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有一套仪器分析的标准定量方法。
  但作为添加剂,更应该关心的其实是它是否会从纸张、纺织品中脱离下来被人体接触到。以造纸为例,荧光增白剂可以添加在纸浆浆液中,也可能是在纸张涂布过程中添加,但这两种方法中增白剂在纸张中的牢固程度会有很大差异。欧盟在93年就建立了针对荧光增白剂牢固度的测定标准方法,我国也准备出台检测其迁移性的标准方法。
  或者,食品专栏作家云无心的话能给我们更多的启发:“从食品管理的角度来说,用不着从技术上追究荧光增白剂是否有害,只需要知道国家标准是否有把荧光增白用于蘑菇的规定就可以了。在食品的安全问题上,科学只能解决科学层面上的问题。一种物质在科学上是否安全,查看国家标准就足够了。更为关键、更值得关注的应该是:商品是否安全?使用是否规范?这两个层面的问题,只能通过积极严格的监管来解决。而这,才是我们面临的困境。”
  
  责任编辑:黄倩
其他文献
事件回放<<<<  “公筷公勺摆上桌,分餐进食好处多。”2020年3月9日,北京烹饪协会、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联合发布《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倡议书》,号召全市餐饮行业推行公筷公勺行动,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时事鲜评  中国人的饮食方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进程。很长时间以来,围桌共食已成为普遍习惯,也是一种文化符号。筷子是传统饮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符号,逢年过节亲朋好友聚餐,许多人都习惯以彼此夹菜的
郑板桥画竹和常人画竹方法不同:平常人“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一节节地画竹竿,一叶叶地堆积勾勒竹叶;郑板桥是先胸中有整竹,然后再画竹竿再添竹叶。议论文是高中生经常选用的文体。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看一遍题目便匆匆下笔,殊不知准确审题、确定正确而适合的立意才是有效完成写作任务的关键。如果仅凭对材料的粗略印象就急忙下笔,很容易导致作文方向出现问题,出现偏题或离题现象。  想要写好议论文就要像郑板桥画
岁月冲破凡尘,一个个王朝的背影已然模糊,一篇篇诗词却在历史中永恒。品读诗词,让我们了解诗人的感情和精神,了解王朝的兴衰,体会现实的美好。我品诗词,故我在。  品李白的诗,我仿佛置身于盛唐。  若有可能,随李白冠盖满京华,守土复开疆,随他逐山间的鹿、猎天上的鹰、聊成仙的道。他的诗句时而像少年一样侠肝义胆,时而像老者一般悲悯众生。“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随他吟诗品诗,观大唐盛世,三分化作剑
退房潮矛盾重重的背后,到底是开发商的不是,还是业主的无理取闹?市场经济下,该怎样恪守契约精神?    今年9月初,北京通州区房地产项目京贸国际城5号楼开盘之日,对外宣布打折消息,推出了1.4万元/平方米的特价房,比上次开盘最高价低了6000元/平方米。  闻讯后,老业主既吃惊又气愤,大家奔走相告,希望找开发商讨说法。  从9月10日教师节开始,几个不满的老业主来到京贸国际城售楼处,但没有见到开发商
国土资源部机关服务局接待处副处长,北京地矿宏宇航空服务中心经理昝红伟在权力面前迷失了方向,将经营所得塞进了自己的钱包。检察官提示,昝红伟本身是公职身份,其工作单位地矿宏宇中心和营业点构成上下级关系,那么所有账目无疑应归公家所有    深冬将至。位于北京海淀区的世茂奥临家园住宅小区看上去与往常没什么两样,安静、漂亮、配套设施齐全,是个居住的好地方。只是细心的小区居民发现1号楼三单元903号的女主人李
【亚运法律笔记】    在广州亚运会筹办期间,由律师精英组成的法律智囊团是一道特别的风景。他们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和英语优势,向亚组委提供法律谋划,助阵涉外谈判,成为预防化解涉亚运纠纷、护航亚运的一支重要力量。本刊特邀请法律顾问团中的一位资深律师撰写“亚运法律笔记”,通过他的亲身经历向读者细致展现亚运筹备中的法律景致。    整个谈判过程中,我听到对方说的频率最高的单词是“NO”。不管你如何据理力争
热点新闻  2020年11月28日,《掬水月在手》荣获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奖。该片记录了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先生的传奇人生,她一生曾历经战乱,在海外飘零数十载,晚年回归改革开放的中国,持续创作、传承教学,重系中断的古典诗词命脉。影片将叶嘉莹的个人命运和千年中国古典诗词交织在一起,表现她在诗词长河中寻求存在的意义轨迹。叶先生对中国诗词以及吟诵的传承将串联起前世和来生,为后人留下宝
当快生活以350公里的时速闯进我们的生活,用高铁运来的荔枝是否还会有“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情谊和感动?到底是快节奏蒙住了我们的五感,还是我们本白盲目?  说起对复古与慢生活的感叹,最耳熟的莫过于木心先生诗中那一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大多数人大概会为这“只爱一个人”的说法感动,但又有几个人看到之前的“够”呢?这不是一种专情,更是没有选择。快生活的本质本应是给予人更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副主任医师为癌症父亲专门开家餐馆  近日,福建协和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谢建伟的孝心举动感动了众多网友。谢建伟的父亲今年70多岁,肺癌晚期患者,每三周就要从老家莆田来福州化疗,每次治疗三五天。因为生病,老人家胃口不太好,觉得福州的菜偏辣,吃不习惯,在医院附近找餐馆又不方便。谢建伟不忍心看到父亲受罪,就想干脆在医院旁边开一家食堂,干净卫生,老人吃着顺口。谢建伟找到曾开过餐馆的
我的国画老师是我外公的朋友。他从我五岁开始教我,一直教到我十五岁。  老师姓胡。初见他时我还太小,模糊的记忆里,他戴个眼镜,笑意盈盈,年轻斯文。他给我上最后几次课时,取下了眼镜,时不时揉揉眼睛,脸几乎贴在宣纸上作画。我看见他头顶光秃秃的,周围的头发也稀疏泛白。我这才猛地发觉:胡老师已不再年轻!或许本来便不甚年轻,四十出头是壮年,而今……又过了十年。  嗬,十年哪!  十年里,胡老师从如何握毛笔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