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红的单扫描极谱分析研究

来源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单扫描极谱法研究了苏丹红Ⅰ的极谱行为,旨在建立一种简单、快捷和灵敏的检测苏丹红Ⅰ含量的单扫描极谱分析方法。实验采用三电极系统(DME为工作电极,Pt电极为对电极,SCE为参比电极),以KCl和丙酮为底液,发现苏丹红Ⅰ在-1.35 V左右处有一个灵敏的二阶导数的极谱峰,其二阶导数极谱波峰高与苏丹红Ⅰ的浓度在0.10-3.50μg/mL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2 8,苏丹红Ⅰ的回收率为95%-105.2%,最小检测限为0.089 0μg/mL。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考察了可能共存的金属离子A
其他文献
讨论了约束矩阵方程问题,其理论在自动控制、经济、振动理论以及土木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广义奇异值分解定理,得到了矩阵方程A^TXB=C(A∈Rn×m,B∈Rn×l,C∈Rm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所特有的工具性、技术性、实践性等特点,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演示几乎成为必备的教学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演示教学的质量关系着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然而,我们不少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课堂教学演示缺乏设计,体现出比较大的随意性。我们不妨先来看一段教师演示“利用Excel建立数据图表”的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建立一个图表。首先,打开数据文件,任意选择其中一列,如“煤
自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来,全国各地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各级学校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学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全国所有的中学和大部分城镇小学都已具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条件。但是,当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基本达标后,作为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主要渠道——信息技术课程却渐显“边缘化”,这是一个值得重点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