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域下地方戏曲传承与发展的思考——以福建地区为例

来源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e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的大背景下,地方戏曲得到新生的同时也出现了濒危的状况,尤其是一些小剧种濒临消逝。究其原因,主要体现有四个方面:社会变迁引起审美文化的变化;地方戏曲文化缺乏良好的文化生态;地方戏曲自身的传承机制断裂;长期以来我国各地普遍缺乏"非遗"意识,更缺乏保护意识。为了实现振兴地方戏曲的奋斗目标,一方面要保护和优化地方戏曲的文化生态,包括内生态因素和外生态因素。另一方面要把地方戏曲融入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借助网络、手机方式为主的新媒体进行传播。当然,还要处理好地方戏曲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原汁原味保存地方戏曲和创意创新的关系;地方戏曲的重点保护和全面保护的关系;地方戏曲的经济转向与政府扶持的关系。
其他文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免疫科集儿童免疫接种与儿童保健于一体,同时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往往会对护士提出较高的要求,我们运用儿科、医学美学理论、儿童保健及计划免疫特点论述
朱震亨,字彦修,生活于金元时期(公元1281~1358年),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其乡梓有小河名丹溪,后尊称之为"丹溪翁",是滋阴学派创始人,以"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为其理论核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统筹兼顾医院建设中的矛盾关系,是医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医院又好又快建设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医院实际,阐述了解放军总医院统筹为军与为民、规模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