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把脉麦盖提综合施策促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yun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央强调“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面对麦盖提教育现实,日照援疆指挥部以教育发展中心为龙头,做出了全方位、针对性、实质性探索。做到了立体推进、综合施策、精准对接和持续发力。
   关键词: 教育援疆;调研;发展
  
  教育援疆情况调研,一方面为麦盖提教育精准把脉,另一方面也为教育援疆总结经验,以便为以后的援疆工作积累经验和做法。调研组通过一周的查阅档案资料,走访受援学校的教干教师,入校实地调研等形式,进一步增强了对麦盖提教育现状的了解。
   一、 关注全局补短板,立足现实做教育
  麦盖提县的教育短板在于教研力量薄弱和教师素质偏低。为填补当地教育教研管理空白,2018年6月,日照援疆教育发展中心挂牌成立。以其为龙头,结合组团式援疆等形式,从师资培训、教学教研、信息化教育普及、传统文化传播等方面入手,深入对接麦盖提教育局工作业务,细化工作措施,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领当地教育发展。
  (一)组建教研联盟助推课堂改革
  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成为发展中心成立后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于是,首先决定在全县各中学和乡学区组建教研联盟。为此,中心制定并印发了《麦盖提县教研联盟活动实施方案》,指导各乡镇学区开展教学教研活动,解决了师资不均,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在今年喀什地区数学和英语学科课堂大赛中,第一中学和第二中学的两位教师,分别取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实现了零的突破。
  (二)包乡教研员送“教”上门,提升乡镇教研水平。
  针对教师素质普遍偏低、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缓慢、骨干教师缺乏的现状,发展中心经过充分调研,决定在农村学区实施援疆教师教研员包乡制。中心为全县8个农村学区选派援疆教师担任包乡教研员,指导组织本学区校际教研联盟,开展大教研 集体备课活动。包乡教研员每次下乡都会不辞辛苦,穿梭于全乡的每所学校,跟领导交流管理心得,为乡镇教育发展建言献策;深入课堂,指导教师教学;走访住校生了解学生课余学习情况;跟教师谈心了解教学实际需求,协调解决教师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推门听课、开示范课、送教下乡、辅导年轻教师参赛……引导农村学校教学、教研活动有序开展,有效推动了镇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2019课堂教学改革年,引领麦盖提教育改革开启新征程
  顺应教育改革形势需要,2019年3月日照援疆指挥部和麦盖提县教育局联合启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年”活动,确定了“以督促改”“以赛代练”“研教结合”的思路。
  为落实“以督促改”思路,包乡教研员每周到所包联乡督导、检查三次,随时发现问题并指导改进。把课改理论植入课堂实践的土壤。
  “以赛代练”,是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新课改积极性的好办法。麦盖提县教育局先后组织了麦盖提县第一届青年教师优质课和麦盖提县第一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质课两次比赛活动。1600余名青年教师参与了青年教师优质课的全县评比,经过层层选拔共评选出获奖教师193名,其中一等奖53名;200多名教师进入麦盖提县第一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质课比赛决赛阶段,其中119名教师夺得比赛一二等奖。此外,为引领课堂教学改革,教育发展中心组织34名援疆教师,开展援疆教师示范课活动。同时,组织中心教研员、名师工作室学员,开展送课下乡活动,有效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活动。
  “研教结合”,是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优质化的必由之路。课改搭平台,教研唱主角。借课改东风,课堂教学研究全面推开。2019年度,麦盖提县教育发展中心共申批立项县级小(微)课题研究29个,其中,13项课题推送自治区教科院,等待审批立项;组织并评选出优秀论文37篇、优秀教学设计23篇、优秀教学案例分析13篇。同时为做好教研成果的整理、总结工作,教育发展中心创办了《麦盖提教育》,为课改搭建了交流平台。
   二、 多措并举,铺就教师成长路
  面对麦盖提师资现状,日照援疆教育发展中心多举措推进教师培训工作。
  一是开通绿洲直播。依靠全县的班班通设备,对全县小学语文、数学教师开展教材教法全员培训,从源头上解决多数教师面临的“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全年共培训300余次,受训人数近3万余人次,深受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欢迎。
  二是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工程。以“青蓝工程”和“三人行工作室”为基础,2018年9月,发展中心率先在鲁疆爱心小学启动导师制培养工程,鲁疆爱心小学16名青年教师成为首批学员。随后麦盖提县实验中学、第二小学和三所初中学校纷纷启动导师制工程,200余名中小学青年教师成为学员。
  三是组建名师工作室。为了培养尖子教师,打造麦盖提教师队伍的“领头雁”,组建“庄建团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彭勇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刘春玲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3個援疆教师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每个工作室入室学员15~20名优秀青年教师,为麦盖提培养尖子教师五十余名。其中,成立最早的“庄建团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15名学员,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已成长为麦盖提小学数学的骨干教师。其余两个工作室工作推进也扎实有序,富有特色,培养出了大批优秀教学骨干。先后送教下乡40余人次,许多工作室学员夺得全县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并同乌鲁木齐的名师一同构课,有效推动了启发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研究,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引擎。
   三、 弘扬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国语教育质量提升
  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促进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根本途径。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抓手,全面推进国语教育质量提升,是振兴麦盖提教育的关键一环。为此,教育发展中心紧紧围绕“实施一个方案,办好一份报纸,开展两个活动。”指导全县学校全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一个方案就是《麦盖提县中小学“三读一练一写”实施方案》,一份报纸是指传统文化教育国语周报《骆驼刺》,两个活动是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红色文化教育活动。   牵手后方学校,编印国学经典诵读读本《穿越黎明的童音》,推广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名句等,每学期开展“国学小名士”“阅读小明星”“听写小高手”“小小书法家”等评选。2019年六一节前夕,举办麦盖提县中小学生首届“国学小名士”评选,全县225名学生被评为国学小名士。
  将孔子文化元素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中,如鲁疆爱心小学打造孔子文化广场、建设“仁义礼智信”楼道文化、《三字经》楼梯文化;麦盖提县实验中学以及驻城学校的国学文化墙建设和国学课堂的打造等,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结合孔子诞辰日,开展孔子文化周活动,举行拜孔、学孔活动等,让以孔子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扎根学生心灵。开展传统文化节日活动,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通过手抄报、诗歌朗诵、品尝节日美食等,传承中华美德。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推进“一校一品”。把红色文化元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如鲁疆爱心小学打造的孔子文化和红色文化并举的校园文化;麦盖提县实验中学的国史、党史、文学史、校史、励志教育五位一体的校园文化营造各具特色,学校已成为喀什地区同类学校的标杆学校。
   四、 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开展“互联网 ”课堂教学
  一是开展远程同步课堂。央塔克鲁疆爱心小学和日照市朝阳小学实现同步课堂常态化,此外,麦盖提县实验中学与日照一中、日照市实验高中等学校也经常开展同步教研活动。
  二是成立绿洲课堂。依托绿洲直播课堂,播授音乐、美术、书法、生命与安全教育课,解决了全县小学短缺音乐、美术专职教师短缺,无法开齐開足课程的问题。
  三是绿洲直播培训。对全县小学语文、数学教师实现全员培训,系统解读教材教法,为教师准确把握课标要求、合理灵活使用教材、研究教材,解决“教什么、怎么教”提供了保障。
  随着覆盖全县学校的班班通系统的大面积普及、远程同步课堂逐步开展,麦盖提教育面貌日新月异。
  2019年高考成绩喜获丰收,一本、二本及综合上线率在全地区的排名由去年的11、9、10分别上升为7、6、5,语文、数学、英语单科平均分及总平均分全地区排名分别为6、5、3、5、4,上线总人数为1363人,与2016年上线总人数861人相比,增加502人,学校自托管以来,上线总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
  综上所述:教育发展中心的成立,改变了以往支教只是派遣教师到受援地定岗代课的固定模式,从教师培训、教育管理、国语应用形式入手,为麦盖提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协作:何桂芳 指导:刘佩吉)
   参考文献:
  [1]马佳.对口支援助力新疆教育发展——新一轮教育援疆工作三年综述[J].中国经贸导刊,2014(9):59-60.
  [2]闵锐,孟根.浅谈援疆教师对新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基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博州分院的调查材料[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5):24-26.
   作者简介:
  李洪兵,男,1965年生。高级教师,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册山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教师,教育部“万人支教计划”支教教师。2018年8月参加援疆,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麦盖提县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员;
  何桂芳,女,山东临沂册山中学教师。心理咨询师;
  刘佩吉,男,山东省日照实验高级中学教师,中组部批次援疆干部,2018年9月参加援疆。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实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其他文献
摘 要:户外混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在自由、广阔的空间里,各种活动充满着诱惑和刺激,弥补了幼儿园基本活动的不足,是幼儿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但是,户外混龄游戏的组织又充满着很大的挑战性,因为幼儿的基本特点就是好动,这就需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对游戏区活动要做到仔细观察,有效引导,让幼儿自主、快乐地选择活动区参与,活动中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相互感染,在活动的过程中,要深化活动主题
摘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多样,动作示范是在每项运动的教学环节都会涉及的一种常用方法,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标准的运动,真正认识到专业动作特点,促进学生体质、智力等全面发展。本文首先对动作示范及其原则进行阐述,然后浅谈动作示范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动作示范的具体有效方法,帮助初中体育教学提高动作示范教学的有效性,保障动作示范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体育;动作示范;教学策略 
摘 要:以生活中的酸碱指示剂——紫甘蓝水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作为联络整堂课的主线,为学生创建用实验来证明理论的实践现场,以便培养学生综合实验探究能力,形成在学科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课堂采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完美融合。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生活与健康,感受身边化学的有用性和有趣性,体会化学对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帮助,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  关键词:紫甘蓝;多彩
摘 要:疑问与猜想应是孩子有效学习的良好准备,培养他们进行知识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良好开端,那么在科学活动中我们教师怎样才能让幼儿领悟进行提问与猜想的方法,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呢?我们尝试从科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猜想”入手,创设适于猜想的教学情境,利用问题角为幼儿提供猜想的机会,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和愿望。  关键词:幼儿科学猜想活动;问题角;兴趣  一、 问题的缘起  《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
摘要:在幼儿园教学中,开展游戏化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养,体现实践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同时还能够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促使他们的認知情感和逻辑思维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完善幼儿的学习形式。本文就结合当前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现状,探究如何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游戏化;合理;策略  3~6岁是幼儿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教师就需要对幼儿的
摘 要: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创作源远流长。儿童诗作为诗的一个分支,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儿童最好的“启蒙”老师。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儿童诗的教学,大力推广儿童诗,让学生走进儿童诗,爱上儿童诗。  关键词:儿童诗;实践;方法;教学     一、 引言  儿童正处于天真烂漫的岁月,他们亲近自然,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充满童心童趣。儿童诗可以说是这个时期段儿童最好的读物和启蒙“老师”,它
摘要:以河北省张家口市A小学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家长追求名校名师的从众心理使得学校人数众多,教师片面追求分数,而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在大班型教学环境下存在厌烦、浑水摸鱼、得过且过的现象。大班型的教学使得学校、教师、学生普遍感到疲惫,班级人数过多,教师应接不暇,是导致大班型教学存在的困境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大班教学;个性化教学;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问题的提出 
摘 要:初中英语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初中学生正值叛逆期,思想活跃,乐于探索,独立意识强。这一时期的学生对待问题不应该是简单的全盘接受,而应该逐渐学会辩证分析。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地对文本所提观点的判断、分析和解决能力,即思辨能力。而在学生的阅读活动中,批判性思维能力与教师的提问质量息息相关。教师合理又有创造性的提问
摘要:在高中化学实验中,传统实验仪器成本低、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主要对实验结果作定性分析,培养学生仪器的规范操作能力和现象观察能力,而数字实验能够把复杂实验或数据变得简单明了、直观化和定量化,侧重于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辨析能力的培养。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中,如何把传统实验和数字实验有机的融合运用,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醋酸的电离平衡为例,浅析传统实验和数字实
摘 要: 水墨画是带有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绘画形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人,让小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水墨画绘画技巧是很有必要的。《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体验程度,要开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活动,这一要求与生活教育理念很贴合,但实际教学中,儿童水墨画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本文以小学美术儿童水墨画教学现状为出发点,对如何将生活教育理念与儿童水墨画教学结合在一起做出了相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