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本教育走进高中体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实施,高中体育课由班级教学制转变为了分项教学制。在新课改的引领下“生本教育”也逐渐走进了教学,走进了分项教学的体育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转变。本文以生本教育如何走进高中体育课堂为研究对象,主要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究:
  一、合理分析教育现状,以乐导学。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体育课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里面,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最终目的,而健康是身体上和心理上的,要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就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而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学习兴趣是关键。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强调教师传授动作技能,枯燥乏味的动作技术练习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而兴趣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诱发、激励起来后,学生才会自愿的、轻松的学习。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体育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体育教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不要花过多的时间讲解示范,应留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释放情绪和体验快乐,以乐导学,健康成长。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
  体育课堂中要想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就必须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全体学生,只有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所带来的乐趣,都能从中获取知识,都能健康的成长和进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得以体现。在班级教学中,学生存在着不同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也有不同的需求,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种种差异,满足学生个体化发展,为每一个学生规划学习进程,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运动,感受成功,体验体育的魅力。这正体现了生本教育中好教转向好学的转变历程。我们也必须明确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为所有学生所设置的一门课程,明确课程所关注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身心健康的目标。
  三、培养团队意识,在合作中学习。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中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小组学习活动。教师可通过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绩效。因此,在课堂中引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学习讨论,教师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最终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例如,我们在仰卧起坐教学中,如果我们让学生一遍又一遍的做仰卧起坐,学生很快就会消极对待。如果教师采用小组竞赛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每组的成员都会兴趣大增,积极对待比赛,迎接挑战,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起来,学习效果明显提高。这种合作学练的方式有助于动作技术的掌握,也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有效手段。
  四、改变评价方式。
  生本教育提倡把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改为评研活动,削弱日常评价的比较竞争功能。传统的评价方式必然导致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用一个评价标准来对待整个班的学生。班级中的体育尖子生无需努力就能轻易达成目标,这就失去了学习动力;而另一部分学困生,再努力也难达成目标,这很容易就失去了信心。因此,改变之前统一的评价标准,把学期末的分数评价、等级评价向日常的学习过程评价转变,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例如在考核尖子生时,除了在技能上对其考核外,还可考虑对学困生帮组情况进行评价;在考核学困生时技能标准相应降低,还可对学习态进行加分。这样就能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互帮互组共同进步。
  当然,生本是一种理念,不是僵化的模式。在今后的教学中,结合目前高中学生的特点以及时代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学习生本教育,不断探索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转变的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享受生本教学所带来的快乐。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制度的实施,人们愈加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美术学科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的都是教师讲解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现代美术教学的需要。鉴于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引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本文将以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为例,分析和研究多媒体技
【摘要】学校的培养方向基本建立在知识的培养和道德的培养上,对于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有些学校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加快体育教学改革,推动素质教育提高,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尝试,依据体育教学的自身特点,对学生体育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究。  【关键词】体育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是国家的教育战略,国家对普通高中的书法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目标,同时书法课程开设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如何解决普通高中课业紧张同书法教学之间的矛盾问题,怎样进行有效的书法教学,本文提出了很有针对性的高中书法“四步法”教学,实践证明是一钟很好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书法 四步法 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目的:IL-1β是一种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树突状细胞(DC)是其重要来源。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是DC感知酸化刺激的受体,细胞外微环境酸化是一种引起细胞应激的常见危险信号。本实验主
【摘要】视唱作为中学音乐教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能使学生通过视唱去感知音乐,理解音乐,完善人格,达到审美的目的。当前中学生的视唱能力不高,因此,想要达到美育教育的目的就需要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  【关键词】认知规律 识谱 视唱 能力 音准 节奏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87-01  视唱训练是走进音乐课的一个重要学习过程
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组是一条9.4kb的单股正链RNA分子。HCV-NS4A编码二个病毒多肽:NS4A和NS4B。HCV-NS4A蛋白作为一种非结构形式,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作为NS3丝氨酸蛋白酶的辅助
目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缺血过程中神经元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包括自由基生成、兴奋性谷氨酸过量释放和细胞内钙过多等多
中国画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中国画博大精深将绘画、诗歌、书法、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  通过对中国画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使学生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会画中国画,对国画产生美的悟性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