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绽放思维之花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hc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探索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自主探索呢?这就要教师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巧设“热点”和“疑点”,为学生自主探索新知,搭桥铺路,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这片沃土中,开放出五彩缤纷的思维之花。
  [关键词]发展思维;巧设热点;驰骋想象;再创造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怎样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自主探索新知呢?我做了下面的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抓住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探索新知巧设“热点”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儿童独立完成所能达到的学习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即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维果茨基把现有的发展水平和最高潜在水平间的发展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或“最佳教学区”,它是一个尚处于形成状态的正在成熟的认识结构,如果我们能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巧妙设置“热点”,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结构水平出发组织教学,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来理解掌握知识,就能使学生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作用。例如在“几倍求和、几倍求差”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先出示:①一年级学习生字125个;②二年级学习的生字是一年级的3倍。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水平都能编出应用题A:条件①② ,问题是二年级学习生字多少个?在学生编出应用题A的基础上,教师问:还能编出其它应用题吗?学生经过独立探索,小组讨论基本都能编出应用题B:条件①② ,问题是一年级和二年级共学习生字多少个?应用题C:条件①② ,问题是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学多少个生字?新知识(应用题B和应用题C)是建立在原有知识(应用题A)的基础之上,这样新知识的教学找准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不知不觉的把新知识结构纳入了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构建了一个新的知识结构系统。
  二、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学生巧设“疑点”
  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往往可以给学生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新知识的生长点,可以将学生思维引入高峰,学生可以在头脑中想象旧知导向新知的过程,分析新旧知识的组成要素,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能得到培养。利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生长点为学生巧设“疑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可以为学生探索新知搭桥铺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工程问题”时,先出示“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能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能完成,两队合修几天能完成?”学生列式为:30÷(30÷1O+30÷15)=6(天)。这时,把公路长依次换成60千米、90千米、120千米等,通过学生解答,会发现长度变换后,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却没有变:
  60÷(60÷10+60÷15)=6(天)
  90÷(90÷10+90÷15)=6(天)
  120÷(120÷10+120÷15)=6(天)
  引导学生观察这组算式,为什么结果都是6天呢?如果把“一段公路长30千米”改成“一段公路”应该怎么做呢?教师在此处巧设“疑点”,引导学生将旧知识(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新知识(把公路长看成是单位“1”),建立起联系,根据分数的意义,甲队工作效率就是1/10,乙队效率就是1/15,学生很容易列出简捷的算式:1÷(1/10+1/15)=6(天)。经过研讨,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样在知识的衔接点和生长点处引导探索,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得到很快的发展。
  三、“再创造”,巧设“热点”和“疑点”的归宿
  荷兰学者旨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借助生活经验或己有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找准知识的切入点。“热点”和“疑点”的创设,使数学知识同学习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内容相互作用,在新旧内容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裨性联系,为学生自主探索新知搭桥铺路。
  例如,教学“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时,可以从“乘数中间没有零的乘法”引入,然后请学生改编题目,巧设“热点”问题。大家就会发现,“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还没有研究过,从而产生尝试新问题的欲望,在尝试过程中,又会发现:用乘数中间的零去乘另一个乘数,积是零,这一现象很特别,学生们的思维被带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这时候引导学生探索:“有什么办法可使计算更简便一些?”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高峰。有的学生会提出:既然积是零,这一步可以省略;也有的学生会接着提出:省略这一步,对位出现问题,结果就不正确了。教师引导学生进一肯研究,自己得出结论。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热点问题自主探索、交流,通过“再创造”,较好的构建了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设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复习和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为学生探索新知巧设“热点”和“疑点”,为学生自主探索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于是学生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望和疑问进入新知的探求过程。并通过学生的“再创造”,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较好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其他文献
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主办的“海峡两岸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0周年学术座谈会”,于2007年7月6日—7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大陆、台湾、香港的
亚汤有些磕磕巴巴地念他的发言材料,这是他有生以来获得的最高荣誉--景洪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并且在表彰会上代表72名获此殊荣的人作交流.第一次面对一大礼堂的人发言,难免紧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有着一定的必然性,大数据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对于金融业而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其带来巨大的挑战.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想推动金融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师通常只注意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的传授,把对学生的培养仅只限于机体和生理方面,很少注意其心理方面是否健康。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育人。  【关键词】体育;教学  【中图号】G807.3【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3-0197-01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提高学生生理健康水平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期刊
基本养老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后顾之忧,促进国内消费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建立和完善基本养老制度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意。  一、我国基本养老制度的现状及完善的意义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日益完善。但是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起步比较晚,总体上还比较落后,所以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养老保险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1、基本养老保险保障程度低
期刊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人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与保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常见网络入侵方法及现阶段人防部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
互联网金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将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和进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互联网金融打破了传统金融格局,为
期刊
【摘 要】学困生的问题,是制约着高效课堂真正高效的关键因素,在我们的课堂上,主要出现了思想重视不够、目标任务整齐划一、教师缺少即时帮扶、展示没有机会、评价不及时五种现象有碍学困生学习的问题,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可以找到教师关注、分层学习、即时帮扶、合理展示、注重评价五种对策,真正落实高效课堂关注弱势群体,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的理念。  【关键词】学困生 高效课堂 现象 分析 对策  因为学生存在遗传因
作为企业和集团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之一,企业投资对于自身的经营绩效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本文对中国平安集团经营绩效中体现出的保险盈利能力、保险偿付能力以及保险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