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美术本体,落实技能学习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xy8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面临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新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回顾和观察美术教学的种种情景,重新认识美术教学,了解美术教学教师应该教些什么,学生应该学些什么。由于对美术本体文化价值和学生学习需要的认识有偏颇,笔者认为不少教师在新课程下美术教学的认识与实践上存在一些误区。下面谈谈新课程下美术教学应避免的一些问题。
  一、 避免过分“综合”
  以往的美术课程更多地局限于美术本体,过分强调对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而且学习的内容往往超出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条件,但在新课程下,又有的教师本末倒置,将美术本体的东西完全忽视,过分追求课程综合。一连串对教学没有多大作用的问题充斥课堂,把美术教学内容分解得支离破碎,复杂化,这非常不利于学生思维和创造活动的展开,也大大降低了美术的本体价值。美术教学着重突出“美”和“新”,强调实践,也就是说美术培养了有一定美术技能的人,它具有独特的学科功能,像词汇、唱歌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就不需要让美术课来承担,我认为美术课可以“包打天下”的思想是错误的。当然,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其他学科的激情因素,使其为美术课堂服务,对提高学生的兴趣是很有帮助的,但要把握度,切勿“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
  二、 不独尊“随意作业”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美术创作具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善于表现成人不易注意的另一个世界,常常有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想法,显得不合理而又合理。例如学生画想象画时,自己经常出现在想象的特殊环境之中,如与外星人、机器人、拟人化的小动物们在一起,他们没去过海底和太空,却爱画海底世界,喜欢描绘天外的世界。为了保护学生这一特点,有的教师就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味地鼓励学生“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害怕示范,这些做法让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我表现的空间,实际上却是典型的“放羊式”教学。因此在新课程下的美术创作中,教师还是有必要从欣赏、示范两方面着手教学。
  1.欣赏 这里的欣赏包含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身边同龄小朋友的美术作品欣赏。美术是表达视觉的艺术,注重培养学生敏锐的美术感受力,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在欣赏优秀美术作品,特别是身边同龄小朋友的美术作品时,可以深化学生对美术作品内在情感的理解,并与自己的想法进行对比,从而进行创造。
  欣赏不但可以让学生尽情抒发自己的见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的魅力,加深对想要表达内容的领悟。因此,新课程下的美术课堂还需重视欣赏环节。
  2.示范 在新课程下的美术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不敢示范,害怕学生模仿,从而走入“满堂问”的误区,“知不知”“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满堂飞。小学生的思维具体形象,教师如能以示范诱导想象的话,则可以达到一种语言难以描述的境界,把困难的技能技巧通过教师的分解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东西,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也更具亲切感。因此,任何精彩的语言未必能传达出美术活动中某些令人心动的审美体验,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运用语言这根“拐杖”,还要发挥示范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对技能技巧的学习与理解,更应通过示范加以内化。
  三、 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合作者”,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 成了教师的口头禅,于是部分教师就把以往的“以教为中心”变为“以合作讨论、游戏活动为中心”,教与学的关系成了合作,讨论,再合作,再讨论。教师的指导作用完全被学生漫无目的的交流、合作、讨论、游戏占据了,这显然与新课程教师的指导作用相违背。那么,课堂上应怎样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呢?
  1.注意学生合作学习的实质,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新课程理念倡导合作学习,有的教师为了片面追求课堂合作这一形式,把课堂合作理解成了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合作讨论。讨论的时间又没保证,有的学生还没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小组合作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这显然是流于形式。过分追求合作而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课堂教学就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花时多而收获少。因此我们还应该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把握好合作学习的“度”。
  2.注意学生游戏活动的实质,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新课堂上,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绞尽脑汁设计各种游戏活动,结果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那,教室乱糟糟、闹哄哄,却称之为“动中学”,这种游戏活动的目的性差,为活动而活动,学生的兴趣是被调动起来了,却没体验,达不到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目的。而新课程提倡的游戏活动旨在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的过程。教师通过设计学生自己喜爱的游戏活动,引导他们大胆想象和创造,以自由的心态驰骋思维。
  教师在新课程下美术教学的认识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还有很多,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学的有效性必然要受到质疑,课堂教学毕竟是一种有目的、讲求实效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这才是新课程下美术课堂上首先考虑的问题,而表面上的热闹显然失去了教学的真正意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其他文献
“互联网 ”给各行各业带来了颠覆式的改变,而对教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新技术与手段的应用上,更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理念及教与学方式的改变。  2013年是沈阳铁路实验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年,历经四年的“导学助学拓学”教学模式实现了与数字化的对接与融合,“变化”与“成长”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词。  课堂之变一:教师去哪了  改变,教师是根本。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开放式的学习空间,自由学习的无边界
数感,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顾名思义,是人们对数以及数的运算的感觉乃至情感。郑毓信认为:“建立好的数感可以数学地思考,这对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人都成为数学家,但应当使每个公民都在一定程度上会数学地思考。”  数感,是一个既陈旧又全新的概念。它和“语感”一样为人们所认知,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却第一次把它明确地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并将之摆在了六个核心概念之首
刘勰在《情采》中强调“文采”,追求物、情、辞和谐的美。王国维又进一步指出“词乃抒情之作,故尤重内美”。古诗词篇幅短小精悍,用词凝练生动,有着独特的形式美、音韵美、意境美,品读的过程需如慢火微炖,才能闻其香,知其昧。  一、读节奏音韵美。让儿童悦耳悦目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古诗是最适合朗诵的作品,因为它们押韵
政治是一门综合学科,包括自然、社会、人文等,理论性强。由于内容的限制,往往显得枯燥乏味,因而学生兴趣索然。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辅助教学工具和手段,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为一体,容量大,形象性和趣味性比较强。恰当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就能有效改变政治学科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真正实现课堂高效。那么,如何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这一催
银色缠绕耳环、银色竹节耳夹均为CoughinVain藍色抽绳连衣裙Bottega Veneta黑色装饰性衬衫OudeWaag闪亮的双眸是让人印象深刻的,Giorgio Armani轻成萦彩丝光塑眸液可以根据妆容的不同需求叠加使用,打造明亮闪耀的眼妆。十字形珍珠腰带(用作项链)、多层珍珠.项链均为Chanel黑色金属球装饰连衣裙Alexander McQueen厌倦了干篇一律的哑光唇膏,可以用不同质
【写作点拨】  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自然景观,单独写雨的文章往往是状物类文章,而绝大部分文章中雨景一般是作为自然环境的描写出现,起烘托气氛,渲染人物心情的作用。但不论是哪种形式出现,要描绘好雨景必须细致观察、用心聆听,抓住景物特征,抒发内心真实感受。  一、调动感官,多角度绘雨景  任何景物描写,写作者都需要深入其境,充分调动自己感官,从多角度来加以描绘,让读者对雨景有全方位的了解。  忽然,雷阵雨
Givenchy的设计师将自己的秋冬系列形容为“冬天的伊甸园”,想象一下枯萎的玫瑰呈现出的深沉的红色吧。Alexander McQueen秀场男装廓形结合破碎、多刺的玫瑰樱花图案,Prada秀场大量出现的花朵装饰……大量的玫瑰花图案带来浪漫感觉,但是深红、深紫、黑色唇妆和眼妆又让人觉得这个女孩不好惹。又酷又美,正是今年秋冬谱写的暗黑浪漫曲。  “某种暗黑的浪漫已经深入人心。”SallySinger
习作教学一直是小学中高年级的老大难问题,教师怕教习作,学生怕写习作。在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对这“想说爱你不容易”的习作,一线老师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随波逐流型。这类老师只管照教学参考书上课,他们往往把教材上规定的习作内容往黑板上一写,请几个优秀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接着说说要注意的几个要求,然后一声令下,全班开始埋头习作。更有甚者,让学生回家习作,要求家长检查辅导或参考教辅用书。难怪有人说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有一句话: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成长是学生自己的事,无法代替。教者的责任是帮助、引导,为其发展提供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
[背景分析]  童谣作为我们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口口相传,千年璀璨,在厚重的历史尘埃中也难掩其美。如今的孩子背负着沉重的书包,一心只读“圣贤书”,空闲时就看电视、玩网络游戏,缺乏与同伴交流的机会,体质也普遍下降。童谣是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之一,它是天籁之音,文化之根。一起哼唱童谣,蹦蹦跳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孩子们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加深童年记忆;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愉悦心灵。我们应让孩子加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