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原料:水發牛肝菌100 g,内酯豆腐150 g,青豆、甜玉米粒各25 g。 调料:盐、味精、鸡汤、淀粉、辣椒油各适量。 做法:1. 各原料分别汆水待用。 2. 锅中入鸡汤,调味勾芡,放入各原料烧开,淋入辣椒油即可。 营养分析:豆腐性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钙、磷、铁、钠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活血、宽中和脾、生津润燥的作用,与牛肝菌同组成菜,营养更丰富,保健效果更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料:水發牛肝菌100 g,内酯豆腐150 g,青豆、甜玉米粒各25 g。
调料:盐、味精、鸡汤、淀粉、辣椒油各适量。
做法:1. 各原料分别汆水待用。
2. 锅中入鸡汤,调味勾芡,放入各原料烧开,淋入辣椒油即可。
营养分析:豆腐性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钙、磷、铁、钠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活血、宽中和脾、生津润燥的作用,与牛肝菌同组成菜,营养更丰富,保健效果更佳。
其他文献
主料:大葱200 g。 配料:面粉、芝士各适量。 调料:香草、盐、奶油、胡椒粉、橄榄油各适量。 制作:1.大葱洗净切段,对半切开。 2.大葱放入油锅,煎至上色。 3.锅内注橄榄油烧热,放入香草炒香,加入面粉、淡奶油调成白汁。 4.将白汁浇淋在大葱上,撒上芝士,放入烤箱内180℃烘烤10 min。 5.取出,装饰即可。 特色:烘烤后的大葱散发着独特的葱香味,再加入烘烤后味道更加浓郁的
提起关中的面食文化,旬邑饸饹不可不说。 作为地地道道的旬邑人,我曾专门上网查过饸饹的渊源:饸饹,古称“河漏”,又称“活络”。传说康熙皇帝微服私访时,看到“河漏”,因其名字古怪而食之,对其独特的风味赞不绝口,但因名字“河漏”之谐音与治理河道不协调,心中不快,挥笔把“河漏”改为“饸饹”。 旬邑人喜欢吃饸饹,也善于做饸饹。在旬邑人的食谱里,饸饹有炒、烩、卤汁、浇汤、凉拌、过桥等近十种做法。在诸多食法
一、茭白为水生蔬菜 问:茭白是笋吗? 答:茭白不是笋,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多生长于长江湖地一带,适合淡水里生长,古人称茭白为“菰”。在唐代以前,茭白被当作粮食作物栽培。后来人们发现,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且植株茎部不断膨大,逐渐形成纺锤形的肉质茎,外披绿色叶鞘,内呈三节圆柱状,肉质肥嫩,纤维少,蛋白质含量高,可食用。茭白以春夏季的质量最佳,其中又以嫩茎肥大多肉,外观白净整洁,新鲜柔嫩
姜撞奶是广州传统特色小吃,由来是一个美好的失误。相传,一位经常咳嗽的老婆婆无法喝下辛辣的姜汁,有次她的媳妇误把牛奶倒入装姜汁的碗中,凝固成姜撞奶。老婆婆食用后却感清香可口,咳嗽也好了大半。姜撞奶从此流传至今。虽然传说有夸张成分,但这道小吃独有的甜中带辣风味却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顾名思义,姜撞奶的主要原料是生姜和牛奶。生姜含有的辛辣和芳香成分,不仅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还可促进血液循环。
在历史上,稻米曾经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日本人曾經认为食物就是大米,吃饭无非是把米饭加上盐而已。日本甚至有句俗语,“米盐之资”,指的是只要有米有盐就有了生活。但如今,根据日本放送协会(NHK)做的一个调查,“ラ-メン(ramen,拉面)”却成为日本人在新年里最爱吃的食物——面条在这个大米国度站上了美食之巅。 古代的日本人为何不吃麦子? 日本有一个民俗传说,“狐狸从中国偷来一根稻穗
作为管理者,提高服务质量、关注客人入住体验及增加回头客是你和你的团队的责任所在。员工的服务水平和酒店的食物质量、装饰选择及用品干净整洁一样重要。所以作为酒店管理者,需要对员工进行一定的培训。 下面的几种方法教你如何使员工培训的效果最大化。 1. 营造学习氛围 培养员工每天学习的意识,让他们把学习当做每天都要进行的活动,在工作中培养他们互帮互助的良好习惯。 要让他们学会向别人请教问题,坦然承
泥巴扣肉 主料:带皮五花猪肉700 g,鸭蛋黄1个,白菜心200 g。 调料:葱、姜、料酒、白糖、盐、酱油、味精、淀粉,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1. 将猪肉洗净、刮净余毛,切成3 cm方块,皮部用刀尖划成十字花便于入味。装盘,放葱段、姜片、料酒、酱油、盐、白糖、味精、腌30 min。挑出葱姜,放入鸭蛋黄、淀粉,拌匀待用。2. 花生油放入锅中上火至八成热,将肉块放热油中炸呈金黄色,捞出沥油。3.
芝麻蛋花汤 原料:鸡蛋3个,清鸡汤若干,炒熟的芝麻、植物黄油、胡椒粉、黄酒、面包渣、盐各适量。 制法:1. 鸡蛋磕入容器内加酒,打成泡沫状。 2. 炒锅上火,放植物黄油,将面包渣炸至浅黄色时,加入鸡汤煮沸,用胡椒粉及盐调味。 3. 将打好的鸡蛋徐徐倒入沸汤内,即熄火并不停地搅拌,出锅时撒芝麻即可。 草鱼奶汤 原料:草鱼250 g,咸肉(或火腿肉)100 g,土豆300 g,洋葱1个,鲜
“”是广东方言中的一个多义词,其中一个义项是“烤”。广东餐饮业中把进口的西式设备烤炉,称为“炉”。广东厨师在制作盐鸡时,往往因盐温不够,还需用烤炉加热,因而就有了盐的技术。说到“”的由来,有人认为“”字是由“锔”字演变而来。“锔”,俗称“铁锔子”,用它可以绑住破裂的物体,如锔锅,锔碗等。烹调中的“”取锁住香气的意思。 技术定义:将加工腌制入味的原料用纸包裹,埋入红烧的晶体粗盐中,利用盐导热的特性
每到年关时节,关东人不论是早年,还是现在,家家户户都喜欢用黄米面撒年糕,也称为黏糕。说它是年糕是因在年关时节做成;称它为黏糕,是因其质地细腻,富有黏性故名。另外,还因不论是买时,还是吃前都要用刀切成(块)片,故又称为“切糕”。这里暂且不作谓称的细腻考究,只知道它是关东传统黏食品种即可。 做好年糕,通常有以下几道主要工序。一、选料 选料,即选择制作年糕的原料,它和关东的“豆包”选料差不多,主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