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一地理教学实践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c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197-01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它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把师生关系处理得十分完美、和谐,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一、小组的组建
  根据班级分组情况,确立了组长和组员,实行小组合作、组内一帮一。使同学们初步明确了各自的角色和职责:组长负责制定本小组的学习目标,检查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和组内活动任务安排,督促小组成员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学习员负责批改组员作业与学习效果评价;发言员负责收集小组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答案,进行归纳总结,并代表小组发言,必要时其他组员可以进行补充;监督员负责对组内所有成員的预习、课堂表现、作业和考试情况进行统计和评价;技术员负责组内展示时所需多媒体资料的搜集和制作。
  二、课堂教学实践
  (一)最难的是前置性学习的设计
  “前置性学习”的设计,郭教授提出了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设计原则。低入的含义是:简单,根本,开放(可拓展);多做的含义是:人人可做,人人多做;深思的含义是:通过学生自学,使知识扎根心灵,提高学生的智慧;高出的含义是:例题自己做,难题自己想。在生本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地理科目为非主科,课时少,又不能占用过多的课后时间,故而前置性作业的布置更为重要,刚开始,我将课堂中一个环节设计为前置作业,让学生课上讨论、展示,虽较贴近“简单,根本,开放”,但课上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课时耗用量过大。后来,设计为全体学生都预习,让各小组轮流准备课上展示的内容。
  (二)最高兴的是小组讨论
  将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小组讨论后,学生高兴,老师高兴。以前我给全班将难懂的知识点时,一遍、两遍、三遍过后,还总有不会的同学,怕他不会我还得讲,但这样又占用了其他同学的时间,浪费就是犯罪啊!现在先让同学们组内讨论,不懂的,组里面直接就有同学能给他讲,没有人懂得就问其他组,大家都不会的,才轮我给全班讲。一套卷子,不用每个体都讲了,也不用担心谁走思了,提前都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可以做作业、预习,家庭作业的负担就小了。
  (三)最体现人生价值的是课堂展示
  在生本教学实践过程中,起初由于我所带年级是七年级,很担心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不敢放手,所以生本课堂的研究只占了课堂的一部分,比如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我只是将亚洲的位置作为前置研究留下去,课上进行讨论、展示,但其余部分还是由我来进行授课。由第三周开始,我尝试从我所带班级里选几个表达能力强、责任心强、态度积极的孩子临时组成小组,来尝试完全放手,我先给他们布置前置作业,由他们合作研究上课思路、制作课件、板书、讲课,在正式上课之前,除了快班的孩子没有多次找我修改外,其她孩子都多次找我修改、指导。这个过程对于孩子们课件的制作与修改是最困难的,因为他们很少有会做课件的,我还得一个一个给教,但可喜的是当“小老师们”上课时,下面的学生们都很认真的听,配合的很好,举手的也多了。之后,我便下决心开始正式做这件事。
  不得不说,刚开始全面铺开这种授课方式,作为教师的我特别累,因为我带5个班级,每个班级同一个授课模块至少要指导2-4,每次上课要进行两个模块,以至于刚开始自己都觉得快受不了了,这比自己备课的工作量要大多了,要累多了,不仅课前要进行授课思路、课件制作与修改,板书的书写,团队的沟通与协作,课上还要在其展示前进行鼓励训练,在其展示时指导如何侧面站位、如何讲图,指导其他同学如何倾听、记笔记、在其展示后指导学生如何感谢、如何质疑、如何点评。
  两周后,学校将每周每个班的地理课时由2课时加为3课时,这就意味着我的工作量更大了。可是当我“顾此薄彼”来不及主动去找授课小组指导的时候,本想只能自己将了,进班后却出乎意料,孩子们正在争先恐后的写板书,调课件,下面的同学也有很多在地下进行“指导”。大家早就把地理书准备好了,原本以为这课肯定上得一塌糊涂,结果还很顺利,听课的学生们也很认真,只有各别之处需要补充。当然也遇到有的班级同学没有准备课,我也没发脾气,我说正好这课我想讲呢,感谢这次的小组把这个讲课的机会留给了我,没想到这个班级下一次的课却准备得很好。期中复习课,提前通知大家进行小组学习绑定,均分排在后面的几组给前面的几组买礼物。我让每人出一套试卷,并给同组每个人印一份,课上大家依次做本小组每个人出的试卷,出题人负责批改、讲解,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问我活着请教其他小组。原以为4-6份卷量很大,大家抱怨连连,没想到大家积极性很高,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至少完成了4套卷子,而且还有很多同学主动带回家里做,提前完成任务,批改更正的速度也很快。事后我问大家累不累,他们却说这样很有意思,不觉得累。噢,原来这就是态度的转变。就好像大家觉得跑步很累,但你追我赶的跑着玩却不觉得累。
  慢慢的,我发现,虽然课时量比原来加了一半,但是却感觉越来越轻松了。
  (四)最轻松的是当堂检测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自己都学会了,做点题算什么,太轻松了!甚至有时候,我还没审完题,学生的答案就出来了。
  三、教师的喜悦
  我所带班级生本课堂有了量的积累,并有所进步。由起初的一小部分內容生本,慢慢的将新课內容分配任务给各个小组,由其授课后我再进行总结,又过渡到面向所有学生课上进行讨论、随意选取某同学/某小组展示。
  教师不是教师,改由学生当小教师,小教师学得更透彻些,学生们也听得更高兴些,小教师越来越多,学生越来越少。女教师的讲话越来越少,听讲的学生就越来越多,盼着我给讲点啥的学生越来越多。不是我逼着他学习,而是他求着我给他讲课,老师的话成了金口玉言。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此。
  四、不足及困惑
  1.在实行过程中,监督员的工作做得不是很好,没能落实加分减分办法,奖惩机制做得不到位。
  2.有同学反映地理生本后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不会做课件、家里没电脑、课后太累、做课件耗时长,占用了其他科目的时间。
  3.有的同学准备得不好,应付,有的同学讲得听不明白。
  4.复习课想做老师出的题,想听老师讲课。
  本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在今后的研究中也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更多的艰辛,但我坚信,凭着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执着精神,在以后的研究中定会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成绩。
  五、下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工作重点
  1.尽力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继续研究更“简单、根本、开放”的前置作业,力求高效、高能。
  2.加强小组监督与小组合作。
  3.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提高自身在课程整合方面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在社会信息技术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微时代已经到来,它给社会各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在教育行业,“微课”顺势而生。微课凭借着“短小精博”的特点备受各大高职院校的青睐,但做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推广和普及难免会存在某些问题,比如,对微课的认识不足,经费投入有限,配套资源不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值得各大高职院校思考。  【关键词】微课;短小精博;高职院校;教学  【中图分类
【摘要】中国经济的不断飞跃发展正是由于观念的不断转变来推动着文明社会的进步,同样道理,教育改革的进步也是由于教育观念的转变,作为音乐教师,应当尽快转变观念与思想,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新世纪幼儿音乐教育引起国内外广大音乐教育者的高度关注,幼儿欣赏能力培养如何适应现代化综合素质教育,是摆正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首先,本文阐述了音乐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其次,幼儿音乐教学存
【摘要】随着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大,拓展训练越来越受到人们所重视,拓展训练能够通过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本文结合初中生的学习状况、生理、心理等方面对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我认为,拓展教育很有必要融入初中体育教学,而且这种做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拓展训练;初中体育;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
【摘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新型教学方式依托于电子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而开展,微课视频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尤其是现代新媒体应用平台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同时也为高中数学提供了更多教学平台。本文首先分析了微课的内涵和特点,然后探究微课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初中语文教学更加强调加强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创新能力。为了全面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依据语文教学纲要加强语文教学思路和方法的创新实践,将创新当成一种重要手段运用到初中语文的教学思想当中,进一步提高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思路和方法;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
【摘要】新课标提出“要关注学生巳有的生活经验”,将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世界”带入生物学的“科学世界”,然后再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结合几年来的生物教学实际,我认为将生物课堂延伸到生活当中是生物教学的内在需要。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延伸;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191-02  一、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学生体验生物学
【摘要】由于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教学理念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以往的教学模式渐渐都已落下帷幕。如今,“微课”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登上了教学舞台,并且它的教学方式也被人们广泛认可并不断发展和扩展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它利用多媒体软件向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教学;应用探究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