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J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为了更好的提高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效益,本文就赏识性评价做了详细的论述。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该采取语言赏识评价、动作赏识评价、物质赏识评价的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希望本文的内容能为大家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小学英语 赏识评价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80-02
  一、在小学英语中应用赏识评价的理论依据
  在小学英语中应用赏识性评价是有理论依据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书中马斯洛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一理论的提出,不仅为管理者们提供了管理的依据,也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提供了依据。
  为了更好的实施小学英语的教学,笔者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教学实践来论述了赏识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尊重需求在赏识性评价中的应用。那么,怎样才能将赏识性评价应用于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呢?下面笔者将举例来分析一下。
  二、赏识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几乎都能得到满足,但是在学校里,学生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很难满足,所以,为了满足学生们的这一需求,必须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采取语言赏识评价、动作赏识评价、物质赏识评价的策略。
  1.语言赏识评价
  在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是带着虔诚的心来学习的,所以教师也应该拿出同样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的语言赏识评价,能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实现学生的尊重需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语言的魅力,引领学生走进快乐的英语天地。
  在小学英语的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赞赏性的评价语言、个性化的评价语言以及幽默式的评价语言。这些语言方式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赏识学生、激励学生。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来举一个例子。
  在教学生学习“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这一句式时,我和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当我问到:“What’s the weather like on the mountain? 时,学生回答说:“Is it so cool ”我巧妙的评价到:“I think you are so cool ” 当我说完这句话时,学生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马上说:“Is it so cold ”当学生给出此答案时,我顺势评价到:“you are so clever”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笔者巧妙的运用了幽默式的评价和赞赏性的评价语言,缓解了尴尬的教学气氛,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更满足了学生尊重的需求,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又怎么不爱英语呢。
  2.动作赏识评价
  在教学中还有一种评价——动作赏识评价,这种评价虽然没有生音,但是它却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平价效果。英语中的动作赏识评价是教师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动作、手势变化等表现出来的一种语言交流的辅助形式。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如果教师总是喋喋不休的用语言进行赏析评价,不一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而换一种方则会“柳暗花明”。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笔者常常用眼神来实施评价,也常用一些动作或手势语言来进行评价。在教学中这几种评价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练习“What are these / those? ”这一句式时,我发现我们班里的一个学困生竟然主动的和同桌练习起来,当同桌问到:“What are these?”时,他竟然完美的将答案说出来了“They are apples”当听到这一回答时,我没有打断他,而是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并冲他点了点头,这时候学生冲我也笑了。他的笑让我明白了更多,在教学中,教师不一定非要用语言和学生交流,只要和学生以心换心,在动作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情,岂不是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学的信心和力量。
  3.物质赏识评价
  在小学英语的课堂中,只用语言赏识、动作赏识还是不够的,还应恰当运用物质赏识评价。在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时小学生,在他们看来自己获得的奖品越多,越会得到老师和学生们的赞赏,所以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有效运用物质赏识进行评价,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在教学生认识和食物有关的单词时,练习“I like...”句型时,我就选择了一些食物作为奖励。规则是这样的,学生不仅要把句型说流程了,还要把相应的单词记住,这样才能获得教师的食物奖励。在课堂中,有个学生想说:“I like biscuits”但是他不会说“饼干”这个单词,他急中生智。说“I like noodles”,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也应该给予鼓励,起码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他还很机智。面对着这样可爱的孩子们,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赏识就会让学生获得一些意外的惊喜。当学生感受到快乐时,他们才能将全部的心思用于学习英语中。
  总之,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实现小学生的需求,为了更好的教授英语,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勇敢实践,将语言赏识评价、动作赏识评价、物质赏识评价有效运用于教学中,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使教學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姜秋霞.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赏识性评价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03期.
  [2]江晓娟.用“心”教学——教师积极心理暗示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05期.
  [3]王丽华.赏识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研究,2009年12期.
其他文献
目前,在高中学生中,有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知识尤其是语文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培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个教教师都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语文学科的广大教师更应就如何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反复的探索和努力。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担负着文化基础和社会实践的教学任务,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更为特殊的现实意义,此举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涉及到学生的身心的发展。可见,
跳转在职场、社交、扮靓之间,在人前明眸善睐、眼波飞扬……  实际上,如果你的眼睛会说话,它会不会投诉自己正经历着胀痛、干涩、疲劳不堪,从心灵窗变成了心灵灰?    我们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忙碌在office的都市女子们却常常在化妆、工作或娱乐时忽略了这两扇“窗户”的卫生问题,给心灵的窗户蒙上了灰!请自我反省一下吧:你对自己的眼部健康做过多少努力?你在使用昂贵眼霜的同时是否发现自己的眼神已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