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乡土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guoh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厦门历史悠久,乡土文化资源丰富。而乡土文化教育由于受当前考试制度的制约,从学校到社会再到家庭,均不够重视,这就导致了大量乡土资源利用率低下,乡土教育严重缺位。作为小学本土的语文教师,如何把丰富多彩的厦门乡土文化资源传播给学生?为此,厦门市翔鹭小学成立了《开发厦门乡土文化,拓展语文课程资源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小组,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厦门乡土文化;现状;透析;对策
  厦门乡土文化是指带有浓厚厦门地方色彩,反映厦门地方特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生态文化,表现为一种意识形态,如民风民俗、地域特色、文物古迹、自然景观、历史变迁、地名沿革、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语言文化等。
  现状及原因透析
  笔者在开展课题之前做过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堪忧。例如:“厦门本地方言是什么?”回答正确率不到20%;“你了解厦门乡土文化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是:“在无意中了解一些”的占7%;“没有兴趣,完全不了解”的占89%;“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或学校布置的社会实践调查,了解了一些”的占4.5%;“自己喜欢,有意识地了解,增加知识,培养能力”仅占0.5%。
  在乡土文化教育中最具特色的是美国。他们从乡土文化教育入手,最大限度地利用社区和地方资源,将乡土文化资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是其语文教育的重要特点的内容之一。反观目前我国的教育,当前存在大量乡土资源利用率低下、乡土文化教育严重缺位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受当前考试制度的制约,从学校到社会再到家庭,花在乡土文化教学上的时间无不是能省则省;二是主管教育的行政部门重视度不够,在新课标中,没有对乡土文化的教与学做出明确规定;三是社会各界普遍缺乏乡土文化教育意识,来自社会的支持力不够。
  那么,该如何把丰富多彩的厦门乡土文化资源传播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呢?经过摸索、反思,笔者找到了比较高效的教育范式,即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研发乡土课程;第二,与活动相结合;第三,与课堂相衔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研发乡土课程
  研发乡土课程是学校的一项重要活动,开发得当,对课程资源的补充,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起着重要意义。课题组老师抓住这一契机,深入研读语文教材单元体例,根据课题研究的方向和研究的目标,结合四年级至六年级语文教材单元主题的特点,开发出了具有厦门特色的乡土文化课程——《鹭鸶文香——厦门乡土文化读本》,本书共包括9个主题,分别是“可爱的花鸟、迷人的风景、趣味的歌谣、美丽的传说、著名的古迹、名人的风采、多彩的艺术、诱人的美食、别样的风俗”。每个主题下有2个以上与语文单元主题或内容相近形式相异、或主题相近形式不同的课文,如,“可爱的花鸟”这一主题,可结合四上第三单元“作家笔下的动物”后进行拓展学习,这一主题共编辑了两篇课文,分别是郭沫若的诗歌《白鹭》和舒婷诗歌的《日光岩下的三角梅》。
  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把厦门乡土文化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在活动中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学习民间文化,传播文明种子 一是传授民规。让当地有文化有一定威望的老先生传授民规。他们对厦门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都十分熟悉,引导学生走访或请老先生进校园讲座的方式,给学生讲当地的民间俗语谚语、民俗风情等。例如,陈利民老师讲民规:红色象征幸福、吉祥,门联、请帖都用红纸,喜幛、寿屏要用红绸缎制作;而黑、白、蓝等色调,则被视作庄重、衰思的象征。还讲了民间的一些忌讳,如以中指指人,被看作是很不礼貌的行为,用扫帚打人,挨打者被认为受到最大的侮辱,客人在座时扫地,被认为是逐客,有失礼仪等,这给孩子们实实在在上了一堂礼仪课。二是引领民艺。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我校迎来了陈清平先生的《哥仔在厦门》的讲座,先生从哥仔的渊源、发展、曲种的分类等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最后还让学生看了两段视频——《侄儿女儿老爸》《飞兵奇袭沙家浜》,为孩子播下了民间艺术的种子。三是拓展民俗。传统节日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情感。为此,我校充分利用厦门的传统节日,举行了丰富多彩富有地方特色的活动。如元宵节扎花灯比赛;中秋节期间,带领学生到东渡的民俗文化园参观学习,给孩子讲博饼的历史故事,班级举行中秋博饼活动,感受当地节日的气氛;端午节引领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地方习俗,举办端午诗歌大赛,组织学生到集美龙舟池看赛龙舟等。活动过后,引导学生写活动的体会和收获。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了解当地民间文化的兴趣更浓更深入了,传播了文明的种子。
  学习名人文化,树立远大志向 厦门人杰地灵,涌现出了一大批名人。这些名人从不同方面闪耀着自己的光芒,为此,我们让学生以爱国者、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教育家、医学家等主题,开展了系列的活动。探访名人足迹:走进鼓浪屿,参观林语堂故居、林巧稚纪念馆、马约翰纪念堂,通过了解相关的介绍,关注厦门名人的成长,感受他们身上独有的气质;参观苏颂公园,让名家引领孩子们成长。倾听《鹭江讲坛》:充分利用厦门市图书馆的资源,定期给学生预告《鹭江讲坛》的内容,让家长带领学生收看《鹭江讲坛》。如由厦大庄景辉教授的《说说嘉庚精神》,陈嘉庚先生“诚以做事,自强不息,毅以做人,止于至善”的精神使师生身心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聆听了彭一万老先生的《路在脚下,德在心中》,彭老以郑成功、苏颂、朱熹等名人的事迹为主要介绍内容,使学生们明白不要惧怕人生的每一次艰辛,要走好脚下的每一段道路,始终坚持并实践报效祖国的伟大理想。开展各种比赛:结合传统节日和爱国纪念日,课题组开展了《中华情,少年梦》主题演讲比赛、《励志先锋,我最行!》少儿故事比赛、《读厦门名人,做优秀少年》征文比赛。名人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为他们的习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更提高了学生文化素养,从名人的事迹中感受到了他们的优秀品质,为他们树立了远大的人生理想。   学习美食文化,培养良好习惯 一是体验生活,养成勤积累的学习习惯。厦门风味小吃久负盛名,发展至今已有200余种。其中尤以咸食烧肉粽、土笋冻、沙茶面等长盛不衰。为此,每当家长会时,都会向家长宣传我校研究的课题,旨在引起家长的重视和参与。每当节假日,便以作业的形式布置孩子们去实地参观,如厦门老字号黄则和参观沙茶面、土笋冻、花生汤的制作过程,回去写参观感悟,培养了学生勤于积累习作素材的良好习惯。二是参与制作,养成勤动手的生活习惯。结合语文单元主题,利用班队课,学做风味小吃等活动,来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习惯。如结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 “别样的风俗”,充分利用班会课,与学校工会联手,请家长到校授课,一节《粽叶飘香,情系端午》的语文生活课诞生了,学生不仅切身感受了节日的丰富内涵,还学会了动手制作烧肉粽的技巧,更深刻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从而为培养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打下基础。
  学习旅游文化,展“鹭鸶”风采 厦门是个闻名遐迩的旅游城市,我校充分利用每年的春秋游活动,大展学生的风采。在游玩前期,引导学生做好游玩的攻略,以小组为单位,事先查找资料,配合旅行社,设立了“鹭鸶小导游培训班”。学生们或设计路线,或做景点解说,或给景点命名,在深入景区领略大自然美景的同时,对景点的原有冠名加以审视,讨论并提出修订意见,对未冠名的景点,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命名,还要说清楚修订和冠名的理由。尤其是让学生当导游,做景点解说员,更让学生大展了风采。这样的活动,既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旅游文化知识,又锻炼和提高了学生遣词炼句和口语表达的能力,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小导游特长生。
  与课堂教学相衔接
  把厦门乡土文化作为语文教学资源进行利用,为优化语文教学方法提供一种新的渠道,改变以往语文教学中以教科书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格局,这样既符合认知心理学,又关注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课堂“宽度”和“广度”上,衔接乡土文化资源 “纸上得来终觉浅”,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如果在实践中没有及时激活应用,最终也无法内化为己有。为此,在课堂的“宽度”和“广度”上适时拓宽延伸到所开发的教材资源即《鹭鸶文香——厦门乡土文化读本》。例如,学完“走进伟人毛泽东”一单元时,我们结合开发的资源,引领学生领略厦门伟人的风采——军事家郑成功、医学家林巧稚、爱国华侨陈嘉庚等。为了更深入了解名人,我们力求打造名家课堂,课题组老师不断探索走进名家的途径,在互相听课,研讨活动中,取长补短。连淑珍老师的《走近陈嘉庚》,钟淑芳老师的《体育界的旗帜——走进马约翰》等,通过学习,学生们从乡土名人的身上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课后,老师们发动学生写读后感,为名人写传记等。孩子们不仅认识了厦门的名人,提高了对厦门的情感,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语文的素养。
  在课堂“深度”和“力度”上,衔接乡土文化资源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探索求知欲望是语文课堂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落实这一要求时,课题组老师适时衔接了厦门乡土文化资源,学校以各个班级为单位,展开了一系列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例如,郑金华老师开展的《走进鹭岛了解花鸟》,黄文玲老师的《走进鹭岛了解传说》,蔡霜溶老师的《了解厦门民间传说 民间故事》,黄紫薇老师的《走街窜巷品小吃》等实践活动,大大地满足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我们还深入地做专题研究,《大厝的艺术》《厦门鸟类生态报》《中秋闽南博饼风情》《关爱我们共同的家园》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组织、合作、交流、采访、报道,动手搜集、整理、编辑、汇报等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本课题的研究,既培养了一支精干的教研队伍,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又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很好的提升,更培养了学生对厦门乡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的情感。
  参考文献
  [1]钱理群.语文教育的弊端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M]//孔庆东、摩罗和余杰.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2]彭光宇.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结构──论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1).
  [3]刘国正.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卢盛夏.回归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J].教学新探.2009(6).
  【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开发厦门乡土文化,拓展语文课程资源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FJJK14-332)】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翔鹭小学)
其他文献
作者:莫源秋  出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教你如何从幼儿园工作、师幼互动、同事互动、家园互动和专业成长中着实地获得幸福与快乐,让你的工作不再是单纯的工作,而变成一种享受。该书基于对一线幼儿教师职业现状的调查,案例丰富、生动,方法具体、有效,有助于读者有效预防职业倦怠,大幅提高职业幸福感。
提 名 奖:赵改凤  所在单位:新教育萤火虫苏州分站  推荐单位:新教育萤火虫苏州分站  颁 奖 词:  她是南国的红豆,播撒的是阅读的种子。她放棄高薪,陪伴子女行走在阅读路上,六年如一日。她热心公益,投身萤火虫亲子共读项目,点亮自己,照亮他人。她利用网络记录亲子共读足迹,影响了成千上万人。她就是萤火虫苏州分站负责人——赵改凤。  初次看到《关于2016中国新  父母年度人物评选的通知》时,我也只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6日联合下发的工作通知,今年我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约7万名,并将优先满足村小、教学点的教师补充需求。  通知说,2015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工作重点是做好村小、教学点的教师招聘工作,要切实加强乡村学校教师补充,向本地生源倾斜,优先满足村小、教学点的教师补充需求,进一步提高村小、教学点特岗教师招聘比例。同时,自2015年起,特岗计划设岗县(市)的县城学
近日,从西藏自治区教育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4年西藏落实各类资助政策和项目共37项,资助资金22.89亿元,资助师生152.71万人次。  据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马升昌介绍,2014年,西藏落实15年免费教育政策资金4.19亿元,受惠学生57.24万人次;“三包”(包吃、包住、包学费)助学资金14.92亿元,受惠学生52.5万人次;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资金2.31亿元,受惠学生38.28萬人
年度父亲奖:葛 欣  所在单位:大连出版社  职 业:儿童文学作家  推荐单位:大连开发区山景社区  颁 奖 词:  父亲是一个身份,父爱是一种能力。葛欣坚持十余年亲子阅读,撰写二十万字的亲情书信,创作了《我要当个好爸爸》家教图书,总结出一套轻松、温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他以卓然的育儿成果,实践了做有爱心、有耐心、有童心,学习型、牺牲型、朋友型的“三心三型”父母的理念,为中国家庭做出了表率。 
美国心理学家、生态系统理论创始人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人与其生活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他强调人的发展的动态性。其环境层次的最里层是微观系统,即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这个环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是环境系统的最里层。依据他的理论,学生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主要是班级,学生人格的发展是动态的,受班级环境影响而变化的。教师在学生进行班级环境的建设中起指导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的作文评语能帮助学生改变认识,改
吉林省延吉市新苗幼儿园创建于1952年6月,前身是延边第一任地委书记朱德海同志创办的“延边保育院”。多年来,学校制订“科研兴园,科研促园”的育人目标,贴近幼儿实际,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助推教师专业发展,规范幼儿园一日活动,实现幼儿教育“教养并重”。  解决问题是起点  学校认为:幼儿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时期,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幼儿的教育可塑性强,
关键词
据俄罗斯教师报2013年12月11日报道,全俄社会意见研究中心于11月对俄罗斯17个城市的800名中学生家长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调查参与者认为俄罗斯的教育体系需要革新,41%的人认为需要部分改革,47%的人认为需要彻底变革,仅有8%的人认为不必改革。与此同时,大部分被调查者对教育与科学部的发展规划予以肯定,56%的俄罗斯人认为新目标和观点的提出有利于教育从整体上的发展。37%的人对学生将来
提 名 奖:高 山  所在单位:南通市如东县人大常委会办 公室  职 业:公务员  推荐单位:如东县机关幼儿园  颁 奖 词:  他那爱的声音,不仅温暖了自己的女儿,还温暖了3万多个孩子的心。在瑰丽奇异的故事世界里,他和孩子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阅读记忆。这位被大家誉为“故事爸爸”的父亲,默默坚守着最初的愿望,悉心浇灌着万千新芽,静待花开。  “大家好,我是立志要成为孩子王的男人——兜兜爸!作为一个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