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iw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特别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而英语作为一种交际语言其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十分有必要。
  我认为在积极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之时,还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对于这个意义的理解,我认为应该有三层含义:第一是小组合作分工学习。即将某一大问题或大任务分割成一定数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小组成员各自承担一定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在各自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总结;第二是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即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达成共识,解决问题;第三是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即针对某一问题,小组成员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发展。为此,要想切实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进行合理的分组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分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2)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3)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4)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
  二、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合作需要,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安排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把合作落到实处。(1)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2)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3)在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思路得到开阔,训练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三、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规则
  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教师在每个小组内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最有效的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自发性行为,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而不是只有在老师的要求下才进行的,因此要想在课上课后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我们可以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多加以锻炼。
  五、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毕竟有些生疏,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组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地解决问题。这些技能和品质,我们要有意识地长期培养,潜移默化。除了课堂上的训练,还应重视学生课后小组合作学习的延伸。
  六、进行合理评价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合作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尊重和保护学生自主合作,大胆探究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小组合作成员间意见的交流,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能激发每个小组成员最大潜力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恰当的评价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助于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科学的评价制度追求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学生自评、组员互评、教师评分以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时要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发展合作学习精神的重要性。在每次交流结束时,我们在评价学习结果的同时,还应有意识地评价小组间合作的能力。把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结合起来,并侧重于集体评价,以此经常提示、强化,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总之,我们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时,不能为了时髦而合作,为了热闹而合作,而应努力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方法,不断总结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为英语课堂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Ellis,R.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王坦.合作教学的基本理念[N].中国教育报,1995.12.29.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繁殖是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环节,了解植物的繁殖特征是解释植物生态适应性和制定有效管理措施的重要依据。该研究以荒漠草原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土壤类型的理化性质和猪毛蒿的繁殖特征,以期探讨影响其繁殖特征的主要土壤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灰钙土、风沙土和基岩风化残积土的水溶性碳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盐含量、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硬度存在显著差异。猪毛蒿平均
100年以前,硕大无朋的飞艇曾是空中战场的主角。但是随着飞机性能的提升,以及飞艇自身可靠性的欠缺,飞艇先后在军事和民航领域淡出了航空舞台。进入20世纪末,材料技术和航空
当今英语教学应摆脱光做只讲的应试模式,而是以听、说、讲为基础的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巩固和促进所学知识,提高成绩,还从根本上锻炼了语言的应用能力,实现了语言学习
【摘要】教育要随着职业市场的改变而优化,否则学生会被职业市场而淘汰,失去竞争力。在高职英语教育领域,职业岗位、教学背景环境给学校提出了三组矛盾问题,分别是基础与专业矛盾、定级与定向矛盾、知识与能力矛盾,它们预示着未来高职英语教学要走的改革“道路”将不会一帆风顺,需要经历多种磨难与挑战。基于此,本文以课题研究为己任,从上述三组矛盾处理要素及对策意见入手,深度解读高职英语改革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现今社会上,各个家庭的条件有所不同,所以,孩子们的教育质量也就随之不同。有些学生在没有上初中时,因家庭条件好,参加了课外辅导,所以就有了学习英语的基础,但也会有很多学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这些都符合初中英语教学的新理念,也是教师和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英语 课堂教学 创设情境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情景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交际,以期达到真正掌握英语。情景化的英语课堂教学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发展学生的英
【摘要】士官教育是军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战化背景下,英语教学已成为士官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培养高素质士官的必备因素。然而在培养士官大专学员英语素质的过程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就此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实战化 士官英语 英语素质 欠缺  一、实战化背景下的士官大专学员英语素质培养  1.军事训练实战化背景。2014年3月,中央军委颁布《关于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的意见》(以下简称《
【摘要】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催生了微信平台这一新的学习方式。微信公众学习平台的迅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学习工具,但是其发展伴随着诸多的问题。英语微信公众学习平台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关键词】英语微信公众学习平台 现状 问题  一、兴起的原因  1.移动互联网微信沟通时代的到来。无线互联网的覆盖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
【摘要】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的迁移作用不可忽视。本文讨论了语言迁移的概念,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及语用层面上都存在着迁移。系统地对比分析语言的迁移现象,提出二语习得中对母语的恰当运用在语言学习中可以起积极作用。通过这些能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结合中英文语言及文化的异同,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  【关键词】迁移 二语习得 积极作用  一、语言迁移的概念  传统的语言学观点认为,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也是教育部写进《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能运用它进行交流的能力。英语教学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