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游戏的融合探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u522216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游戏对幼儿园既是必要的教学活动,又是幼儿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当下不断出现各种新奇的游戏,课程游戏化也不断得到发展。所以对幼儿园来说,有益的游戏能够促进幼儿园的发展、儿童的成长甚至教育体制的改革。威尔伯施拉姆曾经就相关问题提出了一种循环模式,对游戏中的互动性和平等性有了更好的诠释,这也就推进了教师、家长和儿童主体的互动,推进了社会资源在互动游戏中的融入。基于此,针对三种循环模式进行论述,以此思考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游戏融合。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游戏;融合策略
   一、在全循环下的游戏融合
   作为区域游戏之间的互动融合循环,全循环使各个区域处于相互沟通的状态。儿童通过自身对区域的选择,并将其关联并随时更换区域。关联之下的区域更趋同于一座城市,层次分明,逐层递进。在材料的循环利用和区域的关联之间的模式主要以全循环形式展现出来。例如,在榴梿成熟的季节里,将其放进房间的各个区域,利用身体的各种感官认识榴梿,了解榴梿的生长过程与食用方法,以及对榴梿进行绘画创作。在艺术加工的过程中,可以巧妙运用绘画与音乐编旋律、讲故事以及培育游戏等。使材料在班级里形成循环,既达成材料的运用又能够使科学的认知方式运用在课程培养中。
   除了如上两部分之外,全循环还能够实现游戏在全园中的流动。决定每周或每月具体的一天来进行共享。幼儿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赠送自己的作品,并且可以加入其他班级的活动中,进而实现孩子之间的交流。对于如何实现区域融合,关键还是根据区域本身的性质进行融合,以此进行不同性质的区域的可操作性联动。
   二、微循环促进交流演进
   为了实现幼儿之间的内部交流,除了全循环还需要尝试微循环。主要目的是通过预留主动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全方位架构对话的方式,以便实现儿童对游戏的主动性。微循环的目标是为幼儿创造一个自我导向的思维空间,这里介绍的是出现在家庭日记里的微型模式,主要是在耳边通过同伴之间结合进行游戏的交换。耳语主要容纳至少三个人在每个地区和每个活动,并鼓励不同的儿童相互交流,在实时游戏中可以与你的朋友分享关于游戏的想法。通过提供了一张以孩子之间记忆为主的CD刻录盘,有助于分享孩子记忆伴侣的记忆。这不仅是儿童游戏的动态记录,在与语言圈交谈时还是建立在家庭基础上的交流模式。这些模式能够使幼儿对制作内容感兴趣,并关注每个人的想法。
   三、构建多向对话通道
   对于游戏发展的末循环状态下,强调对游戏的评价,建立多方面的评价方法,突破课堂的界限,通过幼儿之间的互动、家庭之间的互动、儿童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幼儿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不同群体的活动中来。在改变了自身的定位后,对幼儿本身的社会性和人格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下一个新游戏的开始,不应停止学习,而应让每一个游戏的评估更加具有深度。
   在构建区的展板介绍中,印象树记录了老师通过观察记录发现了三次不同的构建状态:(1)第一次:通过平铺的方式进行呈現;(2)第二次:进行双向的合作,让孩子们互相帮忙进行纵向的垒高;(3)第三次: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学会协商与合作。老师通过总结孩子的行为,归纳出三次搭建的益处,即在实践中展现了孩子的深入探索过程,这对构建多方面对话、制作印象树并构建孩子之间的沟通记忆具有重要的帮助。所以,如果想建立一个多方面的对话,可以通过创建一个基于面板的图像树来组织儿童的图片和照片体验,重点是儿童的规划、摄影和采访。以粉红爱心的照片形式向家长、师生介绍了游戏的全过程。这个简单的循环策略可以在一个活动或一个步骤之后,与每个孩子分享活动经验。语言小组的游戏活动中,语言区表演的孩子在活动开始前可以制定节目委员会的评审标准,并进行评语的保留,而评语的内容是自愿评估每个阶段的比赛效果和活动,这样就可以对下一场比赛做出提议。这个循环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合作、探索和快乐表达的技能锻炼。
   四、深化实现游戏本质
   在全循环、微循环和末循环这三种创新的循环模式,实践运用融合圈、游戏场、往来笺、耳语系、印象树、经验流六个基本策略,孩子们学会自主选择,学会协商、分工与合作,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学会交朋友,学会礼貌待人、遵守规则等良好的行为,充分地体现以儿童为本,实现游戏的本真。
   五、结语
   对于教师来讲,游戏的融合研究为教育模式打开了无限可能,也为游戏本身带来了新的发展潜力。通过对游戏的总结和思考,教师能够得到反思并加以总结,了解不同孩子本身存在不一样的天赋,这也就导致了不同孩子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孩子要对不同的游戏活动加以适应。所以在培育的过程中,要把立足点放在孩子本身的差异化条件下,选择和适合比规范化更为重要,打造差异化教育,提升教育本身的效果是游戏融合的重要结果。孩子通过的自觉性选择与自身的好奇心导向,为其自身带来更合适的成长方式才是重中之重。而教师本身对孩子选择的笃定与相信,是一种支持,更是一种责任。
   参考文献:
   [1]张宝臣,李志军.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朱莉·布拉德.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王晨露(1992—),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小教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幼教。
其他文献
摘 要:游戏活动是学前教育中一项重要的、最基本的活动,有趣的、自主的游戏活动对提高幼儿的自主能力、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改革,对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充分地依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实际的认知水平来创造丰富、生动的游戏环境,充分给幼儿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与材料,使幼儿在游戏中锻炼相应的功能,在此过程中促进大班幼儿心智的进一步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学前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孩子教育的重要启蒙阶段,幼儿园时期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爱玩是孩子的天
摘 要:幼儿是祖国未来建设的重要接班人,因此其教育备受关注。面对现在巨大的升学教育压力,幼儿园的户外游戏活动大量锐减,加之游戏器具的单一化,不利于幼儿全面能力的培养发展。简单分析了幼儿园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户外游戏活动对幼儿的重要性,并重点分析了废旧材料在幼儿园户外游戏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废旧材料;幼儿园;户外游戏;运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废旧材料也越来越
摘 要:在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综合性学习是提升学生素养的一个重要板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对于综合性学习板块的开发和利用也显得格外关键。在综合性学习这个板块当中,和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综合性学习板块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语文的博大精深,体会语文的无限魅力和学习乐趣,能够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爱。对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探讨,旨在更好地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提高语文教学
随着当前新课改的不断落实,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和探究,透过数学表象洞察数学本质规律,达到对知识的深度
绘本阅读是幼儿阅读的一种基本形式.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方面,绘本阅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幼儿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从“聚焦”绘本图片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改革过程之中,师生互动备受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需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轨迹,以师生协作互动教学为依据,了解这一教学策略的实践要求以及技巧,以期为推进学科教学改革提供相应的参考,真正打造高效课堂和精彩课堂。   关键词:高中数学;师生协作;互动教学;策略实践   数学在高中教育阶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自主实践以及个
优化幼儿园教学实效成为幼儿教育中的首要重任.为有效促进这一教学的稳进,以多媒体教学为核心的专项课堂开始构建,旨在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改革传统幼儿园教学,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自主学习课堂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积极参与、自我发展需求与自主学习出发来创新自主学习课堂,开展创
通过调查法、研究法、文献法等方法探讨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价值与策略.实践结果表明,差异化教学能够突出学生主体性,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对于提升教学水平有重要意义.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