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育解放思想当何为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当说,解放思想永无止境,而且在教育发展的各个层面都有一个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问题。
  1. 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当前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要与高校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矛盾是制约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一个“瓶颈”。如广东的制造业比较发达,而且处在一个产业转型时期,达到了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生产的组织方式、分工方式也越来越精细化了。但我们的一些理工科高校及专业在人才培养上仍然是用传统的制造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等)来培养学生,而且为了应对扩招后生均占有教育资源的减少,许多高校采取统一培养、大班教学这种粗放式的培养模式,导致人才培养的规格比较单一,这种企业生产和产业转型需要的精细化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粗放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导致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用人单位找不到适应需要的人才这一“悖论”现象。教师教育方面也存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教育教学改革、新课程改革回应不够,甚至滞后的问题。据《金融时报》报道麦金赛咨询公司的一份调研报告称,教育模式影响中国产业转型,缺乏训练良好的毕业生,已经妨碍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更高层次的产业。该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学生的教育模式使他们难以学到跨国公司所需要的实用技能和团队精神。大学教育采用的是理论化的局限于书本的和老师传授的方法”,它建议应当提高大学与企业之间的“联合机制”,让毕业生能够学到公司所需要的各种技能。
  2.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问题。思想解放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就是制度的改造和创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涉及到高校的内外部关系,具体而言就是高校与政府、高校与社会和高校内部的诸关系。如何建立起体现科学、民主、法治、人文精神的现代学校制度是我们需要下大力气探索的问题。大学的现代制度建设,首先要在外部管理体制上有所突破,依法使高校真正成为能够面向社会自办学的法人实體,同时高校自身也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高校内部关系则要通过制度改造与创新,充分体现民主的精神,确保学术自由,并平衡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体现法治精神的就是学校章程,尽管法律上早就明确了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有自己的章程,但广东许多高校没有自己的章程。
  3. 办学效率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国家“大一统”的管理体制,再加上大学的传统,大学办学对效率这一概念一直是比较淡漠的,主要表现在:一是不计成本,我们往往注意的是产出,而没有去探究是用多少投入取得这样的产出;二是计量模糊,尽管教育中的许多成本(投入)、成果(产出)是不太容易或不适宜去计量的,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做任何的计量。缺少效率意识的结果导致了在高校办学过程中一方面经费紧张,另一方面浪费严重的现象。如有调查表明,高校科研经费真正用于科研的不到20%,这还不包括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所造成的隐性浪费。所以,要切实建立起高校办学效率的考核指标、监控和问责机制。
  4﹒大学文化建设问题。高水平、高质量的高校不仅仅是学科发展、人才聚集方面的高水平、高质量,同时还体现在大学文化方面的品质优良、底蕴深厚上。广东高校有109所,数量居全国前列,但真正有自己特色、形成了文化品牌的高校并不多。我们一些高校都重视学校的历史,希望把学校的历史追溯得越长越好,但并没有真正搞清楚悠长的办学历史究竟为学校积淀下来了哪些优秀的文化传统,而这些文化传统对今天学校办学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者说有什么作用,比如学校办学的目标定位、特色品牌的打造等。一所高校历史悠久并不必然带来文化的厚重,也未必就是学校的财富,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地重视大学文化建设,注重总结、概括学校优秀的文化传统,并使之成为今天学校办学的文化资源,悠长的办学历史才会真正带来深厚的文化底蕴,才会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财富。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教育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广东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可以作多元归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得益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得益于经济发展,民众支持;得益于率先突破教育体制的局限。  广东教育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教育基础不够夯实,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师资水平相对较低,教育质量有待提高,教育特色没有形成。就权威的统计数据来分析,现在的突出问题是“钱少师弱生不足”。  许多
中国要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高职教育必须做大做强。创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办出世界一流的职业技术大学铺好基石是当务之急。  1. 在人才培养定位上,要强化应用技术特色。牢牢地把握高职教育以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这一根本目标和特色,这是高职教育生存的立足所在。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在操作层面未能真正落实,不自觉地仍然受到传统学科型高教的影响;或者片面地、局部地强调高职特色,未能从理念
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离不开良好的教育发展。今天的广东教育,确实也应有“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去改革,以再创辉煌,否则“排头兵”和现代化的目标只能是“海市蜃楼”。  广东教育要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在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前提下,还一定要大力挖掘社会资金的巨大潜力,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大学扩招、高中学位的增加,到2020年,广东对教育的新增投资额预计将达到5千亿元以上,这些全靠
目前,教育均衡有六种倾向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一是教育平均主义,从学生个体的角度出发过分强调绝对公平。二是物質至上,过分强调硬件均衡。三是教育冒进主义,缺乏科学实用、循序渐进的规划和推进步骤。四是教育万能,将均衡发展的责任全部推给教育部门和学校。五是教育悲观主义,否认近年来教育发展的巨大成就。六是政府包办,将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排斥。因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以世界眼光、现实眼
考虑到观念主体的个体与群体差异,我们将教育观念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教育观念是一个独立个体对教育所形成的系统化、理论化的认识或观念形态(特别是社会教育精英的个体观念);第二,教育观念是一个社会群体对教育所形成的系统化、理论化的认识或观念形态(主要是社会的主流思想观念)。不同的思想观念意味着不同的价值目标和思想理论,或者在相同价值目标下选择了不同的实现价值目标的思想理论。  社会大众是这样一类人,他们
广东发展的科学难题需要走出简单直观看世界的局限,过去照搬国际经验有用,但现在不灵了;过去我们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才能抛掉旧框框,但今天却不能靠摸了,广东需要对未来发展有长远的认识,就是说,对教育要有全新的认识。什么是现代教育,怎么办教育,办什么样的教育?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的前提下,这里提几点意见。  1. 加速普及教育。广东教育要有一个新提高,首先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重视普及教育。普及教育在
引子:班主任导入  大家好!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争做现代好公民,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展人际亲情心理训练系列活动。我们非常高兴请来了几位家长,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家长们的到来。现在我把活动交给主持人。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走进初一(7)班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训练活动——爱,从点滴开始。    一、明镜台·爱的序言    (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并用多媒体播放合照。)  在家中,我们与亲人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