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基本目标中的社会适应目标里提出高校体育教学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的独特地方,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法,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才能实现目标。正确的利用这些项目的教学,通过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体育学习和参与的过程中,充分的感受到胜利的取得需要来自于“大家为人人,人人为大家”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达到一种心理和行为上的和谐建构,增强竞争实力。对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克服自我中心倾向,改善同伴关系,发展道德自律和提高社会交往技能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本人教学实践,就体育学科中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谈点浅见,与同行共研。
一、合作意识的培养
“合作意识”是一种心理品质,是意识的一种。“合作意识的培养”就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深刻体现人道主义精神为宗旨,通过榜样的影响,活动的训练等培养中学生的行为,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等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相互合作,共同提高认识水平;在课堂教学中能关心他人,共同达到合作的理想境界;在社会交往中善交朋友、社会合作意识和能力突出。合作意识应是个人意愿、感觉、情感、思维等过程的心理总和,主体意识、情感意识、参与意识是合作的重要因素,如果合作有意义,个人的行为、成功与荣耀与集体息息相关,个人成功与团体的成功同样重要时,那么,个人就会意识到合作的价值。
1、在学习目标中体现合作意识在制定学生学习目标时,依据体育课标中五大领域目标中,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目标要求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合作学习要求在目标栏体现。如在体操教学的单杠、垫上运动、支撑跳跃等教学的学习目标可以体现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在学习过程中体现互帮互学合作意识。在游戏、小组竞赛等对抗性活动中体现团结竞争的合作意识。
2、在学习过程中强化合作意识。合作意识的培养,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提出具体要求。例如,在集体项目比赛中,要让学生懂得谁上場、谁替换、替换谁都要以实现最高目标为准则。一场比赛的胜利,除场上个人技能、技术的充分发挥外,主要还有同伴间的默契配合,特别是个别运动技术好的学生,更要教育他们要与同伴互相配合,切忌“单斗”。由于各种原因,队友发挥失常甚至失误都是难免的,这种情况下,队员间更要相互谅解、鼓励与支持、切忌埋怨、责备。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与之间只有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才能相处的更融洽、亲和,取得成功的机会更大。
3、在有效反馈中巩固合作意识。对合作中能达到活动目标并完成出色的小组、个人加以肯定,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体验到合作带来的成功感,成为下一次合作的动力。同时,合作中出现的不良行为提出改进意见,使他们在下一次合作中向正常化发展,激励其合作兴趣。另一方面,制定合理评价方法。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有效的自评和他评,学生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自觉地作出相应调节,坚持、更换或调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从而减少合作活动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提高合作活动的效率和成功的可能性。
二、合作技能的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习小组合作不顺或者貌合神离,无话可说。“组成技能、活动技能和交流技能”是合作应具备条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本身就离不开合作、交流的形式和内容,因此,在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技巧上具有独到之处。
1.确定小组的组成。一般以4-6人为宜,尽量使各小组势力均衡,处于同一水平。小组按运动能力和水平,分高、中、低三个档次,但不能指明谁优、谁差,应使每个人觉得自己是小组内不可缺少的成员,制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的学习环境。
2.组成合作小组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分组或自己组合活动小组时往往不知如何着手,合作的第一步就卡住了。因此,我们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社交性语言的引导和指导,让学生学会沟通。如:“你好,合作愉快!”打招呼互相问候,自我介绍,或微笑、握手、击掌等,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这些常见的语言和动作是组成合作体的重要开端,在体育教学与活动中很容易做到,但又常常被教师和学生所忽略。
3小组活动技能的培养。一个团体需要凝聚力,有凝聚力的团体才有生命力,缺乏这一点,合作体就有可能解体,或流于形式。那么,这种凝聚力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它应是小组成员对共同目标的确认和激励。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和激励学生的合作,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评价自己和他人,表达感谢与应达感谢,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讲话,“鼓励他人参与及对鼓励参与的应答”,“尊重差异,善于从别人的立场看问题”,对小组成员的成功加以赞赏、对失败加以鼓励等,增强合作体的相互理解和友谊,逐步形成与人相处的技能,这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体育教学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将先进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有效地运用于体育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也就是说好的方法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时,要灵活、策略地加以运用,因为体育教学活动是人的活动,是一个完全动态的认识过程,教学中的不可控因素等随时可能出现,要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有策略的实施合作学习的教育。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只有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成功和创新意识,建立起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的良好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合作意识的培养
“合作意识”是一种心理品质,是意识的一种。“合作意识的培养”就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深刻体现人道主义精神为宗旨,通过榜样的影响,活动的训练等培养中学生的行为,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等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相互合作,共同提高认识水平;在课堂教学中能关心他人,共同达到合作的理想境界;在社会交往中善交朋友、社会合作意识和能力突出。合作意识应是个人意愿、感觉、情感、思维等过程的心理总和,主体意识、情感意识、参与意识是合作的重要因素,如果合作有意义,个人的行为、成功与荣耀与集体息息相关,个人成功与团体的成功同样重要时,那么,个人就会意识到合作的价值。
1、在学习目标中体现合作意识在制定学生学习目标时,依据体育课标中五大领域目标中,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目标要求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合作学习要求在目标栏体现。如在体操教学的单杠、垫上运动、支撑跳跃等教学的学习目标可以体现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在学习过程中体现互帮互学合作意识。在游戏、小组竞赛等对抗性活动中体现团结竞争的合作意识。
2、在学习过程中强化合作意识。合作意识的培养,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提出具体要求。例如,在集体项目比赛中,要让学生懂得谁上場、谁替换、替换谁都要以实现最高目标为准则。一场比赛的胜利,除场上个人技能、技术的充分发挥外,主要还有同伴间的默契配合,特别是个别运动技术好的学生,更要教育他们要与同伴互相配合,切忌“单斗”。由于各种原因,队友发挥失常甚至失误都是难免的,这种情况下,队员间更要相互谅解、鼓励与支持、切忌埋怨、责备。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与之间只有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才能相处的更融洽、亲和,取得成功的机会更大。
3、在有效反馈中巩固合作意识。对合作中能达到活动目标并完成出色的小组、个人加以肯定,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体验到合作带来的成功感,成为下一次合作的动力。同时,合作中出现的不良行为提出改进意见,使他们在下一次合作中向正常化发展,激励其合作兴趣。另一方面,制定合理评价方法。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有效的自评和他评,学生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自觉地作出相应调节,坚持、更换或调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从而减少合作活动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提高合作活动的效率和成功的可能性。
二、合作技能的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习小组合作不顺或者貌合神离,无话可说。“组成技能、活动技能和交流技能”是合作应具备条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本身就离不开合作、交流的形式和内容,因此,在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技巧上具有独到之处。
1.确定小组的组成。一般以4-6人为宜,尽量使各小组势力均衡,处于同一水平。小组按运动能力和水平,分高、中、低三个档次,但不能指明谁优、谁差,应使每个人觉得自己是小组内不可缺少的成员,制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的学习环境。
2.组成合作小组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分组或自己组合活动小组时往往不知如何着手,合作的第一步就卡住了。因此,我们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社交性语言的引导和指导,让学生学会沟通。如:“你好,合作愉快!”打招呼互相问候,自我介绍,或微笑、握手、击掌等,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这些常见的语言和动作是组成合作体的重要开端,在体育教学与活动中很容易做到,但又常常被教师和学生所忽略。
3小组活动技能的培养。一个团体需要凝聚力,有凝聚力的团体才有生命力,缺乏这一点,合作体就有可能解体,或流于形式。那么,这种凝聚力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它应是小组成员对共同目标的确认和激励。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和激励学生的合作,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评价自己和他人,表达感谢与应达感谢,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讲话,“鼓励他人参与及对鼓励参与的应答”,“尊重差异,善于从别人的立场看问题”,对小组成员的成功加以赞赏、对失败加以鼓励等,增强合作体的相互理解和友谊,逐步形成与人相处的技能,这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体育教学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将先进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有效地运用于体育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也就是说好的方法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时,要灵活、策略地加以运用,因为体育教学活动是人的活动,是一个完全动态的认识过程,教学中的不可控因素等随时可能出现,要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有策略的实施合作学习的教育。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只有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成功和创新意识,建立起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的良好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