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隐忍走向反抗的英雄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un1979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浒传》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不是静止地刻画人物性格,而是注意紧扣人物的身份、地位、环境等,写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一特点在对林冲这一形象的塑造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虽然没有多少实权,但也算有不低的社会地位,加上优厚的俸禄,小康的生活,美貌贤惠的妻子,温暖美满的家庭,这一切使林冲很自然地养成了一种安于现状、怯于反抗的性格,同时,教头的身份和高强的武艺,又使他有机会结交四方江湖好汉,形成了豪爽、耿直的品格,他一方面千方百计地想保住所拥有的一切,所以对统治者,特别是顶头上司的加害一再隐忍,另一方面,在他“忍”的性格中,又蕴藏着“不能忍”的因素,聚集着复仇的怒火。他就在这种“隐忍”和“不能忍”的矛盾之中苦苦挣扎,直到最后实在“不能忍”时,才终于走上了反抗的道路,显露出一个英雄的本色。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思想性格出现了“三忍”和“三反”的反复。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是节选的描写林冲从隐忍走向反抗的重要章节。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性格变化轨迹吧。
  林冲在小说中刚一出场,就遇到“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拦路调戏他妻子,他闻讯赶来,“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正欲下拳打时,“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软了”,甚至阻拦前来帮忙的鲁智深去追打,说是“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回家后,虽然“心中只是郁郁不乐”,可就因为高俅是他的顶头上司,他不想因得罪顶头上司而丢失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在爱妻遭戏的奇耻大辱面前,第一次显示了他屈辱忍让的性格。
  林冲以为忍下这口气,事情就过去了,但事情绝非他想的那么简单,接下来富安和陆谦共同设计,调开林冲,为高衙内凌辱他妻子创造条件。当他怒闯陆谦家救回妻子后,他再也忍不下去了,拿了尖刀,追寻陆谦,爆发了第一次反抗,表现了他性格中反抗的一面。可是他只是把矛头指向陆谦,而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高衙内。这一方面说明他思想中还是“不怕官,只怕管”的观念在作祟,另一方面,他对统治者还抱有一丝的幻想,所以在接下来的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路、遇险野猪林等一个接一个的打击迫害中,他依然从隐忍退让中寻求苟安,希望等到“早晚天可怜见”,“挣扎着回来”,“依旧夫妻完聚”,以至到沧州后还告诉李小二“我因恶了高太尉”,“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再次表现出了他隐忍的性格。
  林冲的第二次反抗是在沧州。当他听了李小二描述的“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和偷听到的只言片语后,知道来人“正是陆虞候”,并断定是“来这里害我”。这时他的反抗意识又一次爆发了出来,发狠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并立即“买了一把解腕尖刀,前街后巷里寻了三五日”,一个铮铮好汉形象出现在了读者面前。与第一次反抗相比,不论是反抗的意识还是反抗的力度,都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但是林冲毕竟不是鲁智深,反抗本不是他骨子里的愿望,或者说他直到这时还没有彻底丢掉刑满回京,与妻子团聚的幻想,所以当他在“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他“也自心下慢了”,乃至第六日管营告诉他要他去管草料场时,也只是有点疑虑:“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根本就没有想会有更大的阴谋在等着他,甚至还真以为是看了“柴大官人的面皮”,对他的“抬举”,早已把陆谦到沧州来一事抛到了脑后,又过起了他那随遇而安的生活,甚至当他在草料场“向火”“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风吹撼,摇振得动”时,他还想“待雪晴了,去城里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准备在此度过他的刑期,回京城去与妻子团聚。隐忍的性格第三次显现了出来。
  可是事情绝不像林冲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天真,林冲在山神庙无意中听到的陆谦、富安、差拨的对话,彻底打破了他美好的幻想,高俅并没有因为他林冲的一再隐忍而放过他,而是设计一次比一次阴毒。这次的火烧草料场就是要烧死他而不留痕迹,即使不能烧死,“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用心何其毒也!被逼上绝路的林冲终于彻底丢掉了幻想,奋起反抗,你看:“林冲举手,肐察的一枪,先搠倒差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里一枪,又搠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动作多么干净利落!这么长时间的冤仇、屈辱,终于彻底爆发了出来。如果说林冲一而再,再而三地隐忍,是因为他对高太尉之流还抱有幻想,以至前两次的反抗还在犹豫彷徨之中,所以不够彻底的话,那么这第三次反抗就是他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彻底转变,完成了从隐忍的教头到反抗的英雄的身份的转变,充分显露出了他那英雄豪杰的本色。杀了陆谦等人后,林冲在投奔梁山的途中,在朱贵酒店的粉墙上写下了一首诗:“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这首诗概括了自己由一名禁军教头被逼得“落草为寇”的原因和经过,诗中回荡着一位反抗英雄的悲壮气概。
  如果小说对林冲这一形象的塑造就此搁笔,那林冲只能算是一个为报私仇、泄私愤而走上反抗道路的英雄,未免显得狭隘。所以,小说又安排了林冲在梁山火并王伦的情节。林冲满怀造反热情和高昂斗志来到梁山,却遇到了寨主王伦的冷面孔,经过好说歹说,甚至是屈辱,才勉强被留了下来。不久,晁盖等人也上了梁山要求入伙,王伦又要把他们撵走。林冲看出了王伦为了一己私利,不愿留下铁心反抗官府的英雄豪杰。如此下去,梁山的造反大业就要葬送在他手里。于是他“即时拿住王伦,又骂了一顿,去心窝里只一刀,肐察地搠倒在亭上”,“把王伦首级割下来,提在手里”。林冲杀王伦,完全是出于公心,而不是泄私愤,更不是为了谋私利,所以当吴用要推他做梁山之主时,林冲大叫道:“我今日只为众豪杰义气为重上头,火并了这不仁之贼,实无心要谋此位”,“若欲相逼,宁死而已!”多么浩然磊落!到此,林冲才真正完成了从隐忍到反抗的转变,一位大义凛然、气魄宏大的造反英雄形象矗立在了读者的面前。同时,小说也通过林冲的性格变化轨迹,深刻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其他文献
杭州市滨江区区委书记尚国胜被“双规”,深圳福田区委书记李平因严重违纪遭受组织调查,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原局长王纪平涉及经济问题被双规,山西大同原副市长王雁峰疑因矿难瞒报事件被查……中国腐败案件似乎又进入—个密集的曝光期。  与此同时,中央政府的反腐败部署也是密集展开。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落实四项干部监督制度视频会议上放出狠话,要让卖官者身败名裂。据媒体报道,深圳福田区委书记李平也是涉嫌卖官。最高人民检察
【摘要】微课作为辅助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为了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融入英语情境中,英语教师应秉承吸引性原则、挑战度原则、愉悦性原则、时间感知原则和探索意向原则进行情景创设。  【关键词】高职英语;微课;情景  【作者简介】喻冰(1982-),女,汉族,湖南郴州人,郴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
小张喜欢书法,尤其喜欢狂草那种龙飞凤舞、汪洋恣肆的感觉。和一般的书法爱好者不同,他从不临帖,而是喜欢自由挥毫。  这天,小张在路上邂逅老同学美美。两人寒暄一番后,小张问她在哪儿高就。美美说,她在一个领导家帮忙带孩子。小张好奇,忙问什么领导。美美自豪地说,她的领导可厉害了,是书法家协会的主席。  小张顿时心花怒放,连说太好了。要知道,他一直想找一个内行,给他的作品指点指点呢,只是苦于没有门路。  小
一.资助的孩子不考大学了  林青是位小有名氣的专业作家,最近接到稿约,嘱他写篇关于新农村建设题材的小说,要求情节起伏跌宕,故事真实感人,出版之后还有搬上银幕的可能。  小说作者的最大愿望恐怕也就莫过于此了,林青自然一口应了下来。可写起来却费了大劲,几年没下去体验生活了,尽管在网上查阅了不少资料,也构思了一些不错的故事情节,但坐在电脑前还是敲不出一个字来,总觉得里面似乎缺点什么。正苦思冥想之际,突然
【摘要】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产生学习兴趣,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市教师亟待探究的重要课题。英语属于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英语属于语言教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師必须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多元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并提出具体的教学对策。  【关键
编者按:赚钱、花钱,每个人都在不停地重复这个过程。不过,似乎很少有人能仔细地分析自己的消费习惯,能坚持每天记账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开销最多,直到钱包瘪了、账单来了,才后悔地想“剁掉乱花钱的手”。《中国报道》杂志特意在中国报道网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消费调查。在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到来之際,《中国报道》帮助您更好地认识您的消费习惯。
反犹太主义的根源是什么?内田树在《为什么他们是犹太人》中试图给出答案。兼具学者、哲学家、大学教授和文艺批评家多重身份的内田树为国人广泛所知源于其内省型的《日本边境论》。《为什么他们是犹太人》原为内田树过去20多年的犹太文化研究笔记,后用作神户女子学院执教时的讲义,所以在学理之外不乏现场感。  相对于“为什么犹太人会遭到迫害”这么政治敏感的日文版原题,中文译本《为什么他们是犹太人》的标题无疑更加“政
新形势下的中国企业不仅能够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等“硬实力”做出贡献,也必须为提升中国形象等“软实力”发挥重要作用。在海外建设项目中,中国铁建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支持环境保护、履行社会职责、维护知识产权、提供安全工作环境、雇佣本地员工、融入本地文化,不断通过形象建设,使企业“一带一路”主力军形象得到明显加强。特别是亚吉铁路项目的形象建设,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形象建设的标杆。  从坦赞铁路到亚吉铁路  中国与
2011年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继2005年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之后,再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郑重阐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性。  就功能而言,2005年白皮书的主要意义是向全世界隆重推出“和平发展道路”这一概念,2011年白皮书的主要意义则表明中国奉行“知行合一”,说到做到。这里面,蕴藏着深刻的背景和意义。     再次宣示的善意  正如
摘 要:胡正义,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执行院长,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肥料科学中心副主席(Vice-President in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enter for Fertilizers,CIEC),中国土壤学会 “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丹中心成立于2010年9月,是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丹麦科学创新教育部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奥胡斯大学、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