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耻近乎勇

来源 :蓝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efer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9月,浙江大学迎来了一名经历非比寻常的新生。
  这位名叫赵鑫鑫的大学生特殊在哪里呢?
  2005年,赵鑫鑫在全国象棋大赛中过关斩将,以不俗的战绩成为全国最年轻的特级大师,然而,时隔不久,他遭人举报在比赛中买棋,因而被取消了特级大师的称号,还被禁赛一年。这件事成了当时轰动全国的新闻,从倍受赞誉到受人指责,短短的时间内,他从人生的顶峰跌落到了谷底,整个人就此一蹶不振。
  是甘愿一辈子消沉,永远被人耻笑看不起,还是重新站起来获得新生?赵鑫鑫在人生的激流中苦苦挣扎,最终,他选择了勇敢地站起来:2007年后他靠自己的实力夺到了最具含金量的全国个人冠军并重新晋升为全国象棋特级大师。2008年他被招入浙江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
  
  牛刀小试
  
  赵鑫鑫1988年6月出生于浙江省温岭市温峤镇。他的父亲赵友增在当地开着一家旅馆。赵有增平常喜爱下中国象棋,水平在当地象棋爱好者中属于上乘。一有空暇。赵友增就会在旅馆里摆下棋盘。跟住在旅馆里南来北往的客人下上几盘。赵鑫鑫自幼跟在父亲身边,看着父亲跟别人在楚河汉界上酣战。
  赵鑫鑫6岁时,一天,赵友增正跟客人在棋盘上大战得难分难解,小鑫鑫突然冲父亲叫了一声:“哎呀,臭棋!要被吃瞎子了!”赵友增拍了一下儿子的屁股:“什么臭棋,小孩子懂什么。别乱喊!”然而,刚走了三步棋,赵友增的一个马就被对方吃掉了。赵友增愣了愣,问儿子:“儿子,你说这棋下得臭,如果是你下,你怎么走?”趙鑫鑫让下棋双方将这三步棋的棋子复位。如此这般下了三步,自己方的马不仅没被对方吃掉,自己的车反而将对方的一个炮吞掉了。赵友增和围观的10多个人都惊呆了。
  赵友增慢慢发现,儿子对象棋的领悟力特别强。记忆力超群,小小年纪就能够将别人下过的棋进行全局复盘,而且一步也不差。他认定儿子是一块下棋的好材料,于是一有时间就将自己的下棋本领教给儿子。没多久,儿子就能坐在父亲面前,二人面对面过招了。儿子学棋学得很快、跟父亲下棋也越来越上瘾。对于赵友增来说,每天跟儿子下象棋简直就是最大的快乐。然而很快,赵友增就发觉自己下不过儿子了。
  “儿子啊,爸爸现在已经下不过你了,你再跟着爸爸下棋不会有什么进步了。爸爸帮你找一个好师父,你去跟他学吧。”一天,赵友增拉过儿子,向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赵鑫鑫的师父叫钟云贵,是温岭当地的棋王。他教给了赵鑫鑫很多下棋的技能。但是,赵鑫鑫实在是太聪明了,前半年,他当然不是棋王的对手,然而后来,双方下和的次数就多了起来,再后来,棋王发现自己已经是难得赢上一回了。一年之后,赵鑫鑫谢别棋王师父,已有了强烈求胜心的他央求父亲找高手来跟他下棋。喜出望外的父亲带着儿子开始挑战四方高手,以图让儿子在实战中增长棋艺。赵友增不辞辛劳,带着儿子千方百计上门找到象棋高手,求他们跟小屁孩赵鑫鑫下棋。
  一次,赵友增打听到在中国象棋之乡浙江省临海市上盘镇有一位特别厉害的民间象棋高手。父子二人都高兴极了。那一天他们终于千辛万苦地赶到了上盘镇。可是,这里却因为下暴雨发了大洪水,整个上盘镇都被水淹了。父亲便对赵鑫鑫说:“我们来得真不是时候,这镇里的水都超过爸爸的膝盖了,我们还是回去,下次再来吧。”
  赵鑫鑫不肯,他撅着嘴说:“不要,我今天就要找到这个高手叔叔,我要打败他!”赵友增把裤脚卷到膝盖上面,大声道:“好嘞,我们去打败他!来,儿子,你趴到爸爸背上来,爸爸背你趟水过去。”赵鑫鑫高兴地伏到了父亲背上。赵友增背着儿子深一脚浅一脚一路试探着往前走。好不容易走到了一户正忙着往门外舀水的人家门前,一打听,方知象棋高手住在镇的另一头。赵友增于是又背着儿子一路寻去。
  突然,赵友增的左脚冷不防踩进了一条小水沟里,身子失去了重心,整个人跌了下去,儿子顿时像一座小山似地向前下方压去,眼见就要摔进水里。赵友增想稳住身体赶忙把右脚也踏进水沟,不想小腿重重地撞在了小水沟边的石块上,赵友增顿觉疼痛难当,双脚连打了好几个趔趄,才拼命稳住了身子。疼痛令赵友增站在小水沟里直咧嘴,站立在原处好一阵都迈不了步。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冒出来。儿子着急地问他怎么样,赵友增努力笑笑说:“不小心踏进了水沟里,干脆停一会儿,歇一歇再走。”
  当赵友增找到这位象棋高手的家并把儿子从背上放下来时,已累得身体都快散架了。赵鑫鑫发现父亲的右小腿前面胀出来了一个又青又肿、并且渗着淤血的大疙瘩时。禁不住哭了起来。象棋高手得知赵鑫鑫父子付出如此的代价竟是为了跟他下棋后,不由动容道:“真是两个闻所未闻的棋痴呀!有这样的父亲是儿子之幸啊。”象棋高手摆好棋盘用心跟赵鑫鑫连下了三局。结果是赵鑫鑫全胜。象棋高手连呼佩服,向赵鑫鑫建议道:“你很有天赋,上海有一位叫王鑫海的棋王。你去拜他为师,他一定会收你为徒,你将来必有大成。”不久,上海棋王王鑫海果真收下了赵鑫鑫为徒。赵鑫鑫在他门下一学就是好几年。
  这期间,赵鑫鑫在父亲的鼓励下开始参加省里及全国的比赛,多次获浙江省赛冠军,全国少年冠军。2002年,他获得亚洲锦标赛少年冠军。2002年8月,全国少年象棋锦标赛在福州举行,14岁的赵鑫鑫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以9胜1和1负的成绩荣获男子16岁组冠军,晋升为国家象棋大师。见到儿子年少有为,不负厚望,赵友增心里乐开了花。
  
  巅峰谷底
  
  赵鑫鑫成为全国象棋大师后,便有资格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跟中国象棋界的风云人物交手了。在他周围,赞美之声不绝于耳,他也越来越争强好胜了。他已经把自己真正看成了一名棋士。而作为一名棋士,最高荣誉和最强实力的象征莫过于夺取全国个人冠军、夺取全国象棋特级大师的称号。知子莫如父,赵友增当然知道儿子的理想,他相信儿子凭他的实力一定能实现这些目标。
  2004年,赵鑫鑫参加了全国大师冠军赛,获得第四名。赛后赵鑫鑫闷闷不乐。赵友增安慰儿子说:“今年不行,那就明年再来。明年不是要在上海举行全国象棋大师赛吗,你从现在开始就备战,努力提高棋艺才行。”赵鑫鑫点头答应下来。
  2005年5月初,“城大建材杯”全国象棋大师赛在上海如期举行。这次共有60名全国象棋大师参赛,是历届大师赛规模最大、奖金也最高的一次。赵鑫鑫全力投入到大战当中。直杀得楚河汉界上天昏地暗。赵鑫鑫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5月8日,赵鑫鑫又战胜了最后一名来自北京的象棋大师,从而以6胜3租的不败战绩夺得冠军。因为胜率超过了规定的76%,赵鑫鑫自动晋升为全国象棋特级大师。17岁的他从而成为了全国最年轻的男子特级象棋大师。一些媒体迅即将此消息报道出去,人们开始关注这位象棋界的天才少年。
  然而没过多久,有人向中国棋院举报。赵鑫鑫这个全国特级大师是花了4万元买来的!中国棋院感到 无比震惊,随后展开了调查,获得了确凿的证据。原来。这是赵鑫鑫的父亲在背后动了手脚。赵友增见这次大赛大师云集,每一局比赛都十分惨烈,见儿子突破重围杀到了最后阶段,爱子心切的他一时糊涂,听了别人的话。决定“助”儿子一臂之力,便通过中间人花钱对相关棋手进行了“打点”,以确保赵鑫鑫能够获得冠军并自动晋升为特级大师。获得此次大赛亚军的那名北京象棋大师承认收了1.5万元,并将这些钱上缴到中国棋院。买棋事件经媒体报道后,举国哗然。中国棋院取消了赵鑫鑫的特级大师称号,并对他处以禁赛一年的惩罚。
  “鑫鑫,爸对不起你啊!真是对不起啊!爸这是一念之差酿成大错啊!”回到温岭的家后。痛悔不已的赵友增一把抱过儿子,连声道歉。平时沉默寡言的赵鑫鑫用力推开父亲,脸胀得通红,泪水控制不住往下掉。他冲父亲嘶吼:“我现在还有什么脸见人?我的一切都完了!我恨你,我永远也不会原谅你!”赵友增呆呆地看着儿子,脸色惨白。
  赵鑫鑫不敢再出家门,因为只要他一出门,就有人对他指指点点,冷嘲热讽。他只好把自己关在房里。孤独的他靠上网打发时间。然而,网上对他的辱骂和讨伐更是汹涌澎湃,他连网也不敢上了,害怕见到那些如同刺心尖刀一般的文字。他整个人迅速消沉下去,茶饭不思,人也迅速地消瘦下去。
  看到儿子由巅峰跌落到了谷底,失去了人生方向和意义,赵友增痛悔不已。考虑了几天后,他决心想办法让儿子重新振作起来。一天。赵友增做了一桌赵鑫鑫平常爱吃的好菜,把儿子从床上拉出来摁在了餐椅上,小心翼翼地问:“鑫鑫,你对今后有什么打算?”赵鑫鑫一言不发。赵友增说:“我们是跌倒了,可是我们还可以再爬起来!如果就这样下去,那就成了一个懦夫。我希望我的儿子是一个勇者、强者。象棋你不能丢!我以前就发现你有一个毛病,就是心还不够沉静。下棋快刀斩乱麻,勇猛是勇猛了,可是还缺些深沉。如果你能用这禁赛的一年时间,让自己的心境更深远更镇定,将来在棋艺上肯定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学校是一个陶冶心灵的好地方。不如去读一年书吧。不然长期闷在家里,人会垮掉的。”
  赵鑫鑫没好气地回话:“我没胃口吃你这些菜。我的事不要你操心,以后我再也不会碰象棋了。不过我倒是可以去读书,不是为了什么心境,而是要考大学。”“好啊,这样也挺好!”赵友增马上表态支持。
  不久,赵鑫鑫进入温岭中学成了一名高三学生。同学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买棋冠军。赵鑫鑫不由得舒了一口气。庆幸自己躲进了一个与世无争的地方。他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注意力也转移到如何学好功课上了。
  破茧重生
  
  赵友增清楚,虽然赵鑫鑫表面上看起来没事了。但买棋事件一定在儿子内心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阴影。看到儿子真的已有两个月都没摸棋了,他心里很着急。因为他知道,久不进行实战,棋技必定下降。灵气和实力也将日益削弱。他坚信儿子是少见的象棋天才。不能让他的象棋梦半路夭折。
  一个周末,赵鑫鑫从学校回家了。一进家门,就看见父亲在客厅里的方桌上摆弄着那副有些破旧的老象棋,正左手执红子、右手执绿子,在那津津有味地玩着左手战右手,落子时把棋子拍在棋盘上“啪啪”有声,嘴里高叫着“将”。见儿子进来了,他连忙喊道:“鑫鑫,我一个人下棋没劲,快10年没有跟你下过棋了,手痒了,你陪爸下两盘吧。”
  “不下。”赵鑫鑫扭头就要往自己的房间里钻。赵友增一把拉住儿子,眼巴巴地看着他:“爸知道不是你的对手,就是陪爸高興一下,不以输赢论英雄。爸现在开着一家砂轮工具店很忙,你平时也忙,我们父子哪有什么机会能在一起下下棋呢?”赵鑫鑫见不得父亲这可怜的模样,沉吟一会儿说:“好吧,就下两盘,我让你一车一马一炮半壁江山。”赵友增心中暗喜:儿子终于肯摸棋了!
  其实赵鑫鑫内心何尝不知道父亲的良苦用心,经过一段时间静下心来思考。赵鑫鑫发觉自己热爱象棋。他下决心要像父亲说的那样,重新站起来,靠实力在中国象棋界证明自己不是孬种,以荣洗耻。
  很快到春节了。温峤镇公园要搞一些活动,公园方想邀请全国象棋大师赵鑫鑫在公园里摆下一个象棋擂台,同时跟8位民间高手进行车轮战。禁赛期间赵鑫鑫没机会同全国一流象棋大师们竞技,赵友增觉得这民间的擂台赛倒也是一个可以让儿子温习棋艺的所在,就力劝儿子前去摆擂。赵鑫鑫同意去试一试。
  那天,公园里人山人海。多数是来看赵鑫鑫跟8位民间象棋高手进行快棋车轮战的。如果一对一下棋,这8位民间高手都不是赵鑫鑫的对手。但由于是一对八,而且下的是快棋,对手们每下一着棋都有不少时间思考,而赵鑫鑫就没有思考的时间,所以对赵鑫鑫来说,难度也不小。只见擂台上落子如飞。你兵来我车挡,你跃马我架炮,大战激烈异常。赵鑫鑫杀得兴起,调动起了所有的脑细胞。每下一步棋时都算计到了数步之外,所以显得十分轻松自如。反倒是那8位高手,因战事吃紧被逼得不时举棋长思。被裁判提醒注意时间。围观群众无不啧啧称奇。当赵鑫鑫以6胜2和的战绩赢下这盘车轮战时,他的父亲在一边咧嘴直乐。周围的观众更是大声为他喝彩,送给了他热烈的掌声。听到这喝彩声和掌声,赵鑫鑫内心无比激动。这倒不是因为下赢了这一对八的擂台赛激动,而是因为承受着买棋重压的他感受到了乡亲们对他棋艺和精神上的认可。这一战,让他重树了再战象棋江湖的信心。
  在温岭中学,赵鑫鑫的班主任也是温岭市一位象棋高手,此后,一有机会,赵鑫鑫就会跟班主任等人组队去参加一些市内、省内民间赛事。平时他从不去看什么棋谱,但却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棋、去悟棋。赵鑫鑫感觉自己的棋力应该是稳中有升,而心境却跟以前大不相同了。
  2006年8月,赵鑫鑫一年的禁赛期过去了。刚参加完高考的他着手参加于12月举行的交通建设杯全国象棋大师赛。在这次大师赛上,重出江湖的他一路稳扎稳打。勇夺冠军。中国象棋界的大师们对这样的结果无不感到吃惊,大家都没想到,受到过“买棋”事件巨大人生打击、并且已经“歇菜”一年的他,棋力居然不降反升。要知道,下象棋可是”一篙松劲退千浔”的啊!此赛夺冠后,赵鑫鑫获得了一个特级大师序分。
  赵友增向儿子表达了祝贺:“鑫鑫,爸为你感到高兴。不过爸希望能看到你重新获得特极大师称号。这不仅是作为一个中国象棋棋手来说的至高无上荣誉,对你来说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你明白吗?”赵鑫鑫坚定地说:“爸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的。我要向世人证明我自己,我要将一个全新的自己展现在中国象棋界。”
  2007年9月中旬,“伊泰杯”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在呼和浩特举行。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冠军是象棋界含金量最高的一个冠军。此次大赛全国超一流棋手齐聚,大家都为着那唯一的一个冠军而来。赵鑫鑫心平如镜,棋力却锋芒毕现,一直战到了最后的决赛。9月15日上午8时,决赛准时开始,赵鑫鑫的对手是来自广东的中国象棋界的旗帜性人物之一——特级大师吕钦。吕钦棋力非同小可,招招老辣,赵鑫鑫使出浑身解数,大胆采用兑子战术,终于顶住了吕钦排山倒海般的攻势,双方奕成和局。然而,冠军只能有一个,双方必须进行lO分钟的快棋加赛。以分出胜负。下快棋正是赵鑫鑫的拿手好戏,而以往吕钦也以擅下快棋闻名。这场加时赛战得更是惊心动魄。最终,赵鑫鑫抓住了吕钦的一个微小失误,一举获得胜势夺得了冠军,同时晋升为象棋特级大师,从而成为全国有史以来第25个男子特级大师、第13个男子全国冠军。
  此时,赵鑫鑫终于清清白白地凭自己的实力夺得了全国冠军这一至高荣誉,夺得了特级大师这一巅峰称号。他抑制不住欢喜之情,任泪水狂流。对他来说,这不仅是棋盘上的重生,也是人生的重生!他的父亲赵友增在第一时间给他打来了电话,声音哽咽:“鑫鑫,爸祝贺你!今天是爸最高兴的日子,你终于没有自暴自弃,成功地站了起来。爸一直觉得对不起你,害了你,担心会毁了你的一生。到现在爸就放心了。我们以后永远都要堂堂正正做人。”
  2008年1月7日,在2008年广东电视快棋赛上,赵鑫鑫挟勇战胜诸多特级大师,又获一个颇有分量的冠军。随后他进入浙江省象棋队,成为队中的第一主力。8月,这位经历特殊的年轻人终于又圆一梦:他被浙江大学录取,成为一名大学生。他的最新目标是夺得世界冠军。
  
  责编 弘微
其他文献
2000年,在德国费茨拉尔-达哈玛尔,一个农夫残忍地用重物敲击父亲的头部,致其死亡;四年后,他又勒死了自己的母亲。而在受到调查时,此人还编造虚假案情进行掩盖。他曾告诉警方,父亲是被生病的牛踢死的,母亲是在睡眠中去世的。  2005年,他的邻居,一名年老的农工自然去世。这名男子不但不向警方报告,反而将其尸体切碎,给猪当了饲料。这一案件直到这名农夫为死去的老农工举行假葬礼时才暴露出来。  据此人交待,
期刊
2月22日上午,南京一位75岁老汉在下公共汽车时不慎跌倒,在地上爬不起来,跟在后面的乘客都不敢上前救助。老汉大喊:“是我自己跌倒的,你们不用担心!”听到这话,这才有人“轻装上阵”,前去拉他。  乘客之所以當看客,是因为南京刚刚发生过“彭宇案”。一个叫彭宇的小伙子主动搀扶摔倒的老奶奶,结果被老太太及其家人告上法庭。法官居然作出如下判决:“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不是彭宇撞的
期刊
为了杜绝人们乱倒垃圾,居然竖起警告牌:“在此倒垃圾者,上街车撞死,在家饭噎死”让附近居民极为反感,有学生称之为“史上最恶毒警告牌”。除了这样的恶语诅咒式标语,什么“猪狗”式谩骂侮辱,“打残”式暴力威慑,“严禁”式生硬语气之类的标语也散布于一些地方的大街小巷,时而刺入眼帘。这些不文明标语之所以能够存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拟定者看来,恶语比好言规劝更有效,甚至以为语言越毒越见效。  其实以暴制暴的
期刊
目的:吉祥草和余甘子均收载于《贵州十大苗药研究》,吉祥草具有清肺止咳、解毒利咽、凉血止血等作用;余甘子具有润肺化痰、清热利咽、生津止渴之功效。文献及临床研究表明两药配伍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明确的治疗作用。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吉祥草和余甘子配伍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药效物质,旨在吉祥草配伍余甘子在抗肿瘤制剂开发方面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①鲜药榨汁、传统水煎、渗漉为提取方法制得吉祥草配伍余甘子的不同提取物,以Lewis细胞体外实验模型作为评价手段,优选药材的最佳提取方法。②通过膜分离技
一    今年33岁的杨洁是广州市白云区一家化妆品公司的会计。丈夫唐建珂做汽车零配件生意,家道殷实,小两口带着7岁的女儿过,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2008年12月19日下午,一个电话打破了杨洁平静的生活,电话是一位名叫刘松林的男子打来的,他在电话中说,自己现在在广州,无论如何都想要见杨洁一面。  杨洁倒吸了一口冷气,已经7年未联系了,他此番来的目的是什么呢?杨洁不敢一口拒绝,唯唯诺诺地答应了。  
期刊
到超市购物是普通市民再熟悉不过的生活方式之一了,然而消费者发现到超市购物有很多消费猫腻,明明是26.5元的商品,结账时却变成了32元;超市推出价格诱人的商品。消费者却往往购买不到。这都是超市常常惯用的猫腻……    猫腻一:超市电子秤也不可靠    陈先生在超市购物时,按照每斤0.78元的价格购买了两个玉米,经过超市电子秤秤量被计价为1.56元。陈先生回家后越想越不对,两个玉米怎么有2斤,于是在附
期刊
金融危机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失业、下岗与窘迫,有时还是一种机遇。一位在美国务工的浙江小伙,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失了业,但他却敏锐地从当地居民的需求中发现商机,源源不断地把国产保险箱贩卖到美国,两年多时间,居然掘金1000多万元!    危机乍现,中国仔发现赚钱机会    今年3l岁的周哲平,出生在浙江省南县灵溪镇农村。2004年10月,他从温州市境外劳务输出公司得知,由美国洛杉矶市温州商会组织的20
期刊
一    早上,朱南洋一觉醒来,先看闹钟。当看到指针已经过了6点,他顿时就急了,忙翻身起床,起床后对着厨房里正在忙早饭的妻子责怪地喊:“汉春,是你把我闹钟闹铃关掉的吗?”  妻子说是自己关的,但她理由充足:“你想想你昨晚几点才睡的?很快又纠正说,不是昨晚。你睡的时候都已经是今天早晨2点了。我是想让你多睡一会呀!每天都这么忙。要累坏身体的。”妻子的话充满了对丈夫的关爱。  朱南洋急急地吃着妻子已经做
期刊
2009年3月2日,国家开发银行企业局风险管理处原副处长胡汉成因贪污受贿,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这是国家开发银行第一个出庭受审的贪官。此前。2月10日,他的空姐情人蓝翎被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以包庇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  一次出差的机会,胡汉成邂逅了空姐蓝翎。2002年以来,为了得到她的芳心,在明知蓝翎男友也是自己莫逆的情况下,他丝毫不念及朋友情谊,横刀夺爱。为了维系与美丽
期刊
在二十多年的辩护律师生涯中,自然有许多次的败诉。对败诉我尽量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因为律师与检察官、法官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责任有别,加上律师受收集证据等诸多条件的限制,有些事实单靠律师难以弄清楚:有的虽然事实弄清楚了,对被告人有利的事实和法律规定律师也都充分论述了、说到了,但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没有被法官所采纳,最终没有起到预期作用的情况是常有的。但想到自己已经尽力了,即使败诉,律师自己也没有必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