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呈现出与日俱增的作用。因此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少数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在面对国际化进展的当今,应结合自身特点,承担起这个责任,重视大学英语教学及其课堂英语文化导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英语,适应全球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文化导入;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8-0216-02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至今,全球化已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多层次、多领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培养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人才是全球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编著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提出基本要求,即从听、说、读、写、译五方面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的能力和技巧,以此帮助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并满足全球化对人才的需求。由此可见,大学英语课堂应当使学生掌握实际的語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实践能力。
  二、少数民族地区独立院校的基本情况——以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为例
  由于英语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导致我国各地区的英语基础水平存在巨大差异。此外,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英语教育教学方法相对落后,目前仍大多沿袭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课堂创新性不够,从而使学生失去继续学习英语的兴趣。
  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地处湖北省西南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其学生大部分来自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偏远的农村地区,他们接受的英语教育资源十分有限,起步晚、基础不牢固,思维模式、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在学习动机上,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独立院校的学生国际化交流的机会较少,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时间仅限于大学英语课堂上。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大学生整体呈现出“英语不重要”的观念,不愿意花过多的时间在英语学习上。加之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关注于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语言与其文化内涵之间的隐性关系,因此学生无法获得系统的与英语相关的文化和背景知识。同时,传统的“输出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普遍存在“开不了口”的现象,导致一旦遇到全英文的交流情景,学生就会陷入“集体沉默”的状态。
  三、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文化”一词,古已有之。它是属于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虽人性相通,但“习相远”却也导致了文化的差异。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者首先要了解别人的文化,才能达到有效的交际。
  根据课程教学要求,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因此大学英语课堂上适当的文化导入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社会、文化和风俗,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对日后就业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如何进行大学英语课堂文化导入
  少数民族地区独立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是非英语专业学生获得英语语言相关知识的重要途径,而大学英语课堂进行适当的英语语言文化导入,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背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使他们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进行以下两点文化导入。
  (一)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的导入
  由于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取向,在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中西方在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方面都各有特色,因此将价值观和思维习惯的导入作为大学英语课堂文化导入的重点部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大学英语课堂不是单纯的语法课或翻译课,更多的应该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表达自己对中西文化的理解。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向学生展示能够代表中西文化差异的英文电影、视频材料或原版英文小说,将英语文化导入英语教学课堂当中,拓展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与背景的知识面。通过对比,既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的不同,又了解到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应把握的技巧,使得学生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得到提升。
  (二)语用对比分析
  不同文化环境生活的人,说话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只能在各自不同的文化及价值体系内得以解释。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中,适当地进行语用对比分析,通过中英文语言使用的对比,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当代主要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例如:从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的角度看,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客人在别人家做客,在晚餐结束后,告别方式存在着惊人的区别。西方人会说:“Thank you so much for a wonderful evening.”而中国人会说:“实在抱歉,给您添了不少麻烦。”(“I’m sorry,I have given you so much trouble.”)西方人会用感谢用来告别,而中国人则用道歉语来道别。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适当地把这些不同文化的语言使用方式有目的、有关联地导入到课堂中,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又可以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需要让学生掌握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和思维模式、语言使用上的差异,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的能力和技巧。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基础教育薄弱、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等因素,少数民族地区独立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更要重视英语语言文化的导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通过将文化导入融会到整个课堂,使学生能够深入地掌握英语沟通的技能,适应全球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辉,王勇.新时代地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8):204-243.
  [2]李江雯.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外语词汇认知教学的实践策略[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8,(21):69-72.
  [3]朱贞翊.文化导入对公共外语教学的重要性[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17):163-165.
  [4]吴为善,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M].商务印书馆,2016.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學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管理,已成为高职院校重中之重。本文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采用多技术融合构建了可视化教学质量保障管理系统,对通过信息化手段保障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可视化;多技术融合;教学质量保障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4-0
摘要:医教协同旨在培养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素养,而基础医学实践教学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佳有效平台。在基础医学实践教学中,围绕医教协同这一核心,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形成了“一个方向、两种能力和三个结合”的“三位一体”实验教学新模式,促进医教协同模式下基础医学实践教学与临床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医教协同;基础医学;实践教学;创新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
摘要:徐传胜所著《圣彼得堡数学学派研究》,是中国第一部全面讨论数学学派的研究专著。该书以圣彼得堡数学学派为切入点,对数学学派的形成、发展和壮大给予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阐述,同时注重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注重提炼数学思想的教育价值。该书是我国数学学派研究的一部佳作。  关键词:《圣彼得堡数学学派研究》;概率论发展史;概率论;徐传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
摘要: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近些年各高校图书馆的纸质图书借阅量呈逐年降低的趋势。我馆近两年通过对各种数据的分析,找出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借阅;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9-0277-02  我校是一所以培养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师资为特色的高等专科学校,主校区位于济南长清大学科技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之下,以高校成人教育中对首饰设计师培养为切入点,指出高校成人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管理三点上存在着授课方式单一、方法不当、管理落后的问题,足见探究“双创”背景下推动高校成人教育发展的必要性,进而提出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优化教育管理结构、建立产学研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校成人教育发展策略。  关键词:“双创”;高校成人教育;首饰设计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
摘要:本研究通过构建地方区域大学应用型实践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产教融合的专业群建设与地方产业群建设对接和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对接的方式与途径;创新性地引入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岗位标准,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行业、企业、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满足区域应用型人才需求。  关键词:产教融合;涉农专业;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
[摘 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中华腾飞的重任。“青马工程”的目标就是要为党培养青年政治人才,培养具有忠诚的政治品格、浓厚的家国情怀、扎实的理论功底、突出的能力素质人才。在新形势下,“青马工程”在大学生骨干思想引领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凸显,并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支持。文章通过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青马工程”的培养过程及实践效果进行分析阐述,提出进一步实践的建
摘要:第二课堂是高校育人工作的研究热点之一,对于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针对目前高校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个案研究较少的现状,西安交通大学南洋书院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野进行了第二课堂“6S”实践育人体系的研究,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多元智能发展为内容,以“6S”项目为载体,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关键词:多元智能;第二课堂;“6S”实践  中图
摘要:心理咨询是辅导员帮助学生消解思想上的症结、去除精神痛苦的方法,我们对于心理咨询一定要掌握其技巧方法,对心理咨询的实质、目的以及分类一定要有所了解,并且对心理咨询以及心理治疗一定要懂得区分,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帮助学生,让心理咨询发挥其实效性,并对心理咨询进行一点梳理,最后在心理咨询工作不断开展过程中进行自我反省,从而更好地开展心理咨询的工作。  关键词:心理咨询;思想;辅导员;自我反省 
摘要:随着“双一流”建设目标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研究型大学非汉语专业学院招收和培养外国留学生的需求日益迫切,以中国本土学生为对象的教学管理体系严重制约了留学生规模。本文分析了研究型大学专业学院在留学生招生、教学、保障方面的常见问题,提出ICS(Innovate,Coordinate,Service)管理体系,并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作为实证,旨在对研究型大学专业学院开展留学生工作提供借鉴。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