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研究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an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阶段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呈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变化趋势。如何能够促进小学语文学习的发展?如何才能创造出一种艺术教学方式,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如何能够将学习效率提高起来?这些问题都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难题。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学习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促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小学是我们人生发展的初期阶段,是塑造知识、增长经验的最佳时期。而学习的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而错误的学习方式会让学生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迷失方向”。经过调查表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小学语文的发展具有很深的影响,所以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学习研究也势在必行。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产生的问题
  (一)小组的分配不合理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对学生进行合理划分的一个过程。从执行步骤上来讲,“划分小组成员”必定是第一步。但是目前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合理划分对于学生们的深刻影响。他们仅仅认为,只要使学生们在每个小组内部的数量保持一致即可,不需要有太多的依据。但是显然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这些教师首先没有将小组学习的基础条件打好。例如,他们往往会根据学生的学号进行小组划分,按照顺序将几个人分为一组。或者有的教师按照成绩排名对学生进行随机划分,这样是最不恰当的方式,学习成绩突出的都归为一组,学习成绩平平的划分为另一组,这是很不利于发展整体学生进步空间的行为,会使整个班级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学生之间也达不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不恰当
  明确的内容是发展小组合作的根本要素。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往往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教师给学生制定的实践内容并不精准并且没有指向性。这是很不利于小学生发展的。教师要意识到小学生还处于“自我约束力不强”、“外界对其吸引力过大”、“自主学习能力不高”的阶段,他们并不能很好的制约自己的行为。如果教师只是将任务布置给学生,给学生们过高的自主性,那么一定会有许多学生利用讨论的“混乱时期”去进行自主交谈,这样的方式是绝对不能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1]。
  二、提高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措施
  (一)提高教师的能力与素质
  教师是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者与指向人,只有教师的正确领导,才能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正常运行。首先,教师应该向学生们阐述“小组学习”的理念。让“小组学习的观念深入人心”。在班级群体中推行小组学习的合理性。其次,教师要注重自我发展与进步。多阅读一些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理念的书籍,提高自我指导能力与自我发挥空间。最后,教师要分析每一位同学的实际情况,对班级内的所有同学都进行合理的定位,这样才能为之后的分组工作奠定基础。
  想要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在班级中更好的运用,发挥好教师的指向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从“自身”、“学生”、“教育的大环境”三个角度出发,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工作[2]。
  (二)进行恰当的分组工作
  分组的合理性是进行“小组学习”的首要前提。这要发挥教师在其中的主导作用。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学生们进行合理划分。在划分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平衡性”,这种平衡性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学习成绩的平衡性,教师将学习成绩好的与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分在一起,这样可以协调这组的综合实力。第二,性格上的平衡性,教师将上课比较活跃的同学和平时沉默寡言的同学分在一组,这样可以使后者受到前者的影响,进而在课堂上更加活跃。第三,纪律上的平衡,教师将严格遵守纪律的学生和平时淘气捣蛋、破坏课堂秩序的同学放在一组,这样会实现二者学习的双重进步。因为一旦捣蛋者失去了玩伴,一个人进行破坏就会使他们失去兴趣,所以他们也只能通过学习来打发“无聊的时间”。而且教师在分组时一定要注意学生们性格的互补,让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优势。比如,教师还可以将两位偏科的同学放在一组,如果一位同学数学成绩非常好,而语文差。我们就可以将语文成绩好数学差的同学与前者分为一组,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
  (三)制定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
  只有方式没有目标的学习是得不到提高的。小组合作学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发挥其重大的指导作用。比如,我们在进行《空城计》的学习时,首先在小组讨论之前要为学生们设置三个问题。第一,文中都有哪些主要人物?这些主要人物都做了哪些活动?第二,是谁领导这次战役取得了成功?并且简要描述主人公所用的计策。第三,这场战役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受到哪些启示?教师为学生们确立的明确的目标,就会使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产生动力,更好的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合理的把握,提高学习效率[4]。
  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容易出现的两方面问题入手,为“小组学习”提出三种合理有效的策略。旨在能够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更广泛的应用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提高学生们的课堂效率,为国家培养综合性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1]叶廷.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3:176-177.
  [2]杨凤林.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245-248.
  [3]李润琴.积极倡导合作学习——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1:66.
  [4]叶颖青.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有效的组织与调控[J].教育导刊,2010,04:78-80.
  (作者单位:贵州正安县芙蓉江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描述了一种高性能场景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的设计目的是使三维图形应用开发者从繁琐的低级 API(如 OpenGL)中解放出来并获得最高的图形性能。该系统可以工作在 Windows 和各种 UNIX 变体(如 IRIX、Linux 等)操作系统上,主要的目标操作系统是Windows,主要针对低端(单处理器)硬件平台(如个人电脑)。应用范围包括视景仿真、虚拟现实、科学可视化、临场感娱乐及其他实时三维
研究了实时仿真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库技术。为实现仿真中数据收集、存储和事务调度的实时性,满足对所收集数据的实时使用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稀疏索引技术。该技术在不影响数据收集任务的前提下,可以提供对所收集数据的高效查询。通过比较实验,验证了实时数据收集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虚拟场景技术是虚拟现实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解决虚拟现实中“视”的问题,是对系统沉浸感影响最大的一个模块。对虚拟场景技术的应用作了简单的介绍,阐述了其特点及与一般三维动画的区别,分析了其重要性。对虚拟场景漫游系统的一般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并从系统学的观点出发,解释了虚拟场景漫游系统构建过程中其组成模块之间的关系,同时,介绍了系统中地形匹配、线性交会检测、漫游控制及鼠标拾取等关键技术及其实现方
针对汽轮机调速系统中存在的时滞、惯性、死区和饱和等非线性环节,采用模糊控制理论,结合免疫反馈机理,设计了基于变尺度混沌优化策略的模糊免疫PID控制系统。将其应用于汽轮机调速系统的参数设计,避免了设计过程中大量的参数调试工作,同时也使系统获得最佳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对目标函数的优化结果更加有效。
文章结合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商业综合体在设计、施工、管理环节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并针对性从消防主管部门、单位自身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商业综合体安全性能的
介绍利用航向舵减横摇的基本原理,建立船舶横向运动的系统模型及测量模型,基于有理谱理论,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船舶受扰力及力矩的成形滤波器及状态方程,利用卡尔曼滤波对扩展系统状态进行最优估计,以二次型性能为指标构造随机最优控制律。在典型航行工况下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取得明显的减摇效果,其中减横摇效果可达70%以上,减艏摇效果可达50%以上。因此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摘要:现阶段各高校都于强调科研产出,在教学部分的考评制度无法真正对教师产生激励使得如今的高校教师愈来愈被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本文引入1990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欧内斯特·博耶所提出的“教学学术”概念,针对不同岗位大学教师工作的侧重点进行分类,并为主要担任教学工作的“教学学术”型教师的考评制度做出调整。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激励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
分析了模拟退火算法与差异进化算法单独应用于匹配场反演时的局限性,构造一种结合两种算法优点的混合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对差异进化算法的种群进行扰动,保留了差异进化算法的并行特性;在差异进化算法中引入模拟退火算法的重要性抽样思想,增强其逃离局部最优的能力,差异进化算法对目标函数梯度信息的利用仍然保留。仿真研究表明,混合算法在寻优时间与效率上达到了较好的平衡。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进步,保健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尤其是中药保健、中药养生,中医药的市场逐渐扩大。然而,与之相矛盾的是,中医药院校的创业人才培养却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中医药院校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确实存在着创业目标不合理、创业氛围欠佳以及创业的实际操作缺乏相应理论支撑等各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试图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
针对前产业安全评价指标研究不足和软件产业安全研究缺乏的现状,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软件产业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法和因子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为产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