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老师倾向于用灌输性的方式让学生们吸收知识,但这种方法并不适合对学生们创新意识的培养,特别是因为小学数学是在整个学习阶段中数学学习的入门,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动之下,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方式上有了实质性的改进和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来鼓励他们不断地产生对数学的兴趣,以此来不断促进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突破自我。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一、前言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基石,只有做好了小学的基础教育,才能保证中学教育及以后教育的发展和创新。针对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不断地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对于数学这类对学生的开放性思考和思维缜密性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创新为主,不斷地鼓励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对于学生们未来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发展都添加了一把助力。不仅如此,时代也需要创造性人才,时代的引导不断鼓励着人们朝着创新的方向努力着。
二、在小学教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使学生们能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发挥自己的潜力。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要从小学开始进行培养,尤其是在数学这类创新性很强的学科中,创新意识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升。
1.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们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中收获乐趣,而不是在学习中感受到无形的压力。老师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培养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地引导学生们开拓自己的思维,不断地创新。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主。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4年级上册时讲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时候,老师可以以学生们平常遇到的事物为例,“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以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们渐渐地走进课程的学习,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地探究
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的倡导能够使学生们能够更大程度地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是以灌输性的方式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老师们应该在课堂上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老师引导为辅,不断激励学生们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数学教学需要学生们极强的思维能力,自主探究的实行能够不断地培养学生们创新能力。仍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为例,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同学们觉得这个平行四边形和那个梯形有什么特点呢?”通过引导学生们自主发现事物的特点,而不是通过老师的讲解,能够使学生们更好地增加记忆,在引导学生们自主地进行探究的同时,开拓学生们的思维,也能增强课堂的自主学习的氛围,而不是传统课堂的枯燥的教学氛围。
3.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以及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不断培养创新意识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教育越来越提倡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们可以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尤其是对于数学这种比较枯燥但又有一定难度的学科来说,老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制作视频和图片,将其与课程进行结合,在带动课堂氛围的同时不断地促进学生们进行课程学习。例如,在讲述统计的课程时,老师可以制作一些条形图或是柱状图,主要反映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东西,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然后才能使学生们跟随着老师的思维进行一个系统的学习。不仅如此,老师们还要尽可能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这样才能使老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能够考虑到每一个学生,极大程度地做到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中去,以此来不断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意识。
4.不断地探究教学规律,逐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探究教学规律,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案,找到最适合学生们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不断地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而这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首先需要老师对学生们有一个全面而又深入的了解,不断地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而且还需要老师不断地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带着学生们进行实践的探索,在经验中不断进步。仍旧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为例,老师们可以带着学生们捏橡皮泥,在不断地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的同时,逐渐将其转到课程学习中去,逐步探究,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5.不断实践,不断地培养学生们的能力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实践也是同样重要的。虽然数学教学是理论知识,但是通过实践与理论相互结合,能够使学生们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之下,能够自我实践,不断地培养自我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进行统计课程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们统计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类事物并进行记录。号召家长也积极参与课外作业中去,这样能够使学生们能够接触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家长的参与能够使自己的内心得到认同感,这样能使课外作业能够积极开展。在有利于促进课程的进行的同时,还能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们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而家长的参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能够使得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阶段,需要老师不断地对学生们进行引导,不断地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不断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进而逐步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我国全面的发展,对于小学教学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小学数学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具有代表性,只有做好小学数学教学,才能使得整个小学教学阶段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赵存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OL].学周刊,2017,43(34):48-49
[2]周文爱.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7,12(30):172-173.
[3]杨光学.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中华少年,2017,54(30):187.
[4]陈元宝.试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华少年,2017,12(30):49-50.
[5]刘永祥.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华少年,2017,42(30):195-196.
[6]张安福.小学科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中华少年,2017,35(30):196.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一、前言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基石,只有做好了小学的基础教育,才能保证中学教育及以后教育的发展和创新。针对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不断地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对于数学这类对学生的开放性思考和思维缜密性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创新为主,不斷地鼓励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对于学生们未来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发展都添加了一把助力。不仅如此,时代也需要创造性人才,时代的引导不断鼓励着人们朝着创新的方向努力着。
二、在小学教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使学生们能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发挥自己的潜力。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要从小学开始进行培养,尤其是在数学这类创新性很强的学科中,创新意识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升。
1.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们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中收获乐趣,而不是在学习中感受到无形的压力。老师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培养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地引导学生们开拓自己的思维,不断地创新。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主。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4年级上册时讲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时候,老师可以以学生们平常遇到的事物为例,“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以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们渐渐地走进课程的学习,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地探究
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的倡导能够使学生们能够更大程度地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是以灌输性的方式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老师们应该在课堂上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老师引导为辅,不断激励学生们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数学教学需要学生们极强的思维能力,自主探究的实行能够不断地培养学生们创新能力。仍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为例,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同学们觉得这个平行四边形和那个梯形有什么特点呢?”通过引导学生们自主发现事物的特点,而不是通过老师的讲解,能够使学生们更好地增加记忆,在引导学生们自主地进行探究的同时,开拓学生们的思维,也能增强课堂的自主学习的氛围,而不是传统课堂的枯燥的教学氛围。
3.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以及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不断培养创新意识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教育越来越提倡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们可以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尤其是对于数学这种比较枯燥但又有一定难度的学科来说,老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制作视频和图片,将其与课程进行结合,在带动课堂氛围的同时不断地促进学生们进行课程学习。例如,在讲述统计的课程时,老师可以制作一些条形图或是柱状图,主要反映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东西,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然后才能使学生们跟随着老师的思维进行一个系统的学习。不仅如此,老师们还要尽可能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这样才能使老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能够考虑到每一个学生,极大程度地做到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中去,以此来不断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意识。
4.不断地探究教学规律,逐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探究教学规律,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案,找到最适合学生们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不断地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而这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首先需要老师对学生们有一个全面而又深入的了解,不断地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而且还需要老师不断地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带着学生们进行实践的探索,在经验中不断进步。仍旧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为例,老师们可以带着学生们捏橡皮泥,在不断地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的同时,逐渐将其转到课程学习中去,逐步探究,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5.不断实践,不断地培养学生们的能力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实践也是同样重要的。虽然数学教学是理论知识,但是通过实践与理论相互结合,能够使学生们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之下,能够自我实践,不断地培养自我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进行统计课程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们统计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类事物并进行记录。号召家长也积极参与课外作业中去,这样能够使学生们能够接触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家长的参与能够使自己的内心得到认同感,这样能使课外作业能够积极开展。在有利于促进课程的进行的同时,还能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们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而家长的参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能够使得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阶段,需要老师不断地对学生们进行引导,不断地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不断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进而逐步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我国全面的发展,对于小学教学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小学数学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具有代表性,只有做好小学数学教学,才能使得整个小学教学阶段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赵存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OL].学周刊,2017,43(34):48-49
[2]周文爱.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7,12(30):172-173.
[3]杨光学.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中华少年,2017,54(30):187.
[4]陈元宝.试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华少年,2017,12(30):49-50.
[5]刘永祥.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华少年,2017,42(30):195-196.
[6]张安福.小学科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中华少年,2017,35(3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