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盘销式摩擦磨损装置进行铜摩擦试验,研究在有、无磁场条件下磁流变液对界面表面的影响.在载荷为20~100 N,转速为127~425 r/min下旋转2h,进行一系列试验.摩擦因数和磨损率由
【机 构】
: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盘销式摩擦磨损装置进行铜摩擦试验,研究在有、无磁场条件下磁流变液对界面表面的影响.在载荷为20~100 N,转速为127~425 r/min下旋转2h,进行一系列试验.摩擦因数和磨损率由磨损装置控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磨损表面的微观组织.此外,采用X射线光谱(EDS)分析磨损表面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在有、无磁场条件下出现了不同的摩擦磨损系数和性能.同时,研究了载荷和转速对摩擦行为的影响.研究了在有磁场条件下的磨损表面形貌,发现在磨损表面明显存在磁流变颗粒,且脊塑流引起了侧向挤出,这表明磨料磨损是磁流变液的主要磨损机制.
其他文献
在温度为525℃、应变速率为0.0008~0.032s-1条件下,采用等应变速率拉伸法研究了AA5083合金的流变行为,探讨了n、m值的测量方法,并建立了修正的粘塑性本构模型。结果表明:AA508
研究了微型流化床对撞式气流磨处理对普通钼粉物理性能的影响。气流磨处理后,钼粉的松装密度、振实密度大幅提高;钼粉粒度分布变窄、d50明显减小;通过SEM分析发现,钼粉颗粒形
以PEG为表面活性剂,NaF为氟源,在水热条件下合成出均一的YF3:Eu3+发光纳米束,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XRD分析表明:样品为结晶良好的正交相YF3。
研究了锌元素对镁锡合金塑性的影响。实验合金在电阻坩埚炉中熔制,镁合金成分有Sn1~5%和Zn1.0~4.0%,并含适量钙、硅和铅。通过拉伸强度测试和冲击试验,表明合适的锌和锡含量,可
对A1C13-NaC1-KC1三元无机熔融盐体系中低温电镀铝的反应步骤及速率控制步骤进行分析,对电镀过程中镀液成分以及镀铝层沉积质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温熔融盐电镀铝镀液中
在温度623~923 K下采用真空热压扩散连接铝和铜,具体工艺为在预置温度下,变形率为0.2 mm/min时热压缩10 min,再在炉冷过程中,以0.2 mm/min成型10 min.通过界面分析可以看出,合
采用微弧氧化工艺来改善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能.通过向铝熔体中加入15%CuO来制备CuAl2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所制备的材料经过热压、均匀化处理、淬火和人工时效处理
采用紫外线光刻工艺,将Fe-Ni和Fe-Ni-W合金电铸成粉末注射成型用微型齿轮模具.研究电镀过程中2种合金的动力学和活化能,以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电沉积Fe-Ni合金中的Fe含量随着
住房公积金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但伴随着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住房公积金档案管理中也逐渐的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根据工作实践,分析了建立住房公积金业务档案的重要性和
采用混合智能方法评价球墨铸铁的最佳摩擦焊接工艺参数.在自动循环中使用支持向量回归(SVR)、遗传算法(GA)和帝国竞争算法(ICA)优化焊接工艺参数.该方法被用来确定焊接工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