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竞赛”在小学中高年段英语复习课中的应用探析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在小学中高年段的地位十分重要,复习课有着查漏补缺,系统整理及巩固发展的作用。復习课的现状大多是枯燥乏味,效果不尽人意。笔者联想到近几年在国内风靡的益智类电视节目中,若将“趣味竞赛”的形式融入进复习课型中,学生定会兴趣大增,成效亦颇丰。本文从“趣味竞赛”形式选择的背景,理论依据,应用设计,使用效果,使用中注意事项几方面探讨其在小学中高年段英语复习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复习课;趣味竞赛;应用设计;效果分析;注意事项
  复习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是特别重要的一环节。复习课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要求学生重温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使记忆中的痕迹得到强化,从而使学到的知识更为巩固,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英语在小学中高年段的地位十分重要,知识难度不断加深,复习课便担负着查缺补漏,系统整理的重任。但在平时,只要一提及复习课,人们就会想到许多的试卷,大量的练习题。老师不辞辛苦地出题、改题,把自己和学生都卷入题海中。这样下来,老师觉得疲惫不堪,效果亦不尽人意。而对学生来说,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失去兴趣,被动学习,厌烦学习。教师应多思考怎样来帮助学生轻松容易地巩固已学知识,达到一个好的学习效果。为此,笔者不断尝试,使用各种手段来改进课堂教学,如果复习能像玩游戏一样刺激好玩,那么学生就不会闷了,笔者又联想到目前在国内深受欢迎的《开心辞典》《三星智力快车》《一站到底》等电视益智答题类节目,于是,选择了“趣味竞赛”的形式。
  一、理论依据
  (一)小学生心理特点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爱模仿,天性爱游戏,这些都是他们的年龄决定的。知识竞赛会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寓知识于游戏竞赛中,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二)《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倡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把知识竞赛这一活动贯穿于复习课型中,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自我体验巩固知识,拓展能力。
  (三)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构建。每个人的已有经验和学习情景不同,对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就是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多元的。相互交流能促使每个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构建知识。学生在玩游戏竞赛中不断通过交流,能达到知识重新建构的目的。
  (四)依据主体学习理论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构成是学习者自我教育的过程,学习活动是一种认识过程,但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让学生占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起主导作用。只有让学生真正自主参与学习过程,才能使学生“爱学”和“乐学”。
  二、“趣味竞赛”在小学中高年段英语复习课中的应用设计
  (一)部分时间使用,可用于局部复习阶段。在新授完毕后,用知识竞赛的形式做巩固。
  (二)多数时间使用,可用于整体复习阶段。在热身完毕后,开启趣味竞赛,复习一个重要知识点或综合多个知识点。以下为人教版四年级英语期末的一堂综合复习课例子:
  课前5分钟进行Free Talk热身,随后指明今日复习目标,分学生为男女两队,双方喊出各自的口号,开启趣味竞赛之旅。
  第一环节:单词接龙
  规则:一个主题,两队车轮战。接不上来时,另一队得10分。
  主题:places in our school,things we do at school every day,weather,vegetables,animals on the farm,clothes(根据课本6个单元的主要内容而定)
  第二环节:必答题
  规则:老师随意从双方队伍中选人作答。答对一题加10分。
  辨音题:
  (
其他文献
【摘要】渐渐地, 我对“教无定法”的感悟越来越深, 庆幸我选择了成为英语课堂上的一名“思考者”。当务之急:1.课堂转型;2.教材的处理;3.务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让英语课堂更活起来,的确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探讨,万事不能“一蹴而就”,都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我更乐于做一名思考的执教者。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无定法;思考者;课堂转型  这些年,我一直在从事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不一样的可爱面孔,
【摘要】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笔者体会到,要想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能自觉进行体育锻炼,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关键词】体育课兴趣;课堂气氛;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一个人的兴趣对他所从事的学
【摘要】中小学阶段的诗歌教学,一般停留在诵读、识记和赏析的层面上,教学实践中,对写作诗歌的要求却非常罕见。诵读古诗,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尝试写诗,特别是进入中学阶段,以写促读、读写互进的教学方式更值得尝试。实践证明,学习诗歌当然是写诗的基础,而尝试写诗则对学习诗歌有显而易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以读促写;读写互进;教学策略  自2018年起,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诗文
【摘要】每一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无时无刻处在各种各样的集体或社会中。周遭的环境优劣,对人的良性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名人欧文说:“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直是他们出生前后周围环境的产物。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语言、宗教、修养、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性质。”因此,重视人的成长环境、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环境育人;教育环境;干净卫生;标语;人文环境  唐朝诗人杜甫在诗作《
【摘要】笔者通过分析互联网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让读者深刻认识到学校德育工作要腾飞,让利用互联网助力学校德育工作插上智慧的翅膀。笔者还从本校和自身介绍了学校在互联网的形势下开展德育工作的创新做法,供兄弟学校学习和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德育工作;效果  众所周知,互联网技术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个信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以“每人心中都有一面红旗”为校训的
【摘要】插图作为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扮演着教学的重要角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许多动植物结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等仅凭口头或文字描述效果往往并不理想。教科书插图能够直观、具体地再现探究过程,能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实验探究过程,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插图为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科学知识和原理。基于此,本文以小学科学教科版教科书插图为媒介,就有效开展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学习教学进行初步研究。  【关键词】插
【摘要】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效果。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每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根据多年初中班主任工作经验,从社会、家庭、学校这三个方面探讨后进生形成原因,然后据此思考教育后进生,帮助其转变提高的四个方法。  【关键词】后进生;教育;方法  后进生,可能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曾遇到過的,而后进生的教育,或都曾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或多或少的烦
五、启示  1.三种类型。通过上述探究我们发现,在诸如此类的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求值问题,可归结为以下三种类型:类型一:在中,已知其中两个角的余弦值,求第三个角的余弦值;类型二:在中,已知一个角的正弦值和另一个角的余弦值,求第三个角的余弦值;类型三:在中,已知其中两个角的正弦值,求第三个角的余弦值。  这三种类型的难易程度有较大区别,类型一较为简单,已知其中两个角的余弦值,则它们的正弦值唯一确定,因
“夹生饭”是指没有完全煮熟的米饭。外表看好像熟了,但是吃到嘴里还是生的。老人们常说:“千万不要煮夹生了,否则再煮也不好熟了,就是熟了,也没有米的香味了。”在教学中“夹生饭”另有他意,指知识掌握不扎实:学了吗?学了,但是真正掌握了吗?又没有。知识掌握的似是而非,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就是夹生了。这时候,再从头学习一遍,将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害怕的就是
【摘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观中,德是第一位的。夯实学生的道德底线、品德基础,是思政课的重要意义。而灵动思政教育主张构建开放、互动、思辨、创新、智慧、充满生命力的课堂。“灵手”主动、灵思互动、灵魂触动的课堂元素为学生德商培养搭建起系统的发展模式。因此,本文主要从灵动思政课堂下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德商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学思政;灵动思政课堂;德商培养  道德教育不是一句口号,更不应该是“道德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