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尽快结束中国利率乱象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gua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常的市场利率应当是:高级信用等级的债务利率(或收益率)应该低于低级信用等级债务利率(或收益率);同样的信用等级,短期利率(或收益率)应当低于长期利率(或收益率)。
  什么是基准利率?基准利率就是市场最低水平的利率。它太重要了。市场利率有非常多的种类,如贷款、金融债、垃圾债等,而且信用等级和期限品种非常多。这些债务如何确定市场利率?必须参照基准利率。
  再看看中国的现实情况,货币市场利率大起大落,经常会远远高于企业债、甚至垃圾债利率。像这样的基准利率经常高于所有金融商品利率的情况,难道这不是中国利率市场长期以来的“乱象”吗?
  笔者认为,这样的利率乱象是扭曲中国金融结构的重要推手。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金融结构扭曲日益严重。比如,“钱炒钱”的金融空转日甚一日,“金融养分”流失严重,而实体经济长期在承受高利率的折磨。
  中国金融现在已经变成了“双轨制”,这一点在金融成本端(负债端或存款端)表现得十分明显。它体现在,“货币市场所表达出的金融机构负债成本”和“银行居民储蓄存款所表达出的金融机构负债成本”不统一,前者远远高于后者。比如,货币市场表达出的三个月期利率为4.75%,而银行三个月期定存利率为2.6%。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怪事?因为,银行存款利率由央行管制,不得任意变动;而货币市场利率却已经实现所谓的“市场化”。也正因如此,许多人会认为现在的“双轨制”正常,而未来银行存款利率放开,二者价差自然消失。表面上看,这种说法正确,但这样的说法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是不是利率市场化了,央行就可以不对利率的高低进行干预或控制了?如果不是,那这个说法就是严重的错误。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央行会放弃利率控制,中国央行也没有任何理由放弃利率控制。在此前提下,如果央行认为它所制定的银行存款利率是正确的、是适合于当下中国经济实际状况的,那就必须坚定地维护这一利率的权威性。手段很简单,就是让货币市场利率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大致相同,这样才可以使金融市场基准利率稳定,避免无风险套利空间巨大而形成金融空转。现在却不是这样,银行在货币市场控制利率,根本无视银行存款利率,这是导致利率变成“双轨制”的关键所在。
  更大的问题是:货币市场利率长期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必然引导市场投机势力在银行存款和货币市场之间从事“无风险套利”,这就是“钱炒钱”、金融空转盛行于世的根源,也是中国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关键因素。尽管,央行最近有意压低了货币市场利率,但大起大落的姿态并没有改变,至少还留下了2个百分点的“无风险套利空间”。如此之大的套利空间,在全球范围内、尤其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是几乎无法想象的“黑洞”。
  既然中国尚未实现利率市场化,就必须捍卫当下政策的权威性,不要用利率市场化当理由,任由利率市场的混乱持续。请立即将“银行存款利率”作为货币市场同期利率的控制目标,从而结束市场利率的混乱局面。
  (作者系CCTV证券资讯频道总编辑)
其他文献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这是在我国职业教育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2009年3月,国家战略层面确立的“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一锤定音,至今过去5年;按照2020年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的蓝图,还剩下6年时间——上海构筑金融国际气象,近乎棋至中盘。  而近几年来自上海的声音却似乎越来越低调,关于建设进程的实质性突破罕见报端,所以4月3日从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工作推进小组工作会议上传出的重磅消息令外界大感兴奋。  一份囊括多
本文针对广西建设职业学院工民建专业近年来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必须改革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探索新的专业教育模式。落实高职教育“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