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现状分析

来源 :参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573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教育制度大致分为三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音乐教育分学校音乐教育及社会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包括幼儿园基础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等。本文就高校中音乐教育专业的开办与设置进行了介绍,针对本人工作的学校——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现在开设的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设置的教学原则、培养目标、教学目的、任务等进行了描述,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能够对学校现在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起到帮助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 声乐课程 声乐基础 声乐
  高校艺术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方面,高校音乐教育是高校艺术教育的一个方面,而高校声乐教育又是高校音乐教育的一个方面,所以,高校声乐教育、高校音乐教育、高校艺术教育和高校教育都有着相同的性质和功能。
  从我国目前高校开设的声乐专业来看,可以看到大致有两类:艺术教育中的非专业的声乐教育和专业艺术教育中的声乐教育。
  我校所开设的音乐教育是为培养音乐教育人才而设置的。1987年5月,天津市召开了有关高校音乐教育的专家会议,在这一会议上明确了《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审定会》,确立了高校音乐教育这一专业名称,明确了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要求和任务,也明确了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与普通院校和别的种类的教育方式有明显的区别,使音乐教育不仅以提高素质和审美品味为目的,同时也表明了音乐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1980年3月5日,教育部颁发的《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草案中,为高校音乐教育设立与确立了清晰而又明了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音乐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音乐表现和音乐鉴赏的能力,了解国内外音乐教育发展动向,有初步的科研和创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教育理论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接受教师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胜任中等学校音乐教学工作,具有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和组织课外活动的初步能力;能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在我校建校以来,便设立了音乐教育专业,最初设立的教学任务以教育部所制定的《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为基础,同时根据我校所在四川地区的现实情况又加以改革,以便能够使我校音乐教育专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办学十几年来,我们清楚地明确了我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定位:为当地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培养有着正规专业技能的音乐师资。
  在我国普遍看来,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的声乐课程是一门将声乐技术的学习与研究放在首位的课程,这就非常强调声乐的发声技术与演唱情感的表达,从而声乐课程成为了专业课程和最重要的课程。在这一课程中,主要是带领、教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明确正确的声乐技术理念,从而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对声音的训练,进一步表达音乐情感。和全国大多数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设置一样,我校本科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课程也设置为四年八个学期。
  二、我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设定
  我校推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在学习中外声乐文化、鼓励不同音乐流派相互学习的前提下,继续总结自我经验,为发展我国高校声乐艺术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我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原则
  1.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教师须根据大纲教学要求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计划与教案。授课中,须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
  2.声情并茂,艺术和技术统一。教学中应重视声音的基本功训练和演唱的全方位训练,使学生在运用科学发声法的同时也能善于表达歌曲内容和感情。
  (二)我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目标
  目标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要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歌唱基本技巧,同时可以简单分析一般程度的声乐作品,并有正规的范唱能力,对歌曲能够驾驭情感表达,并且能够担任中小学音乐课的歌唱教育和课外声乐活动的辅导、组织工作。
  (三)我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教学任务
  在我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教学目的所建立的声乐学基础之上,对我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能够进行更为系统的、科学的、正规的、全面的声乐训练与练习,使得学生们加深对声乐技术的理论认知,了解整个声乐艺术发展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歌唱的技能技巧,能够准确地表达音乐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能准确地理解和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并具备初级声乐教学水平和较好的舞台表现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为我院课题项目《“新体系”标准下声乐课程设置与改革的多元化模式研究——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为例》(项目编号:CWYB201508)结题文章。
  (作者简介:杨馥嘉,女,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声乐讲师,研究方向:声乐课程的现状分析)(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摘要:东北高校是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的北方重镇,其诗歌运动发展经历了发端、辉煌和衰落三个阶段,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全国大学生诗歌运动的重要缩影,其诗歌创作、诗歌评论、诗社建设和刊物创办都体现出了时代特色和个人特色的统一。  关键词:群体研究 校园诗歌 历时性  大学生诗歌运动,也有人称大学生诗潮,在界定上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但如果要搞清楚其发展,就必须要对其进行界定。大学生诗歌运动广义上是指生发于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师授课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进。作为刚刚从事教育事业的一名教师,笔者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践,在教学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详细地阐述了笔者观点。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 课堂  2008年我硕士毕业,来到重点高中工作。当时学校的语文课堂上对多媒体使用得不多,基本还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在我看来,这显然不符合时代发展和课程改革的
摘要:演讲不是简单的口头表达,而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当下,演讲越来越受到社会人士的青睐,然其写作过程却往往陷于困境——内容空洞,形式僵硬,感情造作,无法适应当代社会演讲场景多层次的需求。本文将从语言学视角出发,从谋篇布局、修饰手段、句型变换、音韵协调方面对演讲稿写作方式进行重新的定位、分析以及补充。  关键词:演讲稿 语言学 行文建构 语境 启发  一、在行文方式上的张力建构  (一)谋篇布局  谋
摘要:本文试从不同角度对富士山的形象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日本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富士山 审美意识 神山  一、美与人格的结合  在自然界当中,没有类似于富士山这样能够长久触动日本人的审美意识的存在了。在日本的画家当中,无人不画富士山;在文人当中,几乎无人不诉说富士山。  富士山是美的原点。但是,这不光停留在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中,对日本人的精神、思想等方面也有极大的影响。  夏目漱石在作品《三四郎
摘要:目前在高等艺术院校音乐专业开设的和声、曲式分析、复调和配器课程,也就是俗称的“四大件”课程,通常都是割裂分开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都是偏难的,与实际的演唱、演奏基本也是有很大距离的。因此,造成了学生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严重后果。随着全国各高校的多元结构以及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正在大力推行,音乐技法综合分析课程的建设将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教学改革。  关键词:音乐技法综合分析课程 “四大
摘要:在传媒产业日益发展繁荣的当下,微电影凭借其制作周期短、投资规模小、放映时间短等特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应用于与之相关的各个领域之中。对于区域文化教学而言,微电影能够将传统教学过程中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以丰富的视听语言展现出来,能够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等目的。  关键词:微电影 区域文化 教学  一、高等教育中区域文化教学现状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区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