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南30年变化”系列报道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wum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2013 年,海南省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各部门联动形成美丽乡村建设合力,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多形式引入产业支撑乡村发展,因地制宜编制乡村发展规划,循序渐进突破乡村建设难点。
  五年来,海南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将特色风情小镇作为海南特色城镇化建设主要载体和突破口,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同时着力提升小城镇承载能力,营造小镇特色风貌,促进产镇融合发展。
  高耸入云的参天枷茂树、若隐若现的白鹭身影,骑行在定安县的乡间小道,带着泥土气息的乡风掠过脸颊,让人总有停下拍照留念的冲动。这是定安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这次我们走进定安县的三滩村和高林村。
  三滩村——绿野乡村 河岸人家
  龙州河水静又美,孕育三滩月亮湾,船桨划破椰林影,谁家渔船披霞归……如此美景便是美丽三滩给人们的第一印象。
  这里集中展现了定安的静与美,她被大地碧绿的眼睛——月亮湾环抱呵护着,自然生态保存完好,村中生长着三株形态各异的参天枷茂树,当午后的太阳斜照,从树枝叶的缝隙中散落的阳光,照在乘凉的老人与玩耍的小孩身上,感受到的是那样的静谧安详。
  三滩村是定安县新竹镇大株村委会一个自然村,座落在龙州河畔,三面环河,百年古树环绕在村边,全村3个村民小组,150户人家,800余人,劳动力630人,耕地面积900亩,村没有集体经济,因外出务工人口有300余人,外出务工便成了村里主要的收入来源。在村农户主要是以种植水稻、芋头、冬季瓜菜、橡胶、槟榔及养殖畜牧业为生。这里,水资源丰富。月亮湾三面环绕。这里,绿意盎然,村子到处充满了绿色生机。
  三滩村有三棵年代久远的枷茂树,现已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了三滩一大亮点。其中最大的一棵叫沙罗尾,它绿盖占地六、七亩,枝叶苍翠,树干直径约达3.5米,五、六个成年人联手抱不拢,树上一年四季都有白鹭鸟栖息、筑窝,繁衍子孙后代。三滩村除了生长的枷茂树年代久、茂盛、挺拔高大外,沙子多、椰子树多也是远近闻名的,再加上村中其他的树木,遍地郁郁葱葱、青青绿绿,把三滩村点缀得美丽而自然。
  三滩是原始的,也是落后的,行路难、饮水难、发展难等都曾成为阻碍村子发展的绊脚石。在新竹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勤劳的三滩村人民以新竹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和龙州河畔美丽乡村连片创建为契机,齐心协力做好本村的发展。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三滩村的建设,现已完成建设2480米环村道路水泥硬化,4250米路巷石砖铺设,3050米排水管道、雨水井和沉沙井各182个。为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文化休闲,村祠堂对面建了文化室,为群众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大力实施了“人畜安全饮水”、“户户通有线电视”工程,目前,全村实现了有线电视和通讯网络全覆盖。在住建部门的正确指导下,三滩村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优化村庄生活环境。规范垃圾倾倒点设置,按时清理,杜绝垃圾积存,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文明、卫生常识,倡导文明行为和良好的个人及家庭卫生习惯。
  三滩村倡导“孝”文化,以孝爱文化带民风、立村风、树新风,并在全村大街小巷设置孝道文化标语及二十四孝壁画等,着重宣传展示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的优秀典型,以悠久的孝爱文化促进党风村风养成,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如今的三滩村,政通人和、人心思进、环境优美、生活富裕,不仅有敢想敢干、与时俱进的两委班子和热心群众,展望未来,一处人居与自然统一和谐,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生活舒适的桃源新村正冉冉升起在月亮湾河畔。
  高林村——中国传统村落 历史文化古村   高林村位于海南省定安县龙湖镇,坐落于海南著名旅游景区文笔峰脚下,紧邻省级风景名胜区南丽湖,地理位置优越。2012年,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旅游局、文物局、国土部、农业部等七部门评为“中国传统村落”。
  为维护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村民自成村规,修缮、新建房屋外立面均统一风格,都以瓦房为主。年代久远的石板路,韵味悠长的小巷,五十多间用石头砌成的民居,透出一股静谧的灵气。生在探花故里的高林村,村民汲取了喜好读书学习的灵气,自从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就出了70多名大学生。村民多数在外打工,村里只留有少数村民。
  1986年,高林村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村里就此提出了联合保护高林村古建筑的倡议,倡议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赞许。
  2008年,高林村张岳崧故居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高林村被评为海南十大历史文化名村。随着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高林村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得以有序开展,村内民居依照旧时模式和风格,对自然破坏的古宅进行修缮,修旧如旧,古朴自然。
  2010年,高林村被住建部、国家文物局联合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成为定安县唯一获此殊荣的古村。
  2012年,高林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3年,高林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些荣誉的获取,更坚定了高林村人保护传统古村落的信念,尽心尽力地维护着高林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用生活的本真,沿袭着高林村朴素的乡风学风,成为了海南人民的一段佳谈。
其他文献
仓央嘉措是新世纪名声大作的一个传奇人物。随着一些电影、流行歌曲,以及互联网的传播,他一下子变成了家喻户晓的文化明星。但是这一切的基础是什么?我觉得首先跟他传奇的人生经历有关。第一,仓央嘉措曾经是六世达赖喇嘛,也就是西藏当时的宗教领袖。而他担任那个高位之后,又在22岁的时候被废黜了。因为康熙皇帝当时接受了拉藏汗的汇报,说仓央嘉措想谋反,就要求把他押解到北京来。在押解的途中,走到青海湖的时候,他神秘失
“开始众筹”创始人兼CEO徐建军有两个背景,一个是媒体的、一个是金融的:不到三十岁,他就成为《青年时报》的副总编,并把旗下周刊《行报》做到杭州周刊市场零售之第一;2009年,徐建军离开媒体行业,在P2P概念最火的时候参与创办了“速贷邦”。  而“开始众筹”是徐建军基于两个行业思考后的一种整合,他认为:“传统媒体行业苦于离钱太远,无法有持续盈利模式;而金融行业又实在枯燥,无法变得灵动好玩。”  20
春节期间,我一直在忙着走亲戚。正月十五那天,我们一家三口回到妻子的娘家,即文昌市会文镇。到这里除了带孩子给外公外婆拜年,当晚我们还要参加这边的一个活动:“送灯”。  元宵“送灯”是当地一个传统的民俗项目,即每到正月十五夜,村民们掌着一盞盏花灯,先在“灯主”家祭拜过祖先,再由“灯主”领队,排成长龙,敲锣打鼓燃放炮竹沿村游行,挨家挨户地“串门”,然后到离村子不远的公庙去,将花灯挂在公庙内外。这种花灯的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为进一步推进全省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加大志愿服务组织、队伍、项目建设力度,充分激发青年的参与热情和奉献精神,针对我省在志愿服务上存在的现实问题,共青团海南省委书记盖文启在海南省志愿者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集中力量把旅游、社区、交通等志愿服务品牌工作做深做透;二是把志愿者的精神、热情、专长、服务时间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通过团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的制度化安排转
林雪一年前第一次吃“大开沙界”,花了86元。  今年22岁的林雪在陆家嘴上班,出于“维持身材”的考虑,现在经常把沙拉当做午饭。她在朋友圈里看到了好友的推荐,费了些周折才在一个工作日的晚上找到了这家沙拉店。它藏在上海市杨浦区创智天地下沉式广场中一个不起眼的位置。这家100平米左右的店地址有些冷僻,但林雪点完单后还是等了一会儿才找到空位坐下来。  一份蔬菜基底,盖上鸡胸肉、三文鱼等低脂肉类,再加点坚果
登临高处方能传声及远,来自南海一隅的博鳌小镇现已发出响彻亚洲的洪亮之声。12年前,博鳌是放飞梦想的希望田野,12年后,博鳌已成为能够实现梦想的舞台。  亚洲论坛永久定址博鳌,为实现“海南梦”提供了重大的机遇,为海南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希望博鳌亚洲论坛与海南比翼齐飞。”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如是说。12年转眼一轮回,如今,论坛离不开海南,海南也离不开论坛,双方共同筑梦又一起圆梦。让我们听听
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摆脱贫困》蕴含许多重要思想观点,有着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有着一以贯之的务实作风。《摆脱贫困》以高瞻远瞩的视野、开放开阔的思路、朴实鲜活的文字为我们擘画了摆脱贫困的愿景蓝图,以务实求真的态度、丰富厚重的内涵、具体明确的途径为我们展现了“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大爱情怀。  从政之道,莫过于为民。《摆脱贫困》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从人民出发,一切为了人民。《把心贴近人民》谈信
风越过山丘,吹拂这座山海并峙的城市,一抹翠绿在枝丫上慢慢苏醒活跃,酝酿着当地人稔熟的醇厚味道。  每年夏季,来自太平洋海面上的季风都会如约而至,吹拂着万宁东山这片广袤的山岭。  这里馨香氤氲,云雾缭绕,空气清晰,水源洁净,远离工业污染,生态良好。野生鹧鸪茶就散落在这片没有城市喧嚣和浮躁身影的土地上。  茶林相间,沐浴春秋,吸日月精华,聚万木灵气。鹧鸪茶土生土长,源于自然,是造物者的馈赠,也是大地的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 十几年前的那个暑假,只要父母前脚刚出家门,刚刚迷上戏曲的刘冰便偷偷在家里有模有样的唱起了京剧《苏三起解》。那年,他刚读初中。  那年盛夏,刘冰经常搬着小板凳去家附近广场上的凉亭坐着,听老票友们敲锣打鼓、吹拉弹唱,学着他们哼着调调,端着架势起个范儿。谁能想到,这一学,他便想学一辈子。  转眼间十余年过去了,刘冰已从凉亭中的小小少年成长为戏曲舞台上的当家花旦。穿上
近些年来,曾经的花中之王,因为高贵,因为富贵,因为名贵,有的一纸难求,价值连城,有的四处贱卖,鱼龙混杂。画家大手,卖家大腕,买家大款,藏家大范儿,趋之若鹜,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少者贵,多者俗。可怜的丹青绘事,可悲的曾经王者,难道真要被这风吹雨打去,零落成泥碾作尘么?叩问中国画坛,谁能令这花中王者,一整旗鼓,重称霸业,再睹芳华!  看到刘元红作画,我们看到了希望。仿佛見到当年那个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