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一学生物理学习障碍消除的方法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e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本文就针对高一学生所出现的这一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心理障碍 兴趣 积极性 培养 能力
  
  一、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障碍
  
  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要求学生一次到位,而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放慢速度,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如在《牛顿第二定律》一章的教学中,为使学生较好掌握定律中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及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应先将有关概念作为预备知识总结归纳,如力的概念、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加速度概念及牛顿第一定律等,以扫除定律学习中的外围障碍,再进行定律的实验和理论讨论。在安排学生练习时要注意题型和难度的控制。先练习水平面上的问题,再逐渐深入到斜面问题;先分析物体受一个力的问题,再逐渐深入到物体受两三个力的问题;先研究单个物体问题,再逐渐深入分析连接体问题。
  
  二、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1.做好物理实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尽量多安排一些实验,并注意提高实验效果。如在学习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时,拿一段直铁丝,同学们很容易回答出,铁丝的重心在这段铁丝的正中间;再把这段铁丝弯成一个圆环,用悬挂法测出圆环的重心在圆环的中心。通过这个实验,同学们很容易得出物体的重心位置与形状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的结论。
  2.物理教学要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在讲动量定理时,可先提出人从高处跳下来时为什么要蹲下来,而不是直立。通过分析可知,两种情况下动量的变化量是一定的,而缓慢蹲下来人与地面的作用时间长,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小。通过这个实例,同学们很容易得出,在物体的动量变化一定的情况下,作用时间越长,作用力越小。介绍物理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物理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就是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人为地控制卫星的运动速度将卫星发射到预定的轨道。
  3.通过介绍物理学家的事迹,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毅力。教师可讲牛顿是怎样勤奋学习、废寝忘食工作、为人类做出非凡成就的,伽利略是怎样为追求真理与教会作斗争的,法拉弟是怎样把人类带入电的世界的。教师可通过讨论会、辩论会等活动,渗透物理知识。在学习每一章后可安排讨论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澄清是非,从而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通过阅读科普读物、编制理论联系实际的习题等扩大学生的视野,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三、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能力
  
  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培养能力首先要讲清讲透概念和规律。对每一个概念和规律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来龙去脉,弄清规律的性质、单位、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如:静力学中的合成和分解、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动量和冲量、理想气体与真实气体等,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其次,要重视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的教学。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现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建立都是如此。
  另外,教学中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上,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并逐步介绍中学物理中常用的类比法、等效法、对称法、估算法、假设法、设直法等解题方法。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如在学习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时,有些学生认为合力一定大于分力。教学中可引入三角形法则,使学生认识到矢量三角形中表示合力的也是三角形的一个边;根据三角形中的三边之间的关系可知,合力大于或等于两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两分力之和,其与三角形中三边边长之间的关系相似。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阅读物理课本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挖掘提炼,包括课本中的图象、插图、阅读材料、注释也不放过。更重要的是阅读教材时,要边读边思考,对重要内容要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
  2.指导学生听课。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听教师的讲解,听同学的发言。要边听边想,边听边忆。要注意听各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听公式、定律的适用范围,听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自己懂的要耐心听,不懂的要仔细听,还要动手做好笔记。
  3.指导学生课后及时归纳总结。教材的编写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把完整的知识体系分到各章节中,如果课后不及时总结,掌握的知识是零碎而不系统的,就不会形成“知识串”,且容易遗忘。总结也有多种方法,如每单元总结、纵向总结、横向总结。不论哪种方式总结都要抓住知识主线,抓庄重点、难点和关键,抓住典型问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
其他文献
帽冠起源于原始人保护头部而用的兽皮和树叶,在中国可以说帽子从一发明就跟“权利”和“地位”联系在一起,体现出它的象征价值.本文在归纳整理中国历代帽冠的演变历程中,通过
调和论是李大钊早期政论的主题之一,曾多次发表有关调和论的文章,提出了调和论的一些重要思想.本文主旨在考察、辨析李大钊调和论提出的背景,以便准确把握其调和论的精髓.这
对经营者集中进行适度规制是市场经济国家反垄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对横向型集中、纵向型集中、混合型集中等三种经营者集中类型进行简要阐述,分析不同经营者集中类型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
篮球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项目中,一直都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怎样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地学会相应的篮球知识以及技术,是高校体育教师经常进行讨论的话题。高校体育教师
禁止重复授权原则、先申请原则及抵触申请是专利法中的重要概念,本文根据第三次修改后的新专利法,对禁止重复授权原则、先申请原则与抵触申请的概念进行了解读,清晰地划分各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其智力,让他们学会做知识的“开拓者”。这些用一个字概括起来可以把他们叫做“活”,教得“活”,正是我们每个教师教学中努力追求的东西,然而究竟要怎样让学生活得起来呢?    一、把创造和想象的乐趣还给学生    创造与想象几乎是人类的本能,我国文学巨匠鲁迅曾惊叹过孩子们的想象力,他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下的情形,想到
本文认为,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宿命论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一部分人阙失了理想,因此有必要继续探讨理想、价值与历史本体及“必然”的关系。作者从对历史哲
教学创新是十六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也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广大教师一直探索的一个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 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什么是创新?有的教师往往认为发明创造才是创新,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展开想象
移动终端的普及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现提供了设备的保障。本文以高校羽毛球选项课为例,探讨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羽毛球选项课中实施的可行性,以及羽毛球选项课翻转课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