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nzh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特别是自然地理内容相对较为抽象,难于理解,导致学生惧怕学地理,厌倦地理课。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效制造特定的课堂气氛,预设好课堂导入攸关重要。故此,笔者就抓好地理课堂导入方面作肤浅的说明。
  【关键词】课堂导入激发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题导入对于一节课而言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很自然的进入课堂的学习。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新课程理念,总结出以下几种常见的地理课堂导入法:
  (一)以故事为基石踏上妙趣横生的地理课堂之旅
  如何让学生能够轻松快乐的在地理科学的知识中傲游,领略地理之无穷魅力呢?创造一个生动、幽默而又寓意性的故事导入地理课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的求知欲望能,愉快而主动地进行学习,还能表现出高昂的探索精神,为正课的进行做好铺垫。
  我在上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的时候就采用了下面一段导入:原苍南中学学生梁晓多在美国攻读博士,有一天中午上好课,很想老妈,就打一个电话回家向老妈问好(其中有段对话)
  梁:妈,我课刚上好,还没吃中午饭,饿死我了。
  妈:美国人怎么这么不讲人道呀!半夜还不让人吃饭!你要是实在受不了咱不读 ,回家来妈给你烧好吃的!
  梁:不是呀,妈,现在是正午,太阳好猛呢,街上很多人撑伞正往家赶呢!
  妈:什么?太阳很猛?哦!发达国家就是发达,连太阳都能够造出来,半夜都有太阳,你赶紧学好本领回来帮我们国家也制造一个太阳出来,让咱国家也能半夜有太阳,咱也亮亮!
  那么发达国家真能够制造太阳出来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通过这段新奇、有趣的笑话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还调动了他们的求知欲。
  (二)以问题之钥匙开启地理思维之门
   思维是各种能力的核心,为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地理课堂的导入必须采用形象鲜活的语言,叙述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它能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体会思维的乐趣,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如在讲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时,我采用了新编电影“十八级强台风”中剪切部分视频,并让学生看视频的同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想一想视频中反映了什么现象?2、结合相应的地理实事,谈谈其有何影响?因为自小出生在东南沿海地区经常性经历过台风的袭击,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很容易就能总结出相应自然灾害的危害。老师继续追问除了这种灾害自然災害外,发生在我们身边或者据大家了解的还有哪些自然灾害?通过大家的举例,问那么这些都是自然灾害吗?什么才称为自然灾害呢?这样通过两个提问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的吸引住,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绪也能与老师的讲课交融在一起,为正课的学习起到很有力的铺垫作用。
  (三)以情境之石激荡学生之心灵
  导入新课是仅限于从课间休息转入到课堂教学的短暂几分钟,如果从一开始教师就冗长罗嗦、滔滔不绝讲一些不着边际、离题万里的事情,这样不但会使学生思维无法集中,而且可能会导致学生不知教师所云,甚至于造课堂资源的浪费、事与愿违的后果。笔者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时一上课我就让学生站起来回答:“请问你的区位在哪里?”学生哑口无言,不知老师之所云,引导了半天最后却只能落下我自问自答的尴尬局面。
  地理教学应该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使地理课堂充满时代的气息,与时俱进,让学生真正学习到身边有用的地理知识。比如在地理课堂教学是选择那些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直接面临的社区问题或学生明白的重大社会问题等作为中介,创设情境作为课堂导入,则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呼应。如在教学导入《人口增长模式》一课时,就完全可以通过视频剪辑有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等相应资料作为导入。
  (四)温故而知新,有的放矢
  教育先贤指出,温故而知新。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在堂课的前几分钟做恰当而自然地复习已学内容,并通过有效的方式导入对新课的学习,使得每节课的知识之间环环相扣成一个有机整体,帮助学生塑造知识框架。然而很多时候温故而知新的导入法往往被误认为是监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课后复习情况,因此在课前搞复习提问,弄得学生提问前正襟危坐、没叫到他便幸灾乐祸、提完问则长舒一口气。有时候有些老师甚至能为了勾连旧知识,单纯寻求联系而牵强附会地建构联系。这样不但导致导入过于机械、呆板,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往往也是赶鸭子上架。实际上即使是温故式的引入教学,也同样可以采用相应的故事、案例、问题等多种情境的创设,只要能顺利、自然、和谐地引入新课服务便可。
  在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时,笔者采用了一幅杂志公告——巨额悬赏:“如果谁能够提供线索证明世界上目前仍有袋狼存活,他们将给予其125万澳元(983,000美元)的赏金。 长期有效”提问:“同学们,大家看到公告上的赏金了吗?为什么有那么高的赏金呢?”这一问题马上激起学生的兴趣,各个都惊叹不已,争先恐后的喊道:“因为物种灭绝,袋狼灭绝了!”在肯定学生的回答之后,接着提问:“人类目前除了面临着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之外,还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当学生纷纷回忆起人类面临着主要环境问题之后,便可顺势提问:“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学生的异口同声中迅速的调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思维定向作用,提高了教学效率,为传承可持续发展理论做了很直观的铺垫。
  总之,地理课堂的导入虽然只有短短两、三分钟,但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生动、新颖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自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①刘旭:《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听课/说课/上课》
  ②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③任志鸿主编:《高中优秀教案》
  
  
其他文献
对数学问题的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和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建立在事实和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想。学生在猜想过程中,新旧知识的碰撞会激发智慧的火花,思维会有很大的跳跃性,提高数感,发展推理能力,锻炼数学思维。纵观数学发展历史,很多著名的数学结论都是从猜想开始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发表独特见解,创新探索地学习数学。  【案例】  在教学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走进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礎”。这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的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内容摘要:本文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为例,阐述了朝鲜族教育的历史发展概况,分析民族教育政策在延边地区的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我国朝鲜族教育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延边朝鲜族教育发展对策    一、朝鲜族教育发展的历史  我国朝鲜族是自明末清初始从邻国朝鲜迁徙而来的“跨界民族”。新中国建立后,彻底废除了民族压迫和剥削制度,实现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的一律平等。195
在家里,学生最亲近的人是父母;来到学校中,学校最亲近的人莫过于班主任了,尤其在一些较偏远的乡镇,绝大部分孩子寄宿在学校里,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上的帮助,更需要拥有家一样的温暖。2000年在白马崾先学区工作后,我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就一直没有间断地担任着所在年级的班主任。学校地处偏远山区,班里的学生几乎都住在学校。在这短短的几年中,就班主任工作来说,每一年、代每一届学生的感受都不一样,如果你问我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课堂教学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以适应、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生活”、“过程”、“问题”三个词在我的脑海中日益凸现,成为我在教学中关注有加的三个关键词。   一、以“生活”激趣,以“生
【摘要】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和方法。首先,通过知道学习方法,激发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然后遵循记忆的规律,反复再现,让学生牢固掌握。最后是搭建应用平台,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认识。  【关键词】小学低段学生 识字 经验 方法     "人生聪明识字始",在语文的学习中,识字作为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无疑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然而,汉字是一种复杂、繁难的书写符号体系,对
内容提要:课外阅读指导关键是要指导学生读什么怎么读,并教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提高教师素质。  关键词:课外阅读指导,读什么,怎么读,养成习惯,提高素质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课外阅读指导却让许多老师头疼不已,到底如何做好?其实,任何问题签单化则会找到最直接的解决方法,课外阅读也同样如此,我们只需指导孩子读什么,怎么读,就足够了。  一、读什么  别林斯基说得好: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以及缺点。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积极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要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多媒体技术必须与教学理论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发展迅速的综合性电子信息技术,它给传统的计算机系统、音频和视频设备带来了方向性的变革,将对
摘要:“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观点,它要求教师能从自己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也就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能把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摘要]:教学管理及教学方法,教师们喜欢沿用老套路,原因是这样做省时省事。但这样做结果是效益差,工作老停滞不前。笔者从一次教师参赛选手选拔中得到了启示,从内容处理、教法选择、环节处理等方面用对比的方法加以阐述,列举三个论点,即:教学内容不贪多求全,教法选择要适宜适合,环节处理须常中求变。探索怎么常中求变,让教学管理者、教师也从中受到启发。  [关键词]:常中求变适宜适合注重细节  听完了三位老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