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试题改革初探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w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业和升学考试评价是学生、老师、家长最关注的考试评价,它引导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也引导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近年来,初中毕业语文试题进行了重大的探索和改革。但总体来说转变不够明显,存在的问题较多。
  1.题型陈旧老化。语文毕业会考试题的基本题型是单选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以填空、选择为主)、命题作文,教师为了使学生适应这种题型及解题技巧,往往以大量的类似的题目来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导致了题海战术,而且答案固定单一,存在着较大的机遇性,也使学生失去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2.试题内容不新。初中语文课本篇目本来就不多,符合初中语文考试标准的篇目就更少了,所以这些篇目考试的几率相当的大。因此,教师进行复习往往也是抓住重点篇目,针对重点段落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而学生的练习也往往是围绕这些篇目和段落进行的,有些题目学生从不同的资料上做过多遍,颠来倒去,加重了学生负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3.试题难度过大。表现在拼音汉字的辨别、词语的解释、病句的分析、层次的划分等语法知识上,因为差别细微,学生很容易混淆。有些阅读理解中对中心理解的选项语义模糊、模棱两可,学生难以分辨。如四川2007年初中毕业会考试题,第一大题2小题,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A、点缀、酣梦、偃旗息鼓B、急燥、袅娜、招是搬非C、诧异、锤炼、深恶痛极D、慈祥、坚韧、故弄弦虚。这一题中,“袅娜”等词语在实际生活和口语中都很少用到,学生要记住并区分这些词语就只有靠死记硬背。
  4.出题角度无变化。以作文为例,几乎总是命题记叙文,而记叙文无非是记人记事,所以有些学生干脆背几篇范文,无论作文题目如何变化,只要他将这些范文改几个字,或增减几句话,就成了一篇较好的作文。如株洲市2008年毕业会考语文试题作文题是《美》,学生可以将《我的父亲》、《我的老师》,甚至《白杨礼赞》、《荔枝蜜》之类的文章稍作变通就可以了。
  5.分值太集中。选择题和填空题一般为每题两分,而其答案要求具有高精确度,学生稍不留神,两分就丢了,运气好的,两分就来了,而一篇作文竟占到50分,学生如果范文背得准,就来了大半分数。
  初中语文素质试题改革重在适用和创新。所谓适用即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使语文考试与学生的未来、国家的需要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学有所用。所谓创新,即充分施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使问题留有余地和想象空间。要做到这两点,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上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德育是中学教育的中心,语文素质考试试题应体现德育为中心的地位。不能简单地将德育工作归并到思想课程,从文史哲不分家的角度来看,语文考试评价应突出德育教育:从大语文教育来看,语文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德育教育的职责。一方面,中学语文教材是几千年中国语文文化的精华,中学语文素质教育考试应体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应体现社会主义新的道德要求,即“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爱劳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2.试题要体现学生的课外阅读面。课外阅读在许多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归咎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它“不考”。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地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其引入考试评价体系中,与毕业和升学挂起钩来,这也是现实的,可以将文学作品中的内容设计成试题。
  3.语文考试试题要贴近于生活。社会是“漫无边际”的语文学习课堂,电视节目、广告词、产品说明书等都可以与语文教育扯上关系。语文考试评价应善于捕捉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因势利导,促进和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注人生。例如:株洲市2008年初中毕业会考试卷附加题第四小题:“联系现实生活,举出两个符合上文理念的化工产品”。
  4.将活动课引入考试评价试题。活动课通过开展活动,拓展了学生的知识,激发其兴趣,培养其能力,陶冶其情操,发展其特长,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充分体现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实对学生各类活动能力的评价都可以通过游艺题、答记者问、演讲稿、辩论题、主持题、编创题等试题形式表现出来,只要难度适中,带有普及性。例如:株洲市2008年初中毕业会考试卷第六小题“发挥合理想象,描写出沂蒙山区那位教师说‘熊掌和粉条差不多’这句话时的情景”。
  5.改变作文出题方式。初中语文毕业试题作文分值所占比例较大,在语文试卷中占有重要分量,有些学生虽然语文基础较好,但例题作文很难把握,一旦离题则前功尽弃。因此,可以将单个的整篇作文改为要求写多个作文片段,甚至续故事、演讲稿等,这样既消除了学生背诵范文的可能性,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创造精神。例如:续写《项链》。
  中学语文试题的内容是广泛的,形式是多样的,只要符合中学生的学识水平,身心特点,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开发其智力、促进其更新,就可以作为语文考试评价试题。不断探索和研究语文考试评价体系,建立更加完善的有利于引导整个语文素质教育的语文考试评价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其他文献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选了白居易的两首诗,一首是著名的《琵琶行》,一首是置课后练习供课外阅读的《观刈麦》,都是写底层平民女子的,一个是年老色衰独守空船令人浮想联翩的琵琶女,一个是背小孩悬敝筐拾麦穗叫人动恻隐之心的贫穷妇人,她们一同见证了白居易对社会最底层生活的观照,同时,也借此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怨惆怅,表现出白居易诗中浓厚的平民意识。  历来文人自喻美人香草,见花落泪,对月伤情。独声名显赫的白居
目的:探讨硅油充填眼并发性白内障行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25眼硅油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经睫状体扁平部切口取硅油联
对夏秋茶进行烘焙处理,采用感官审评结合GC-MS分析,探讨烘焙对改善夏秋绿茶香气品质的作用。在试验条件下,采用100℃和120℃烘焙处理,效果较好。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茶叶的香气
维扬春秋,恰如现代国学大师钱穆所言:“瓶水冷而知天寒。扬州一地之盛衰,可以战国运。”扬州有过利通四海、富甲天下的兴盛时代。然而又遭逢过腥风血雨、城毁人亡的人间劫难。这一点,在唐诗宋词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一、唐诗中扬州的繁盛美    唐代的扬州,交通便利,经济繁荣。为文化艺术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吸引着全国的文人学士,成为人文荟萃之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古代流传下来的这段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当前我国面对新的国际形势提出的重要外交战略思想,是处理中国与美国以及周边国家外交关系的最新方法。习近平主席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概念做出了总的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