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评价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in_ac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是语文课程实施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切实抓好语文课程的评价工作,对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来说,不同的评价目的,会有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在诸多评价方式中,课堂评价是教师最为关注的部分。有效的课堂评价会使学生在心里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化学生人格,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在课堂上评价时应遵循哪些原则才能使评价有效呢?
  一、评价语言的针对性
  评价的前提是教师提出了具体的问题或要求,当学生回答或根据要求展开学习活动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评价指导。在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环节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某个学生朗读课文后,教师会夸奖到:“你真会读书,其他学生也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这一段吧!”或“你读得真好”“你的的很有感情”等,这样的评价对这位同学今后的朗读带来多大的作用呢?示范后对其他同学的启发有多大那呢?或许我们不曾想过。如果我们能对这样的评价稍做思量,我们就会问自己,这个学生读得好在哪里,棒在那里,结果不得而知。这样的评价放在任何一个读得好的学生身上都是可以的,但这样的评价不是万能的,教师的评价使学生不知道自己的朗读好在哪里。朗读的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标点的停顿、语速的快慢、语气的把握、情感的体现、语音的标准、汉字的准确、流利的程度等。教师评价学生朗读就可以从以上一方面或是几方面给予肯定或引导,学生才能明白朗读时应该注意什么,这样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二、评价语言的真实性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虽然说课堂上不能出现反面的,批评的,打击的语言,但这并不表示课堂上应全是表扬、赞赏、鼓励之类的评价语言。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说过:“赞美具有建设性!赞美具有摧毁性!”这句话说的不无道理。赞美是个双刃剑,教师只有正确的使用了它,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是由于没有认真倾听学生的答案,还有些教师有时候一味强调赏识性教学,而盲目的对学生进行赞赏,赞美之词如“很好”“你的想法很独特”泛滥成灾等导致了教师不但没能得到有效正确的教学反馈,同时使学生感到教师“言不由衷”,降低了可信度。这样一来表扬便失去了作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进取的作用。此外,长期接受表扬的学生其耐挫力会显著下降,使他们无法正确面对挫折与困难。表扬的滥用和毫无原则的给予,使其丧失了应有的价值。当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老师可以用婉转的方式提醒学生重新思考问题,并且适当给予指导,这会使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真正提高,并不会影响学生积极性。
  三、评价语言的引导性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看待问题价值观偏离或不正确的时候,那么,教师此时的评价就应该具有引导性。如:一位老师执教《狐狸和乌鸦》,即将结束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一位学生说:“我觉得乌鸦太容易听信花言巧语了。”老师很赞赏,又一位学生说:“我觉得这只狐狸很聪明,我很佩服它”。老师也随即肯定说:“有道理,狐狸的确很聪明。”这位老师很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却忽视了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不能因为尊重学生而悖离了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因为强调个性化体验,而迷失了阅读材料给予我们的价值指向。面对学生的这一认识,教师可以说:“看起来狐狸的确很聪明,但是它的聪明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呢?”引导学生领悟到狐狸的聪明是为了欺骗,再追问“这样的聪明我们喜欢吗?”顺理成章地把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入到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上来。
  四、评价方式多样性
  阅读教学即时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教师往往是口头评价为主,缺少体态语的有机结合,以致感觉有些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比较呆板,缺乏灵气,总觉得教师没有全身心的投入。二是课堂即时评价很多教师就是理解为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单向活动,生生之间,组群之间的多向立体互动评价明显不足。
  在课堂中经常用的体态语言可以包括表情、手势、眼神等。在对学生最喜欢老师的评价方式的调查中,微笑是学生最喜欢的评价方式之一。老师的一个微笑,就可以温暖学生一节课,乃至一段时间内对一门功课学习的热情。比如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声音很小,我们就可以微笑着对他们说:“你的声音如果能再大一些,全班同学就能听见,这样不就更好了吗?”有的学生如果回答错误,我们微笑着提醒:“把老师提的问题再想想。”我们也可以顺势走过去抚摸他的头,给他以安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的自信的个性品质,使他样感受到亲人一般的师爱。而更多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眼神跟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眼神的变化可传递无声的信息。让每一位学生感到自己是老师的注意中心,老师始终用不同的眼神来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使学生感到自己哪怕没有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想法,我也不是一个被冷落的人,促使学生怀着更饱满的精神去探求新知的奥秘。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在课堂评价的方式上打破教师一统天下、主宰课堂的传统做法,提倡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向性评价。互评前应给学生提出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让学生说出“好”与“不好”,如在阅读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回答要指出长处即自己可以学习的地方,再指出不足之处,这样为学生提供了交流与沟通的机会,使他们相互发现自己语言中的不足,取长补短,及时修改,实质是一种合作学习。
  如何让课堂评价有效,很多老师都有不同的见地,也应运地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方法,我认为,凡事万变不离其中,只要我们把握住以上几点课堂评价的“基础点”,我认为这样的课堂评价虽然平凡但却是最有效的!
其他文献
当今的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知识新信息成几何级数增加,被人称为“知识爆炸”的年代。科技发展带来了知识面和知识量激增,而学校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特别是现代语文教学,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除依靠教师课堂教学传授为主外,还要靠学生通过自学来实现。学生一旦具备了基础的语文自学能力,掌握了自学方法并养成良好的习惯,他们的语文学习便像拥有了“钥匙”,思维就像长了“翅膀”,就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大大提高
摘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探寻美育途径,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那就是:分析教材挖掘美,介绍作品渗透美,观察事物寻找美,热爱生活感受美,德育渗透完善美,写生实践创造美。  关键词:美术教学 美
摘要: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再议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本文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回归学生本位,回归语文本色回归课堂本身,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教师通过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反思,将感性的表面化的经验提升,形成有关教学的实践性策略性知识,教师须多想想自己的不足,教后反思能使教师清醒,使教师懂得从旧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且对于教学中的缺陷应以科学
摘要:为了把新课改落到实处, 语文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创造、寻求和选择与新课标相匹配的教育教学新理念;要正确认识语文教师的主导功能,加强语文教师群体的合作性;要谋求体现和达成有效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确实将语文新课标理念深入贯彻并实施在语文教育教学之中。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转变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与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了学生的需要强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的思维是新课
兴趣是智慧的源泉,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些都什么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乐于接触它。并且兴致勃勃地全身心投入学习和探索,便“苦学”为“乐学”,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作为中学英语教师,我们就应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的智
一、自主学习概念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条件和需要,依据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或材料,以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掌控的一种学习形式。  二、自主学习特点  1、个体性  自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进度拥有选择权和决定权。建构主义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知识是由主观建构的。传统的学习,学生只是作为教师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教师是通过学生来实现教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