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son_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并联电路的区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发展观察能力.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认识串、并联电路
  教学难点 總结出串并联电路连接特点及区别.
  教学过程
  一、引入:出示两串小灯泡,让学生辨别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否相同.
  二、 课堂导学
  (一)串联和并联
  1.现有器材:两只灯泡、两节干电池、导线若干、开关一个如图1,要求:把两只灯泡同时连入电路,闭合开关两灯都亮,断开开关两灯都熄灭,如何连接?(小组思考并讨论,有几种接法?)
  3.马路上的路灯总是一齐亮,一齐灭.如果它们其中一盏灯的灯丝断了,其它灯仍能正常发光.根据这些现象判断路灯是
  A.串联的 B.并联的
  C. 可能是串联的,也可能是并联的
  D.不能确定是何种连接方式
  4.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一个电铃和一个电灯,则电铃和电灯的连接方式是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可能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D.无法判断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连接电路时,导线一定要从电源正极开始连接
  B.在连接电路时,开关一定要断开
  C.几盏灯总是同时亮,同时熄灭,它们一定是串联的
  D.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这两盏灯一定是并联的
  6.某机要室大门控制电路的两把钥匙分别由两名工作人员保管,单把钥匙无法打开.下列电路中最为可行的是
其他文献
视觉思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等首先提出来的,  他认为视觉思维在人类认识活动中是最有效的,具备思维的  理性功能,跟一切思维活动有更紧密的联系,即“一切知觉都  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  着创造”,其实视觉是人最主要的感觉通道,约有83%的左  右的信息是通过眼睛这个视觉感受器输送给大脑的,人的大  脑3/4在为视觉服务,所以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事实上人  是
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的主体要素是教师和学生.新课程理念明确指出:“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看出新的课程理念提倡“双主”地位.为了切实发挥“双主”地位,要求教师能变原来的一讲到底为“精讲点拨”,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本文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精讲点拨”,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力平衡是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的第一节内容,其上承力的基础知识,下启力与运动的知识,在力学知识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同时,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的前概念又有许多冲突,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冲突有时非常有意思,将这些教学片段记录下来并认真思考,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能够帮助物理老师在专业成长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教学片段1 在学习了二力平衡的概念之后,提出探究问题,教学片段记录如下:  师:如果一个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