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方略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13296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又成为课程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探究活动才能得以实现,这种学习方式具有探究性、创新性、主体性、交互性、开放性、过程性、综合性及社会性等特征,它强调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是一种学习理念、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达成共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19-0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社会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越来越被教育者所重视。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一是要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二是能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为了适应教育发展趋势,几乎所有学科都着重强调了“探究性学习”。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校教育说到底是以育人为目的,如果只关注传递数学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实际上是在“育”以简单接受、模仿、配合、服从等被动思维方式的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内在于生命中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常常受到压抑,甚至被磨灭。新课程改革很关注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可见,新课程改革把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作为改革重点之一。那么如何使探索性学习成为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呢?
  一、“探究性学习”的涵义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只有真正把握“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对它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因此,正确理解“探究性学习”的涵义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探究性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探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观。作为学习观,探究性学习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学习观,它反对被动地接受、继承、记忆知识,主张学生主动地理解、应用、探索、创新知识,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探究性学习情境中,学习者以问题解决为主要的内容,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只有真正把握“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对它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因此,正确理解“探究性学习”的涵义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二、精心创设情境,激发探索兴趣,培养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要解答的问题往往都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机械地呈现给学生,学生感受不到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或价值,只是被动地接受和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缺乏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也得不到培养和发展。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确,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没有对问题的发现也就谈不上对问题的探究,而问题往往产生于学生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和思考。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来探索与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创设情境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创设情境的形式要多样化,可结合生活创设情景、借助演示或操作创设情景、通过讲述故事或事件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现场表演创设情景等。在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例如,教学“比例尺”时,我们创设了“学生出题考老师”的教学情境,教师说: “现在我们考试好不好?”学生一听:很奇怪,正当学生疑惑之时,教师说:“今天改变过去的考试方法,由你们出题考老师,愿意吗?”学生听后很感兴趣。教师说: “这里有一幅地图,你们用直尺任意量出两地的距离,我都能很快地告诉你们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相信吗?”于是学生纷纷上台度量、报数、教师都一个接一个地回答对应的实际距离。学生这时更感到奇怪,都说:“老师您快告诉我们吧,您是怎样算的?”教师说:“其实呀,有一位好朋友在暗中帮助老师,你们知道它是谁吗?想认识它吗?”于是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
  三、注重合作探究,在合作中达成共识
  合作探究是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在小组讨论合作时,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应积极参与到学生中间,这样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还可以密切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如:部分学生只跟在别人思维后面走,没有独立见解,很容易形成思维的依赖性,这有待于教师及时地发现、调节、解决。另外,小组合作要限时限地,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真正地乐于合作。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合作技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听”、“讲”--别人发言时,注意力要集中;别人说的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要在肯定别人的基础上讲自己不同的想法;别人提意见时,要先听,再讲自己的理由。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探索活动贯穿始终,教师在其中发挥应有的组织、引导作用,并亲身参与学生的探索过程。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给予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放手让学生探究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运用探究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发现、创造,以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在我们的教学中如能注重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那么,我们的教学就能不断取得成功,就能更好地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20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并随机将其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
摘要 [目的]选择适宜白河烟区种植的烤烟品种。[方法]对3个烤烟品种K326、云烟87和秦烟96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田间发病情况、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及综合性状协调性等进行比较分析,运用TOPSIS法对3个烤烟品种的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抗病性及化学成分共10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生育期秦烟96较长,云烟87较短;秦烟96在农艺性状及产量、单叶重方面表现较好;云烟87经济性状表现较
【摘要】小组交流互动学习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小组交流互动教学是指教师围绕特定的教学内容,设计出明确、具体、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小组内交流、讨论等形式来完成任务,达到学习和掌握知识目标。教师从中只是起到引领,帮助的作用。采用小组合作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主要从“教师启动—学生自学—组内讨论—组间交流—科学评价”几方面进行阐述。  
摘要  [目的]为确定澜沧县烤烟最佳移栽期。[方法]设置3个移栽期(4月20日、4月30日、5月10日),调查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结果]4月20日移栽生育期最长,有利于烟株根系生长,可促进烟株地上部分的生长,田间农艺性状较好,并可促进烟叶内在化合物的合成,烟叶产量得到提高。另外,4月20日移栽由于生长期更长,烟株更加健壮,病害相对较轻;由于移栽时间早,成熟时间相对较早,能够避开部分后期雨水天气,
摘要:教学点在全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针对教学点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信息落后、资源贫乏等问题,笔者通过长期调查研究,提出了教学点信息化建设的应对措施,希望引起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农村教学点 信息化建设 对策研究  【分类号】F323.3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镇,农村适龄儿童逐渐减少,为优化教学资源,各地通过对农村中小学“撤并建”的布局调整,较好解决了
中国传统工艺重彩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出现了借鉴,西方绘画的一些表现形式来进行创作,其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色彩关系上借鉴了西方油画的元素。  二、表现技法上借鉴了西方水彩画的表现。  其中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论述  一、工笔重彩是中国传统国画的分支  其中在运用“笔”和线上要继承古人,线条刚劲锋利,弹性,柔美,把传统的笔法和现代色彩观紧密结合,使固守和创
【摘 要】语文课堂应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畅所欲言,展现自我的互动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学、自信地学、兴趣盎然地学。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就会自由地绽放。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一种充满生命活动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张扬个性,激活课堂,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张扬 展现 互动 品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