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析解题得失,善觅解题技巧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482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语文解题中,要想正确答题,需要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反思,并在得与失的分析中寻找解题技巧。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高中生解题的得与失,并总结了几点解题技巧,以期提高高中生语文解题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解题技巧
  进入了高中阶段,学生会发现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语文学习大不相同,做题时不容易得分。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筆者分析了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得与失,从中发现了解题的技巧。
  一、勤练“内功”保基础
  在讲解例题时,高中语文教师经常说:“基础题是送分题,必须要把分数‘装到口袋里’,还要‘拍拍拉链,看是不是稳妥妥的’。”但在考试时,笔者总是在一些基础题上失分,这让笔者很是苦恼。
  记得在一次考试中,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目: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_________;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的智慧________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读书,需要_______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 积聚 宵衣旰食
  B.徘徊 积淀 废寝忘食
  C.踟蹰 积淀 宵衣旰食
  D.踟蹰 积聚 废寝忘食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判断哪个词语是最恰当的。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些技巧来答题。如确定了两个答案,也就能确定第三个答案等。但笔者觉得,这种技巧的运用不是语文学习的尽头,要想很好地解答这样的基本题,学生还是要立足于对词语最准确的理解,练好“内功”。
  笔者认为,练“内功”的过程应该分为两步:第一步,在临场考试时,由于没有其他工具书,学生必须通过对这段话的理解,或对词义的理解与猜测,确定答案。如对“历史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的理解,既然是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那么“徘徊”与“踟蹰”分别表达的“来回往复”与“迟疑”的意思就正好对应了。在解题的时候,笔者感觉“踟蹰”是描述人的心理的,用来描述历史不太恰当,但又没有把握,因为拟人的手法比较常用。这一道题目中还有另一个挑战,在考试时,笔者根本不知道“宵衣旰食”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但有“废寝忘食”作为比较,大体可以猜出其是表示工作勤勉之类的意思,但第二空可以肯定用“积淀”更佳,于是笔者选择了选项B。在考试后,笔者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去查词典,了解了“宵衣旰食”这个词语是形容“勤于政务”的,从而丰富了笔者对该词语的理解。
  笔者认为,每次考试之后,高中生一定要重点总结两种题目:一是明显不会的题目;二是猜对的题目。这些其实都是提升自己语文“内功”的台阶,它们在题目中无处不在,高中生只要抓住这些细节,就能有效提高语文解题效率。
  二、语言表达题要多读
  语言表达类的题目是高中语文的常见试题,在语言表达题中,笔者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没有耐心读题,为了节省答题时间,常常是走马观花,结果时间节省了,但题目也答错了。经过反思和总结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做题效率,高中生一定要多读题,尤其是在考试的情境中多读题。
  在考试的时候,笔者还遇到过这样的题目: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笔者都比较讨厌这类题目,因为四个答案感觉都能衔接上,答对题目也缺乏成就感。经过一段时间后,笔者发现消极对待这类题型是不可取的,于是想了一个“笨办法”:不急着找顺序,而是去读,多读几遍。这个办法看起来很笨,对解题却很有效。因为在读题的过程中,笔者逐渐理解了这些句子的意思,发现了其中的因果逻辑关系,而这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因为只要发现了逻辑关系,才能做对这道题目。在读这道题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清明祭扫是很常见的现象,但人们为什么要插柳条呢?虽然笔者可以肯定,插柳条是一种风俗习惯,但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习惯。于是笔者往下读,发现先写柳条的是⑥,而这里有个“由于”,所以肯定要找个因果关系衔接上,于是基本就肯定了③,而③又说到“生命力”,所以可以肯定下面是④,①则因为明显的因果关系,因而是紧随④后……这样下来,解题思路就清晰了。
  三、跳出字词先寻意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试卷上“杀伤力”最强的题型,其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还要对试卷上陌生的诗歌进行有效地解读。在解答诗歌鉴赏类题目的时候,笔者曾经总想着弄懂每一个关键字词,再去完整地理解诗歌的意思,可是这样是达不到预期的答题效果的。后来,通过教师的点拨,笔者意识到诗歌鉴赏不仅要求“义”,还要求“意”,读懂生词与读懂诗意并没有绝对的先后关系,所以在解答诗词鉴赏题时,有时候学生是可以跳出生字词,先去寻找诗意的。
  如在读辛棄疾的《八声甘州》时,笔者不能理解“恨灞陵醉尉”“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汉开边”等诗词的意思,于是决定先去多读几遍诗歌,总体感受大致的词意。接着,笔者发现该诗是描写李广的,词中表达了作者对李广的赞赏,同时慨叹了朝廷的腐败、求和讳战的心理。当读到这层含义时,笔者基本就找到了解题的正确方向。
  如果细加总结,高中生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诗歌鉴赏(包括一些文言文类的习题),都不必过于强求对每个字词含义的理解。既然如此,大家何不先初读一两遍,然后把握诗歌的整体意思呢?
  参考文献:
  [1]王小鸿.谈高中语文课文解题技巧[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8).
  [2]郑保华.高中语文客观题做题方法与技巧[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5,(6).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一10班学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志愿的相关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志愿服务工作的起源、发展和主要特点,指出了目前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志愿者服务 问题 对策  一、志愿的相关概念  志愿是指志向和愿望,或者说有志于并情愿。相比自愿,志愿多了一层志向的成分。  志愿服务是指服务活动的参与者不以追求物质回报为目的,自愿付出体力和脑力,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乃至金钱,致力于帮助他人、服务社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课程目标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两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兴趣 创新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通过对写作课的观察及与学生交谈,笔者发现当代学生没有写作灵感,找不到可用的素材,即使冥思苦想,也不知
兴趣是我们做好一切事情的强大动力,学生对待学习也是一样,兴趣对他们的课堂学习来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发挥趣味教学活动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课堂体现的
摘要:核心素养教育已成为全球教育理念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在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在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本文主要探讨了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英语教学 核心素养  初中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教育工作逐渐被人们重视,特别是生物教学更是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依据现阶段的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把生物教学和学生素质实践能力培养相互区分,影响了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本文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整体效率。  关键词:生物教学 学生素质 实践能力 融合  现代社会的发展把科学技术的创新作为主要的发展动力,而社
中等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教育,在整个中国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国经济、科技发展、就业问题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目前,社会进步和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中职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这就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与模式。就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而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英语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英语教学方式,以显著提升英语教学效率及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多媒体与板书结合的教学方式的优势及具体应用,希望给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 多媒体 板书 有效结合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教育信息的传播途径。在现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讲授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更要重视数学的人文教育,即融合数学与人文,实施人文数学教育,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将人文教育渗透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关注学生对待数学的情感与态度,将数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进行有机结合;在数学课堂中重点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通过人文数学教育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得到共同提升,將数学课堂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数
摘要:体育作为初中必修科目,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健康体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然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就实际教学来看,健康教育目前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健康体育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探究了优化健康教育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健康体育 优化策略  一、基于文本,完善理论学习  关于“健康”的定义,不仅有内涵,还有外延,综合来
俞敏洪曾经直言:“从事教育这么多年,我感觉现在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家庭教育。”的确,很多家长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甚至觉得教育孩子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产生的深远影响。  回忆一下,大家不难发现,如果你的孩子没有教育好,在外面惹是生非了,别人不会去指责学校或者教师没有教好孩子,而是说这个孩子的家教不好。由此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笔者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