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课堂支持下的互联网+职业教育混合教学模式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o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雨课堂是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共同研发的一种智慧教学工具,借助互联网的平台,使得教学更为便捷,打破了教学课堂上的限制,能够在课后通过师生智能终端的连接,让课前、课上、课后的体验更加直观,教与学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适用于中职阶段的教育变革,这种混合教学的模式,应结合互联网背景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充分的了解雨课堂的教学功效,进而科学的构建雨课堂的教育模式,契合中职阶段学生的求知需求,推进现代化教育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雨课堂;互联网+;职业教育;混合教学模式
  中职的教育主要以职业发展为主,让学生具备职业能力,从学校学成后能够直接步入工作岗位,发挥自身的价值成为社会贡献的一份子,而传统的教学中,虽然已经结合了理论实践的双重教育模式,但始终让学生成才还有一定的掣肘,尤其是面对部分中职生跟不上课,不愿意听课等问题,教师一筹莫展,课堂上的时间分配是有限的,学生学到的知识本身就不全面,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雨课堂给予了中职教师全新的启示,采取雨课堂+互联网+专业等教育形式,在各项教育模块中互相替换,基于雨课堂的启发让中职教学更具灵活性,是中职教育未来发展的必要途径。
  一、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校方面的问题
  中职教学中,要进行雨课堂或者其他互联网教学形式的整合,都必然要借助学校的设备资源、师资力量等,通过科研组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下,结合本校的发展特色,进行专业与互联网的衔接思考,而不能没有计划的去施行教育改变,但显然学校的资源扩张还存在一定的制约性,难以实现互联网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经济等层面的支撑还不够。
  2.教师方面的问题
  教师在雨课堂模式下,应构建与各个专业相契合的体系,使得教育的材料、方式、与学生的沟通方式、评价的形式等都满足雨课堂的理念,更好的推动进步,如若教师不能与时俱进,信息技术的能力不足,创新意识薄弱,通常雨课堂与互联网的教学也较为迟缓。
  3.学生方面的问题
  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再好的教学设计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让学生及时的消化吸收知识,都只能流于形式化,中职生本身在学习上就缺乏动力,雨课堂课后或者课前都准备了教学的材料,要让学生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参与互动还有一定的困难,甚至想法与实践出入较大,教师本着雨课堂智慧教学的信念推动教育,结果还是落于信息技术的基础多媒体教育层面上。
  二、雨课堂概述及教学功能介绍
  1.课件推送,实时交互
  学校构建雨课堂的交互平台,教师制作雨课堂短视频,以吸精的模式传输到学生的手机、电脑终端上,学生在浏览后会留存浏览痕迹,进而教师就了解了谁课前没有接收信息,系统有自动的统计结果,学生是否学习一目了然,学生在接受信息后能够针对不同的时间节点上的内容进行标注,提出疑问等,教师在课前就结合平台上的反馈了解到学生的问题,进而课堂上直接省略导入环节,师生之间已经完成了互联网的沟通交互,教师就可以直接的展开问题的解答,学生课后可以将教师又整理的重点剪裁内容收藏,方便课后随时阅览。
  2.发布课堂试题,实时质量反馈
  以往的传统试卷测评形式,让学生倍感压力,通过雨课堂上教师限定答题的时间,而后在学生提交答案后,短时间的网络测评就批卷回复结果,能够让学生快速的看到自己的問题,通过正确率量化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后在错误的不断纠正后,再展开试卷测评,此时学生的信心就较为充足,雨课堂模式下,教师还可以结合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在当堂的测评后给予学生鼓励,设定一些鼓励语,并不计入总成绩,这样学生就更加放心的去测评,自我了解促进自我进步。
  3.“弹幕”讨论
  课后通过雨课堂互联网的形式进行沟通时,可针对教学中的某重点问题展开讨论,此时学生可通过留言,在视频屏幕上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得互动氛围更加热络,此时还可以构建小组,让小组发言人表达各自的想法,以一个宿舍为单位,或者以座次的排序等,而在讨论的氛围较为自由时,就可以让不同意见的学生分为一组,进行辩论,这种互动模式十分新鲜,相较于课堂上面对面的讨论,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
  三、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教育教学的措施
  1.课前导学:知识学习
  教师制作简单的文件包,包含本节课的流程图,PPT演示文件、课堂任务要求等,学生登录自己的账号,选择今日未读信息,而后进行自主学习,遇到的问题可以留言,或者在课前与学生讨论,课堂上软件自动分析出学生围绕的几点不明确的问题进行提示,教师趁机找寻一定的视频讲解链接,拓展该问题涉及的有关资料,凡是留言互动的学生均可以计分,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
  2.课中研学:技能学习和技能提升与强化
  课堂上先系统化的梳理任务要求,让学生对于当堂课要掌握的信息有一定的了解,做好了心理的准备并有明确的学习方向,雨课堂可针对有关的技能进行回顾,分解一些技能的操作流程,三维立体的展示技能操作形式,预留给学生更多的课堂时间,他们可以分组尝试进行演示,教师结合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进度,逐步的提升技能填补不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抓住互联网的教育契机,围绕雨课堂教学理念,创新教学体系,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能够及时的抒发自己的想法,结合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让中职教学与时代接轨。
  参考文献
  [1]王晨光.探究中职电子信息教学的现状及完善对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3(2):314-315.
  [2]刘俊先.浅析如何提高中职电子实训教学的实效性[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12(9):188-189.
  [3]陆凤娇.中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职教通讯,2013,18(13):71-72.
  (本论文是2017年度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规划项目《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改革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ZJB17127)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探讨解决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问题的有效对策,以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水平,保障中职数学教学质量,让学生不再厌烦数学学习,能够从中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推动我国中职数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职数学教学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问题;有效对策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科目,其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存在一定的难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教学也进入到全新的阶段。“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中一个新提出的教育理念,也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打开了思路。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一直无法摆脱“传统机械式”教学的标签,教师成了“杂货铺”,学生成了“复读机”,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不仅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也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不难发现,想要彻底根除数学教学的“顽疾”,就需要一种灵药带来生机,“数学核心素养”便是
摘 要:数量和图形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是培养初中数学解题思维的一种方法。纵览现代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有各式各样的知识点都需要运用到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解答。培养中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解题,可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数形结合;初中数学;数学教学;运用  老师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运用到数形结合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指出:“我们社会主义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在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处事和工作的良好习惯;在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良好习惯。”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在从事近十年的幼儿教育工作后,
期刊
摘 要:人们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具备显著的运用价值。现阶段下数学教育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引导学生摆脱理论层面的约束,不断锻炼学生本身数学思维能力,促使其能够充分掌握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并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本文针对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列举较为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明确介绍此类数学思想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
摘 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丰富。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的完美融合,带来了学科内容教学方式的变化,也带来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电子白板以其多种功能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被有效利用,教师利用白板丰富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优化了课堂教学,丰富了学生生活。  关键词:电子白板;语文教学;有效作用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我们的小学语文课也开
摘 要:在小学课程中,数学知识颇显枯燥乏味和深奥难懂,逻辑性极强。如果能把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  一、数学教学生活
摘 要:导入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好的导入,如同路标,如同序幕,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教学就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导入;导入艺术;求知欲  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好的导入,如同路标,如同序幕,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
为进一步探讨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与细胞因子及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本文采用RAST检测了248例过敏病人和101例正常对照血清中的八种特异性IgE抗体(BPO-PLL、PVO-PLL、APO-PLL、AXO-PLL、BPA-PLL、PVA-PLL、APA-PLL、AXA-PLL);采用ELISA检测了145例过敏病人和62例正常对照血清中的IL-4、IL-13和IFN-γ浓度;采用PCR-RF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