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评价研究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ldd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实现有效学习,评价的重点应是学生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在评价教学的有效性,要坚持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发展评价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发展,聚焦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效果,通过教学目标、学习状态、学习方式、学习效益等检验诊断、评价教学。
  关键词:语文;有效教学;教学目标;学习状态;学习方式;学习效益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08-0020-04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组织和行为都应围绕学生的学习发展去进行。着眼于学生学习发展的有效教学评价是把关注的视线更多地转向学生,把目光聚焦在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效果,通过教学目标、学习状态、学习方式、学习效益等检验、诊断、评价教学。
  一、关注教学目标,明确学生要学到什么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应共同完成和达到的预期标准,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统摄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目标既是教与学的出发点,也是教与学的最终归宿,决定着教学内容、学习层次、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深度和广度、教学效果评价等各方面。所以,教学目标的精准确定与有效达成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首要依据和重要指标。
  (一)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准确、清晰,便于执行
  有无准确、清晰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效果。教学目标要便于操作和检测,不能空泛、含糊,对知识的教学要求,一般用“理解、掌握、知道、了解、运用”等行为动词表述,对技能的教学要求,一般用“学会、能够”等表述;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要求,一般用“体会、感受、培养”等表述。这样表述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层次和程度,便于执行、落实。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不管多么经典的文章,其可供学习和训练的知识再多,教学中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要联系教学的学段目标、单元目标、文本特点、课堂生成、内容难易和主次等进行取舍,尤要根据学生学情,考虑到学生的已有基础、学习兴趣、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等情况,以此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分层目标,保证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要注意文本特点,教材编排的各主题单元内容迥异,要按照不同主题单元确定有差异的单元目标,对同一主题单元中的几篇课文也要根据其特点和内容取舍单元目标,做到区别对待,有所侧重;要注意课堂生成,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有些教学目标往往会因即时生成的问题而无法达成,需要教师适时、适度调整,大胆放弃一些预设目标;要根据内容的难易、主次,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重点和难点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贪多求全。一般来说,一节课的目标如果达到了四、五个,终将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必然导致教学的低效。
  (三)教学活动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落实到位
  教学要牢牢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善于捕捉课堂生成,围绕重点预设教学环节,使所有的教学活动都紧紧地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既关注教学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又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发展性目标的实现。“咬定青山不放松”,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恒心和毅力,不浅尝辄止,更不雾里看花,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真正落实到教学中。
  二、关注学习状态,激励学生的学习投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学习状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脑所处的接受信息、理解信息、掌握信息、运用信息的状态。一位学者曾这样描述教学的价值:“不在于教师讲授多少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学方法精益求精,而在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学生从课本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质疑和批判了多少。”这里的参与、表达和质疑、批判,正是学生学习状态的具体反映和表现。通过考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这些具体的表现,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
  (一)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有效的学习是积极的学习、主动的学习。学习是一项高度复杂的脑力活动,只有大脑各部分的功能及其相互协调达到一定水平,学习才能够进行,学习质量才会高效。专心听讲、守纪律等良好的外在表现,并不一定代表学生就真的投入到学习中,就能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只有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这些外在的学习表现才能显现其真正的价值。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消减消极情绪,激发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教学中,教师无论采用自主方式、合作方式,还是探究方式的教学策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保持下去,使学生进入以主动建构为特征的最佳学习状态。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参与积极性,更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参与面,要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时的表现,对学习是否具有好奇心、求知欲,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能否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思考并踊跃发言,能否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是否有满足、成功等积极的心理体验,以及是否对学习充满信心等。
  (二)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并体验学习过程
  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需要经历较为全面、深入的体验过程,只有经历实实在在的体验过程,才能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脉络,才能对所学知识有更真切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内化知识,为己所用。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对作品字、词、句、篇的探求和理解,阅读文本、探求文本、品析语言,才能体验作者的情思,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往往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人生体验,仅仅靠抽象的理性分析,很难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真正把握文本内蕴。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从心理上对作者的人生体验进行“再体验”,把学生带入作品所描写的社会和自然中,仔细品味、咀嚼,并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与文本内容相适宜的情境,变“他境他情”为“我境我情”,从而让学生与作者情感与心灵产生共鸣,亲历学习的过程。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逐步展开,各种新型教学法相继出现,为我国新型英语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对改革小学英语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出了更加严格而具体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爆炸时代,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切实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成为当下我国广大的小学英语课程教务工作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课堂模式改革;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均衡发展  无论是从小学生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因此,深度优化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是高校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的前提。针对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目标不明确、课程结构不完善、师资队伍不健全、实践基地缺失等问题,高校应该采取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优化高校创新创
同志们:  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在即将迎来新中国建国60周年的喜庆时刻,我们欢聚一堂,为《教育实践与研究》庆祝十岁生日。借此机会,我代表河北省教科所的全体同志,向参加此次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和通讯员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教育实践与研究》杂志发展的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的朋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付出辛勤工作的历届编、审、校稿人员、杂志社成员以及广大作者和读者致以诚挚的
[摘 要] 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新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与当前国家研究生奖、助学体系的改革和实践密不可分。奖助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深化的新形势下,高校应积极推进奖助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构建新的奖助体系,通过设立新机构、强化新导向、依托新媒体、创设助推器等途径深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受助研究生坚定理想,提升价值信念,合理竞争,培养合作精神,学会感恩,强化责任
[摘 要] 新一轮教学改革要求教师着眼于“过程大于结果”的高度来改进数学课堂。改进的根本途徑就是把课的操作环节和基点结合起来,充分展开教学过程,以实现教学目标的细化与丰富。长期以来,数学教学都是非常注重引导学生经历过程的,只不过没有像知识与技能那样作为硬性规定。随着《2011版新课标》颁布,教学目标由“双基”变为“四基”,“过程”与“方法”取得了与知识、技能同等的地位,成为硬性目标之一。这个方向性
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在学生了解其写作特点后,设计了这样一次写作训练:认真阅读《桂林山水》,仿照课文写一篇游记,以我游览为题,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见闻与感受。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句通顺连贯。对于这次写作训练,我是这样指导的。  一激发兴趣,活跃思路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学生讨厌、畏惧写作文,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作文不感兴趣。所以,我在指导学生作文前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路。对于本
[摘 要] 运用自制教具对小学科学课教学进行整合,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自己制作科学实用的教具,能够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核心,准确把握学生心态,激发学习兴趣,使一个个神秘莫测、不可捉摸的问题,通过教具的改革,让学生在简单轻松的教学过程中,完整地感受科学现象,从而获得新的知识体验。  [关键词] 自制教具;小学科学课;整合  运用自制教具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
摘 要:德育课程的核心是做人,做合格的社會公民。通过节日文化、社区活动和职业体验让公民教育意识扎根,让实践活动有广阔的天地,让公民教育可以面向未来。通过这些途径进行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儿童加强道德建设修养,提升公民素养。  关键词:小学德育;实践活动;节日文化;社区活动;公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19/22-0087-04
[摘 要]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英语教学要以培育和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帮助学生形成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需要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价值观念。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新课改势必对英语教师的教学发展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提出新要求。英语教师首先要准确定位英语课程的功能价值,明确英语学科能力的表现纬度,具备英语学科本体性知识、英语教学条件性知识、英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文化性知
[摘 要] 采用MHT问卷调查,通过对中小学生在性别、地区、独生子女、单双亲家庭和学段等进行对比,根据他们在总分或单项因子上得分表现出的差异,分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成因,提出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心理健康指没有心理疾病,个体对于社会生活适应良好,具有完善的人格,能够充分发挥心理潜能,即处于“心理形式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