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注射液防治恶性肿瘤化疗不良反应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fy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68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根据不同的肿瘤类型采取相应的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化疗的同时每天给予参附注射液。发现治疗组在减轻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缓解患者恶心呕吐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认为参附注射液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恶性肿瘤 化疗 不良反应 生存质量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092
  
  癌症称为恶性肿瘤,其病因是机体在环境污染、化学污染(化学毒素)、电离辐射、自由基毒素、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及其代谢毒素、遗传特性、内分泌失衡、免疫功能紊乱等等各种致癌物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身体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结果。临床表现为: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癌症是机体正常细胞在多原因、多阶段与多次突变所引起的一大类疾病[1]。
  近年来,参附注射液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其在配合肿瘤放化疗中亦有明显效果。2006年7月~2009年6月应用参附注射液辅助化疗,并和同期单纯化疗病例进行对照,发现参附注射液能减轻化疗各种不良反应,明显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资料与方法
  
  2006年7月~2009年6月根据入院先后,按随机配对法,将68例经影像学、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随机分成肿瘤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29~81岁,中位年龄53岁;肺癌9例,胃癌7例,乳腺癌7例,食道癌5例,恶性淋巴瘤3例,原发性肝癌3例;临床分期Ⅰ期2例,Ⅱ期5例,Ⅲ期21例,Ⅳ期6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33~78岁,中位年龄57岁;肺癌8例,胃癌9例,乳腺癌8例,食道癌6例,恶性淋巴瘤1例,原发性肝癌2例;临床分期Ⅰ期3例,Ⅱ期7例,Ⅲ期18例,Ⅳ期6例。所有患者KPS评分>50分。治疗前两组患者均无血象、肝肾功及心电图异常。两组上述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根据疾病选用相应的化疗方法,两组化疗方案基本类似,所选化疗方案如下。肺癌:小细胞肺癌用IEP、CAV方案,非小细胞肺癌用CAP、ICE方案;胃癌:FAM、EDF方案;乳腺癌:TEL、CAF方案;食道癌:FP、FPP方案;恶性淋巴瘤:ACEP、CHOP方案;原发性肝癌:TAIE、CAFI方案。对照组单纯采用上述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化疗开始前使用参附注射液40~50ml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至化疗结束,最长30天。
  观察及统计:观察化疗前、中、后须注意观察有无血象、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变化,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脱发等化疗不良反应,观察患者的食欲、睡眠、体力、精神状态等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治疗结束后,对两组化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采用秩和检验。
  疗效评定标准:化疗疗效以国内统一实体瘤疗效标准,即: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NC(稳定)、PD(进展)。CR+PR为有效,NC+PD为无效。化疗药物不良反应采用WH0统一的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评定(分0度、Ⅰ度、Ⅱ度、Ⅲ度、Ⅳ度)。化疗结束后全身情况比较采用karnofsky评分,>70为好转,50~70为无变化,<50为恶化。
  
  结 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见表2。
  结果显示,治疗组除胃肠道及神经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近(P>0.05)外,其余各项均较对照组减轻(P<0.001)。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全身症状情况:治疗组全身状况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应用参附注射液无明显不良反应,未见肝、肾功能损害。结果见表3。
  


  
  讨 论
  
  当前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仍以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对中晚期肿瘤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化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此期患者多为营养不良,全身状况较差,呈恶液质状态,特别是各类抗癌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正常特别是生长旺盛的细胞,导致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黏膜溃疡,腹泻,血水样便,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本组在化疗同时应用中药参附注射液、参附注射液为红参、熟附片的提取物,主要含人参皂苷、乌头类生物碱[2]。动物实验表明参附注射液能增加机体免疫能力,对抗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中西药同时应用,使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作用机制协同抗癌,使抗肿瘤治疗疗效得以提高。其次,化疗期间并用参附注射液可以减轻化疗药物对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幅度和持续时间者明显减轻。最后,化疗期间应用参附注射液可减轻对消化道黏膜、毛发的毒性反应,使消化道黏膜溃疡、脱发的发生率明显减少[3]。总之,参附注射液既可提高肿瘤化疗药的疗效,减轻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又可提高机体特别是胃肠道的抗毒害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正天.中国金方医学肿瘤学.香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1.
  2 廖工铁.参附注射液制备工艺的研究.中成药,1989,11(2):2.
  3 崔慧娟,李圆,万冬桂,等.参附注射液抗癌恶病质的临床研究.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5,12(5):478-480.
其他文献
摘 要 如能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就能使95%以上的未破溃的糖尿病足得到有效的控制,不发生足部坏疽的现象。通过及早的医学干预,可显著改善下肢血管和神經病变,使糖尿病足的高危人群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即使足部发生局部溃疡,只要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疗,很多糖尿病足的患者可获得高质量的生活。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2.01
在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科学基本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而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物理科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静滴蔗糖铁(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5月~2010年12月收治慢性肾衰竭患者102例,76例根据公式计算总补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情感与态度的目标中,明确提出要求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但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谨逻辑性的学科,容易给学生造
摘 要:物理教学中通过开展“开口”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在“开口”讨论中产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求知欲;促进师生在思维交流中找到自我乃至相互发现的契机等,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关键词:“开口”讨论式教学;思维交流;思维发展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抱怨不知道学生是怎么想的,而实际上我们教师又有多少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新课程观认为:教师和学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属于专业基础课,是联系基础课和临床课的桥梁,也是打开临床课程的一把钥匙。随着塔里木大学本科教学评估的进行和“十一五”重点课
近来"禽流感"三个字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在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禽流感正在蔓延.2004年1月27日中国广西龙安县叮当镇的一个个体养鸡场也被证实发生了H5N1亚型高致病型禽流感,
摘要目的:观察硫糖铝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7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先给予标准3联疗法根除Hp,1周后观察组38例给予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对照组32例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结果:停药2周后胃镜下溃愈合率及症状消失率分别为:观察组为92%和97%,对照组为81%和87.5%。1年内溃疡复发率,观察组为5.7%,对照组为19.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奥美拉唑
提问在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有效提问要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富有启发性,要难易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