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双教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究和实践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qu8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双教一体化”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能力培养作为核心目标,并在教学中采用CAI课件和EDA技术,力图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融合为一体。本文针对“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含义以及特点,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重点分析了该模式的教学改革目标和改革实践,以期促进高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高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目前,在高职专业课程中,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尤其是在电子类专业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理论灌输,虽然也会用例题来加以论证,但是实践性仍然不能达到该课程的要求,从而造成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甚至在理论学习中都缺乏必要的实践基础,影响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电子类课程中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效率高、应用性强的教学效果。对此,本文针对“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含义以及特点,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重点分析了该模式的教学改革目标和改革实践,以期为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述
  对于“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来说,“双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体化”则是指地、实践、教师以及教学内容等教学元素的一体化,尤其是教、学、做之间的交融。具体而言:在该模式下,在一个课程整体和教学单元内,一个教师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能力,借助于合理的教学方式把理论教学知识和实践教学技能融合为一体。因此,“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点:一方面是将能力作为本位,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科体系进行打破,在教学资源重新整合过程中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该教学模式的主体为学生,教师是课堂主导者,教学中心就是能力培养,所以有机结合了教、学、做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目标
  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不能代替的。对于“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来说,就是要应用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内容,达到基本操作技能、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扥三个方面的培养目标。
  (一)基本操作能力。数字电子技术的数学工具为逻辑代数,而常用集成器件可以称为数字电路的重要元件。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而且要利用验证性实验来促进学生熟练运用这些基本操作。
  (二)综合能力培养。在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掌握周,就能够开展数字电路的设计与分析,而且进行实践性、综合性的实验,进而提升实验的创新性和适应性。通过综合能力的培养来带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尤其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能够对问题进行独立分析与思考,并且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来解决问题。
  (三)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借助于仿真、虚拟等先进技术,比如EDA技术等。不仅能够促使实验教学和工程实际相符合,推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提高;另一方面,借助于符合工程实际的课题,额可以激发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分析以及探索,从而得到更多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想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对以上方案进行必要的筛选,不确定出最优方案,实现了实践中练和学的目标,有助于理论与设计之间的融合。这种工程技术应用上的培养模式,可以有助于学生思维创造性和逻辑性的训练,尤其是科学思维方式、严谨科学态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工程意识,提升学生工程应用技能的教学目标。
  三、数字电子技术课程 “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
  (一)明确课程合理的知识结构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是教学培养的重点。通过“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在知识组成上可以分为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时序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项、集成定时器、电子工程项目实践等五个方面,并且依据教学的培养目标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课程标准。
  (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我院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中,对相关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了调查研究,对职业岗位能力要素也予以明确,在此基础上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优化。首先在数字电子技术理论教学上,将“必需、够用”作为教学原则,强调实用性,发挥该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比如在集成逻辑电路、寄存器等内容的理论教学上,以电路功能和使用原则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次在实践教学上,适当提高了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等内容所占的比重,增加实训专周,推动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能力的提升。
  (三)不断构建“双教一体化”教学新模式
  在我院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中,基本形成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技术应用为原则、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实物制造为切入点的教学新模式。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该教学模式也需要保持动态的更新与改进。比如在技术能力的训练上,我院把基本、综合、应用、制作作为整个教学课程的主线。同时,对于制作良好的多媒体课件,运用视频、动画、仿真等先进手段来表现,把过去相对抽闲的工作原理、电路结构以及实践应用等教学内容予以动态形象的展示,而且运用Proteus软件来进行仿真演示,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的难点。
  (四)创新课程考核模式
  对于任何课程的教学来说,考核评价方式都会起到重要的影响。为此,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中,必须对过去只靠答卷考试进行考核的方式进行改变,形成以理论考试、口试、设计作品三者相结合的考核模式。首先在理论答卷考试上,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是考核重点;在口试和设计报告中,强调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在设计作用中,重点是对学生的电子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考核。而且在总成绩中,理论考试占30%、口试和设计报告占30%,设计作品占40%。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模式来对学生成绩做出相对公正、客观的评价,有助于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顾力平“.数字电子技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11).
  作者简介:周莹,1983-01-18,女,重庆人,学历:本科,职称: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子电路设计、单片机控制技术,职业技术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应当创设出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教学情境,从而起到更好的主导作用。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活动情境等教学情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学过程中,笔者别出心裁,创设了矛盾式、递进式、开放式、类比式等多种问题情境,达成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策略  所谓问题情境,即根据教学目标与内
笔者用两种方法分析为什么排球运动中击球点的高度低于某一值不是触网就是出界.只有牢牢抓住不变量,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才能用最清晰的思路解决问题. The author use
本文研究了一道宁波市高二年级物理竞赛填空试题,一题多解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优化解题策略,开拓思维,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 In this paper,
《西厢记》是元代著名的戏曲作品,用词优美,给人以诗的美感,被誉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但也正是由于其继承了唐代诗歌的艺术性表达,同时吸收了许多民间生动的口语表达,使得
目的:对比分析垂体瘤患者采用内镜手术和显微镜手术两种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手术的82例垂体瘤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
本文从中学物理的角度,通过实例解析人造卫星发射过程中的变轨运动,并给出变轨过程小结.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ddle school phys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rbiti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大团圆结局是中国古代戏曲特有的一种特征。本文主要从大团圆结局作品结局的形成机制对其作文化考察。
间接言语行为,作为日常交际中不可或缺的言语行为,往往涉及到交际中的很多问题,如礼貌问题、会话结构,面子问题及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会话含义等.本文尝试从王寅教授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