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之我见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goalu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中,多媒体教学以其它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正逐步走进课堂,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显示出语文教育改革的美好前景。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媒体;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多媒体课件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图文声像并茂,所以给学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能从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创设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 例如:在初中语文课件《大自然的语言》中,通过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创设情境引入,随之通过多媒体向大家展示几幅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再用一系列配音图片(比如小鸟叫声、青蛙叫声、小河流水声、夜晚各种昆虫的混合叫声等等)描述课文内容,给学生一个听觉、视觉的刺激,让学生知道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好像在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们新奇的知识,引起学生学习这一课的欲望,这样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再播放文章朗诵,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确实存在着语言。这样,让学生在自身与课文文字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有利于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以学科知识为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情境,给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同时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启发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更有利于以后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如在学习《观潮》时,开始学生觉得这篇文章平白如话,没什么意思。于是教师就可以制做这样的一个课件:通过大海来潮时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文章中的语言,再搜索到战争时期水兵训练的场面播放给同学们看,并音频播放课文朗读一边用声音配合,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文章语言的有力,充分地品味这篇文章的气势。
  三、突破课文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合理地处理教材,不仅能有效地最大限度的利用教材,而且还能简化程序,增加较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为了更好地表现父子情深这一主题,我就有意识地把“父亲过铁道,攀栅栏,买橘子”的场面制作成课件,学生就有直观形象的感觉,教师要求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然后创造性的表达画面的内容。学生再结合课文,就能够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旨,把握人物的形象。所以说教师有效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对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多媒体课件还能将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直观信息同步进行的优点。这是其它教学媒体无法突出达到的。语文教学中,我就利用这一优点,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再如,我教学《安塞腰鼓》时,便利用Frontpage做了一个简单的“陕西民间艺术-安塞腰鼓”网页。分为“黄土高原民”,“黄土高原风”,“黄土高原情”三部分,通过资料及影像的显示,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通过阅读课文,再联系自己生活的经验,让学生口头表述,然后再展开想象,感受大自然的力量、生命的旋律。
  四、运用多媒体可以弥补教师自身不足,完善课堂教学结构。
  小说、戏劇课文。若单靠教师一人在台上讲解,竟管使尽混身解数,由于受自身表演难以完全将情感表达出来。因而学生总是觉得课文干巴,提不起精神。但如果运用多媒体,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多媒体的直观性,声图并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专业演员表演的逼真,以及演员的语气用得十分恰当,使枯燥的理论和道德规范具体化,将学生的情感细胞都调动了起来,学生就会随着故事的情节而紧张、严肃,时而拍手,时而大笑等。他们的喜怒哀乐得到尽情的宣泄后,进而从中明白了人生的哲理,体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生活中的甜酸苦辣。特别是一些容易重复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的补充使旧知识增添了新内容,学生不断地有一种新鲜感和历史接近感,就能很好地避免了学生的逆反心理。目前,我国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还处于实验和推广阶段,但我们可喜地发现,凡参与实验的学校,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成绩都有明显提高。多媒体教学反映了一种新的教学观念,新的方法和手段.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还有广阔的潜力可挖,而多媒体教学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必将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柏林完全小学校 637700)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非常方便的途径。国家开设信息技术技术这门课,就是为了能让学生紧跟时代的潮流,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所以,我们要利用好现代化的资源,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适应信息社会的新时代的接班人。  关键词:学习兴趣;及时巩固;学以致用
摘要: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知识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已经全面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将信息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整合起来,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并且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运用,且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从根本上讲,信息技术手段与教师课堂教学的整合,对于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变革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
为巴黎博览会而设计的一座高塔建筑rn埃菲尔铁塔的诞生源自1884年法国政府的一个决定.那一年,法国官方计划于1889年举行一个大博览会,用以庆祝法国革命胜利100周年.他们希望
期刊
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到底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是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命令、操作,就是最主要的目标?我认为不是。而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达到多方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信息素养的提高。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兴趣地学习、使学生接受多方面的教育, 使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加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题材和范例组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生活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感性知识以及一定的认知和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学生以“点”及“面”将自己实际生活的问题和信息技术学习建立关联。在生活实践中寻找学习的结合点,把回归生活作为在学
摘要:新课改后更加强调突出初中生物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而初中生物课程内容多且杂、知识虽然简单但抽象不易理解;多媒体的运用可大大提高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其情景再现、图文配等功能能够切实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关联在一起,更能增强学生直观、感性的理解掌握生物概念性知识。多媒体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运用,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初中;生物  生物学是六大自然科学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结构,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充分的整合,能够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为学生创造一个直观丰富的学习环境,也能有效地增强在教学过程中的感染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自发主动地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技术;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教学整合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能性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观
摘要:一堂充满活力的音乐课,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和神奇,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音乐知识。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巧用多媒体,合理选取其服务于教学的最佳作用点,为音乐课锦上添花,使音乐教学更具活力。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多媒体;充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一定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在人类活动中的轨迹,贴近学生实际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信息和教科书上的知识的联系,将生活和学科知识融为一体。由此可见,重视实践回归生活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实施生活化教学,让生活资源走进信息技术课堂,不仅使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而且能将抽象、复杂的信息技术理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发展还处于发展阶段,教育教学模式方法都还需要继续改变和完善。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需要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的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和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 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  在高考应试的引领下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在整个高中教育体系中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更多的学生将精力与时间放在了高考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