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外资日化企业在中国日化市场的扩张速度明显加快,扩张模式也将逐步从合作投资转为并购。通过从多个方面深入分析外资并购对我国日化业的负面影响,总结出我国政府和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外资并购 日化业 负面影响 对策
一、外资日化企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目前,外资日化企业纷纷进入中国。知名的国际日化巨头,如:宝洁、联合利华、德国汉高、丝宝等均在中国日化市场占据重要的份额。美国宝洁利用其品牌优势和税收优惠,基本上挤垮了国内洗涤品企业,国内十大民用洗涤剂品牌几乎全军覆没。世界有名的法国欧莱雅在中国的扩张速度也非常迅猛,截止2009年底,已经快速占领了中国市场,在彩妆领域排名第一,在护肤领域完成两次并购后名列第二。
二、外资并购对中国日化业的负面影响分析
1.加剧中国日化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目前一些世界知名日化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市场,直接与国内大型日化企业相抗衡。这些外资日化企业以先进的营销理念,赢得更多的消费者。而且外资日化业常常以连锁形式全面渗透,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往往在竞争中具有巨大的比较优势,因而国内日化企业在市场上的所占份额越来越少,同时所赚取的利润也越来越少。
2.易形成日化行业垄断
国际日化企业逐步占领我国较大的日化市场份额,对我国日化产业不断加强控制,并且将有可能垄断国内日化行业。如果外资日化企业并购造成我国日化行业垄断,外资日化商不仅控制国内日化市场,制定垄断价格和瓜分市场策略,破坏市场竞争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而且容易制约内资日化企业成长和技术进步,制约国内日化产业的发展,近而对国内一些日化企业产生“挤出效应”,此效应不仅表现在跨国公司直接进入的日化领域,还表现为对相关产业的影响。
3.导致民族日化品牌被吞食
本土日化品牌在与跨国日化公司品牌竞争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与外商合资过程中,国内企业的名牌、商标逐步被相关的外资品牌所替代,这种无形资产的流失,直接后果就是阻碍了国内日化企业的健康成长。在我国日化外资并购中,外资日化企业低价收购国内日化企业的股权、品牌或专有技术,吞食我国的民族日化品牌。我国很多知名日化品牌已在外资的并购案中受损,如活力2 8、美加净、熊猫洗衣粉等。
4.导致国内日化业布局进一步失衡,结构调整更加困难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我国日化业的发展水平和结构布局本来就在不同地区存在着非均衡状态,处于长期向城市和东部地区倾斜的局面。外资日化企业的进入更加剧了这一结构性矛盾。在北京、天津、大连、上海、南京、杭州、厦门、广州、深圳等城市,外资日化企业合计数超过全国的80%。这就使东部地区和大城市日化企业更加密集,竞争更加激烈。
5.造成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压力
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一直很大。由于长期以来实行低效率普遍就业的政策,国有日化企业积累了大量的冗员。外资日化企业大举进入后,一方面,对国内的挤出效应会产生日化行业大量的下岗和失业人员;另一方面,并购后对国有资源的重组,也会把一部分的隐性失业显性化。冗员推向社会,必将对我国的就业形势和社会保障造成更大的压力。
6.影响我国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
外资并购可能导致国家的一些支柱产业被外资控制。在我国日化行业中,有不少领域己被外商占有约80%的市场份额,对其如果完全不加以控制,就有可能损害我国的相关产业和国家的经济安全,在这方面拉美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所以一定要保持本国企业的控制权。
三、我国应对日化业外资并购的对策
面对外资日化企业咄咄逼人的并购态势,下面分别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分别探讨应对措施。
1.政府层面
(1)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随着外资并购在我国的深入发展,我国应设计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关外资并购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对以往的法律法规做出必要的调整和修改,以保护我们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
如针对外资并购可能导致垄断的问题,我国应尽快颁布《反垄断法》,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形成较为完善的竞争法律体系。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法规也要不断完善,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2)创建多部门联合并购审查机制,重大并购重组活动,要经过专项评估和论证。对于日化企业,在实施并购重组过程中,应该通过专项审议;同时,建立日化行业并购中的安全预警机制,防范潜在风险。政府还应正确把握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和特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外资并购发展,努力使并购投资成为我国吸引外资新的增长点。
(3)规范和发展中介服务机构体系。目前,大量的并购活动都是通过资产评估机构、法律咨询机构、财务顾问公司、资产管理等公司完成的,我国现有的中介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很多并未达到国际标准。政府应加快规范培育外资并购的中介服务机构体系;尽快建立包括产权交易、融资担保、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法律咨询等全面的中介服务体系,培养高素质的从业人员。 2.企业层面
(1)引入并购竞争。根据以往的外资日化并购案例,外方具有明显的谈判优势,国内日化企业的应对策略比较弱,两者形成明显反差:外方一体化的协调管理与我方分散的条块分割管理的反差,外方大公司的集团优势与我方中小型单体企业的反差。因而我们在与外方谈判中应注意整体战略,注意在引资过程中引进竞争机制,让外资之间展开竞争,使我方获利。
(2)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跨国公司不管是资金实力,管理水平,还是技术优势都是国内企业很难比拟的。自主品牌应该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这些优势,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不断提升企业效益。同时,加强自主品牌对企业的控制,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方式,加强引进技术后再创新的能力。另外,不能放弃自己已有的品牌,活力28的例子应该成为自主品牌的教训,加强自己的品牌管理,提升品牌形象,做强品牌。
3.向中西部地区发展,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我国农村日化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从当前形势看,外资日化业已经开始在中西部地区比较发达的城市布局,但中西部地区在文化和消费习惯上与东部地区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适应,这也为国内日化企业在中西部地区的布局争取了时间。所以内资日化企业可以运用错位经营的策略,进军农村市场。
4.组建战略联盟。同国外大型日化公司相比较,我国日化企业一般规模较小、生产率低下、经营管理不善。由于力量对比的悬殊,使得外国日化公司可以轻易并购我国日化企业,并形成垄断态势。为有效防止跨国公司垄断、坚实我国的民族工业,国内日化企业应该通过组建战略联盟增强彼此间的合作,尤其可以建立研发联盟。此外,国内日化企业也可以与外资组成战略联盟。
参考文献:
[1]徐敬华:《反垄断法》背景下外资并购法律规制的完善[J].中央民族大学,2008. 35
[2]胡杰武张秋生王东:外资并购中国企业实务指南[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
[3]韩彩珍: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问题及政策取向[J].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006. 01
[4]曹洪军:外资并购与中国外资政策调整研究[M] .人民出版社,2005年
[5]徐敏:外资并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6,06
[关键词] 外资并购 日化业 负面影响 对策
一、外资日化企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目前,外资日化企业纷纷进入中国。知名的国际日化巨头,如:宝洁、联合利华、德国汉高、丝宝等均在中国日化市场占据重要的份额。美国宝洁利用其品牌优势和税收优惠,基本上挤垮了国内洗涤品企业,国内十大民用洗涤剂品牌几乎全军覆没。世界有名的法国欧莱雅在中国的扩张速度也非常迅猛,截止2009年底,已经快速占领了中国市场,在彩妆领域排名第一,在护肤领域完成两次并购后名列第二。
二、外资并购对中国日化业的负面影响分析
1.加剧中国日化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目前一些世界知名日化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市场,直接与国内大型日化企业相抗衡。这些外资日化企业以先进的营销理念,赢得更多的消费者。而且外资日化业常常以连锁形式全面渗透,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往往在竞争中具有巨大的比较优势,因而国内日化企业在市场上的所占份额越来越少,同时所赚取的利润也越来越少。
2.易形成日化行业垄断
国际日化企业逐步占领我国较大的日化市场份额,对我国日化产业不断加强控制,并且将有可能垄断国内日化行业。如果外资日化企业并购造成我国日化行业垄断,外资日化商不仅控制国内日化市场,制定垄断价格和瓜分市场策略,破坏市场竞争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而且容易制约内资日化企业成长和技术进步,制约国内日化产业的发展,近而对国内一些日化企业产生“挤出效应”,此效应不仅表现在跨国公司直接进入的日化领域,还表现为对相关产业的影响。
3.导致民族日化品牌被吞食
本土日化品牌在与跨国日化公司品牌竞争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与外商合资过程中,国内企业的名牌、商标逐步被相关的外资品牌所替代,这种无形资产的流失,直接后果就是阻碍了国内日化企业的健康成长。在我国日化外资并购中,外资日化企业低价收购国内日化企业的股权、品牌或专有技术,吞食我国的民族日化品牌。我国很多知名日化品牌已在外资的并购案中受损,如活力2 8、美加净、熊猫洗衣粉等。
4.导致国内日化业布局进一步失衡,结构调整更加困难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我国日化业的发展水平和结构布局本来就在不同地区存在着非均衡状态,处于长期向城市和东部地区倾斜的局面。外资日化企业的进入更加剧了这一结构性矛盾。在北京、天津、大连、上海、南京、杭州、厦门、广州、深圳等城市,外资日化企业合计数超过全国的80%。这就使东部地区和大城市日化企业更加密集,竞争更加激烈。
5.造成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压力
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一直很大。由于长期以来实行低效率普遍就业的政策,国有日化企业积累了大量的冗员。外资日化企业大举进入后,一方面,对国内的挤出效应会产生日化行业大量的下岗和失业人员;另一方面,并购后对国有资源的重组,也会把一部分的隐性失业显性化。冗员推向社会,必将对我国的就业形势和社会保障造成更大的压力。
6.影响我国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
外资并购可能导致国家的一些支柱产业被外资控制。在我国日化行业中,有不少领域己被外商占有约80%的市场份额,对其如果完全不加以控制,就有可能损害我国的相关产业和国家的经济安全,在这方面拉美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所以一定要保持本国企业的控制权。
三、我国应对日化业外资并购的对策
面对外资日化企业咄咄逼人的并购态势,下面分别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分别探讨应对措施。
1.政府层面
(1)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随着外资并购在我国的深入发展,我国应设计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关外资并购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对以往的法律法规做出必要的调整和修改,以保护我们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
如针对外资并购可能导致垄断的问题,我国应尽快颁布《反垄断法》,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形成较为完善的竞争法律体系。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法规也要不断完善,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2)创建多部门联合并购审查机制,重大并购重组活动,要经过专项评估和论证。对于日化企业,在实施并购重组过程中,应该通过专项审议;同时,建立日化行业并购中的安全预警机制,防范潜在风险。政府还应正确把握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和特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外资并购发展,努力使并购投资成为我国吸引外资新的增长点。
(3)规范和发展中介服务机构体系。目前,大量的并购活动都是通过资产评估机构、法律咨询机构、财务顾问公司、资产管理等公司完成的,我国现有的中介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很多并未达到国际标准。政府应加快规范培育外资并购的中介服务机构体系;尽快建立包括产权交易、融资担保、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法律咨询等全面的中介服务体系,培养高素质的从业人员。 2.企业层面
(1)引入并购竞争。根据以往的外资日化并购案例,外方具有明显的谈判优势,国内日化企业的应对策略比较弱,两者形成明显反差:外方一体化的协调管理与我方分散的条块分割管理的反差,外方大公司的集团优势与我方中小型单体企业的反差。因而我们在与外方谈判中应注意整体战略,注意在引资过程中引进竞争机制,让外资之间展开竞争,使我方获利。
(2)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跨国公司不管是资金实力,管理水平,还是技术优势都是国内企业很难比拟的。自主品牌应该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这些优势,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不断提升企业效益。同时,加强自主品牌对企业的控制,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方式,加强引进技术后再创新的能力。另外,不能放弃自己已有的品牌,活力28的例子应该成为自主品牌的教训,加强自己的品牌管理,提升品牌形象,做强品牌。
3.向中西部地区发展,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我国农村日化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从当前形势看,外资日化业已经开始在中西部地区比较发达的城市布局,但中西部地区在文化和消费习惯上与东部地区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适应,这也为国内日化企业在中西部地区的布局争取了时间。所以内资日化企业可以运用错位经营的策略,进军农村市场。
4.组建战略联盟。同国外大型日化公司相比较,我国日化企业一般规模较小、生产率低下、经营管理不善。由于力量对比的悬殊,使得外国日化公司可以轻易并购我国日化企业,并形成垄断态势。为有效防止跨国公司垄断、坚实我国的民族工业,国内日化企业应该通过组建战略联盟增强彼此间的合作,尤其可以建立研发联盟。此外,国内日化企业也可以与外资组成战略联盟。
参考文献:
[1]徐敬华:《反垄断法》背景下外资并购法律规制的完善[J].中央民族大学,2008. 35
[2]胡杰武张秋生王东:外资并购中国企业实务指南[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
[3]韩彩珍: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问题及政策取向[J].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006. 01
[4]曹洪军:外资并购与中国外资政策调整研究[M] .人民出版社,2005年
[5]徐敏:外资并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