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生合唱的训练方法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_sum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唱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童声合唱是集体的声乐艺术,学生必须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才能达到声音的统一、平衡与和谐。教师可以从合唱的姿势与呼吸、合唱的发声训练、合唱的音准与节奏的训练、合唱的艺术处理等几个方面着手,以获得最佳的合唱效果。
  关键词:合唱 训练 方法
  合唱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合唱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对合唱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参与的热情,认真领悟歌曲的内涵,注意各声部的协调,努力体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在平时的合唱训练中,笔者经常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专业合唱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培养学生的艺术气质,使学生在优美和谐的天籁之音中受到感染,让学生成为欣赏的主体。同时,笔者还鼓励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合唱作品,与其他同学一起欣赏、交流,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合唱团和合唱作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分享知识的乐趣,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合唱的探究欲。当然,合唱是集体的声乐艺术,必须经过科学训练,才能达到声音的统一、平衡与和谐。那么,如何进行合唱教学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了合唱的训练方法。
  一、歌唱姿势与呼吸的训练
  1.姿势训练
  在合唱教学中,歌唱姿势非常重要,它能影响歌唱时呼吸是否顺畅、发声位置是否正确。歌唱姿势主要分为站姿和坐姿,站立发声时,学生的头部必须摆正,双眼平视前方,身体自然直立,挺胸,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或轻松地放在背后,支撑点落在前脚掌上,两脚可以轮换支撑重心,以避免疲劳;坐着发声时,上身姿势与站立时相同,始终保持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演唱者只坐凳子的前三分之一,并保持富有活力的歌唱状态。
  2.呼吸训练
  “善歌者,必先调其气”,这句话说出了呼吸训练在歌唱教学中的重要性。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正确的歌唱姿势与呼吸状态、发声器官的协调配合,决定着合唱的艺术效果。
  在进行训练前,教师首先要求合唱队员保持自然的呼吸状态,双手叉腰,做自然的吸气、吐气,调节好状态。
  歌唱呼吸训练的主要方法有:①缓吸——缓呼。把吸气想象成闻花香,呼气想象成轻轻地吹蒲公英;②缓吸——急呼。把吸气想象成闻花香,呼气想象成吹蜡烛;③急吸——缓呼。把吸气想象成吓一跳的感觉,呼气想象成轻轻地吹蒲公英;④急吸——急呼。想象成夏天小狗喘气的呼吸方式。
  二、发声训练
  好的歌声源于正确的发声方法,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是唱好合唱的必要前提。在合唱队中,大多数学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发声训练,所以在歌唱时经常发“白声”,即声音不能集中,音质浮散。这种声音不润泽、不优美,多半是由于发声位置不对,所以在进行声音训练时,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地使用头腔共鸣。主要方法有:①头声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找找打哈欠、吓一跳、吃一惊的感觉,然后发U的长音练习;②哼鸣练习。教师必须集中注意力,帮助学生找到声音的高位置,细心聆听学生发出的声音。正确的声音是通过鼻腔往头腔走,产生高位置的头腔共鸣,而不是停留在鼻腔,更不能把鼻音当做高位置的声音;③声音听辨练习。教师示范正确和错误的声音,让学生听辨,帮助学生找到统一的高位置音色。
  三、音准和节奏训练
  合唱是集体的声音艺术,统一的节奏、准确的音高是唱好合唱的基础。
  1.音准训练
  童声合唱的音准训练应由浅入深地进行,步骤为音阶——音程——旋律,在唱准音高的同时再加入划拍子和识谱练习。如在和声练习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唱准本声部的同时,还要能听到另一个声部的音高及和声效果;又如在简单的二声部合唱中,教师可以先将二声部分开练习,作为单声部试唱,并要求学生划拍练习。熟练之后,先由教师担任第二声部,学生担任第一声部进行合作。然后,再由教师带领第二声部的学生轻声哼唱,当学生掌握了这一基本技巧后,再让学生合作演唱二声部。
  2.节奏训练
  在学唱歌曲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一些有特点的节奏,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如让学生模仿钟表的声响“嘀嗒、嘀嗒”,就是×× ××|的节奏型;让学生模仿“哒哒哒哒”的机枪声,就是×××× ××××|的节奏型等。这些形象化的节奏训练,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枯燥、单调的音乐节奏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四、合唱的艺术处理
  一首好的合唱作品除了本身所蕴含的感情之外,还必须加入演唱者对它的理解,进行二度创作。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作品的体会不深,所以在学习合唱歌曲之前,教师应先讲述歌曲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在情感。如在分声部视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确定歌曲的整体情绪,如抒情、雄伟、活泼等;又如在处理歌曲的强弱快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发言,并标注好表情记号,培养学生的艺术处理能力,最后通过教师的身体语言和指挥手势,用童声合唱的形式生动、准确地表达合唱作品的情感。
  在合唱时,每个声部都应该默契配合,在歌唱状态、音准、节拍、情感上力求一致,使声音和谐动听,达到最好的合唱效果。
  合唱是一门严谨的艺术,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成败取决于合唱队员的良好素质、和谐的声音、高度配合的意识以及集体的凝聚力。因此,教师必须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它是保证合唱质量的前提。前面的路还很长,笔者将在这条艺术之路上不断地学习、探索和研究下去。
  参考文献:
  [1]杨鸿年.合唱训练学[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2]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华林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听了评书《水浒传》,我最崇拜书中神一般的人物——花和尚鲁智深:他嫉恶如仇、见义勇为,为人好不快意潇洒、光明磊落!  可我自小体弱多病。刚上小学时,我在学校里经常被坏孩子欺负,就央求母亲为我报班习武,让我强身健体、自卫自强。可是我家附近只有跆拳道兴趣班,没有武术班,于是自小学二年级起,我开始学习跆拳道。  最初的几次道课,每次二十圈慢跑、五圈快跑让我两腿变软,鼻尖发酸,头晕眼花,可教练的大声呵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