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用友U8下,利用【现金流量表】模块,分析现金流量表项目,定义现金流量表每个项目的所有可能的数据来源,期末通过拆分凭证对号入座生成现金流量表。
[关键词]现金流量表;项目分析法;现金流量项目;定义数据来源
[中图分类号] F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6)08-0033-04
在《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年第4期中,我们介绍了用友软件现金流量表实现的一种方法——随时确认法。其操作要点是:编制记账凭证时随时确认现金流量所属项目,期末通过UFO电子报表取数设计实现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平时随时确认,准确快捷,不足之处是平时编制凭证时工作量加大。用友系统的【现金流量表】模块设计了另一种方法(我们姑且称其为项目分析法),其操作要点是定义现金流量表每个项目的所有可能的数据来源,期末通过拆分凭证对号入座生成报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平时只需正常编制凭证即可,不足之处是初始定义现金流量表项目的数据来源相对复杂。
两种方法我们均做过尝试,各有利弊。下面再介绍一下项目分析法的使用,以供用户各取所需。
一、项目分析法的初始基础准备
进入【企业门户】-【业务】-【财务会计】-【现金流量表】下,选择按月分析。
1.模板选择
在【初始化】-【模板选择】下,选择新会计制度。
2.基本科目设置
在【初始化】-【基本科目设置】下,设置现金科目。选择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为现金科目,应收应付科目不选,老制度下价税分离时使用(见图1)。
图2 定义现金流量表项目来源
①凭证分析:根据借贷信息确定现金流量项目。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定义为借记现金类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这样凡是具有上述借贷信息凭证的金额便归入本项目。
②查账指定:同一借贷信息而归属不同现金流量项目,需进一步输入查账条件手动区分,较麻烦,这一方法运用越少越好。
③取自报表:如现金流量项目已在某表中存在,则可直接取之,例如“净利润”项目,可直接从利润表中取得。
④取自总账:根据账簿信息定义现金流量项目,如“财务费用”项目,则可取“财务费用”科目的借方发生额(见图3)。
图3 取自总账设置
⑤未定义:如取消已定义项目来源,按未定义按钮,则置空。
2.定义现金流量表项目来源的理论依据
我国现行的现金流量表分主表和补充资料分别列示。主表采用直接法,直接分项目列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等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其绝大部分项目均可根据业务性质直接划归,即通过凭证分析定义借贷信息来归属相应现金流量项目。
补充资料则采用间接法,是从利润表上净利润总额开始,分项调整影响现金流量的有关项目,然后得出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流量。由于净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且包括了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收益和损失,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实际上就是剔除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收益和损失,将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更好地反映净利润的质量。具体来说:
①是从净利润开始;
②减去不属于经营活动成果的收入(如出售设备所得、投资收益等);
③加上不属于经营活动成果的损失(如报废设备损失、财务费用等);
至此调整为剔除了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后经营活动实现的净利润(但仍为权责发生制原则下的经营活动实现的净利润);
④加上经营活动中那些未导致实际现金流出的费用(如折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摊销等);
⑤减去经营活动中那些未带来实际现金流入的收入项目(如债务重组收益);
⑥再加上(或减去)除现金外所有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项目本期变动的净额(现金流量变化而净利润中未包含);
至此便得出本期经营流动所提供的净现金流量。
3.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项目的数据来源定义
根据前述确定现金流量表项目数据来源的基本方法和理论依据,我们便可一一确定其数据来源。现金流量表主表项目的数据来源定义相对简单,绝大多数均可采用凭证分析来定义,在此重点介绍一下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项目数据来源定义。
(1)“净利润”项目——可取自报表,取利润表中净利润的“本期数”;
(2)“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可取自总账。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属于利润的减除项目,但没有发生实际的现金流出,需要加回。可取自本期管理费用、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支出的二级相关明细科目的借方发生额。
(3)“固定资产折旧”项目——取自总账。固定资产折旧计入管理费用、制造费用,未导致实际现金流出,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加回。取“累计折旧——计提折旧”的贷方发生额。
(4)“无形资产摊销”项目——取自总账。无形资产摊销属经营活动中未导致实际现金流出的费用,需加回。可取自“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的本期借方发生额。注意本项目不得取自“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因其包含摊销和转让两项金额。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项目——取自总账。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属经营活动中未导致实际现金流出的费用,需加回。可取自“长期待摊费用”总账的贷方发生额。
(6)“待摊费用减少(减:增加)”项目——取自总账。发生待摊费用时,发生现金流出,但净利润中未扣除,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调减;待摊费用摊销时,计入费用,净利润减少,但现金未发生实际流出,应调加。所以,待摊费用余额增加时,表示发生的待摊费用大于摊销的待摊费用,说明本期计入费用的金额小于实际发生的金额,其差额已经发生现金流出,但在计算净利润时未扣除,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调减;相反,应调加。因此可取自“待摊费用”总账的期初余额减去期末余额。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项目——取自总账。发生预提费用时,计入相关费用,净利润减少,但现金未发生实际流出,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调加;使用预提费用时,现金实际流出,但净利润中未扣除,应调减。所以,预提费用余额增加时,表示发生的预提费用大于使用的预提费用,说明本期计入费用的金额大于实际发生的金额,其差额没有发生现金流出,但在计算净利润时已扣除,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调加;相反,应调减。因此可取自“预提费用”总账的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
但应注意,非经营活动引起的预提费用的变化应予以剔除,可通过凭证分析进行调整。如在建工程承担的预提费用、预提借款利息等,不属于经营活动,其引起的预提费用变化应予以剔除。
具体操作如下(见图4):①加:第1数据来源——取“预提费用”总账期末余额;②减:第2数据来源——取“预提费用”总账期初余额;③加:第3数据来源——凭证分析,借记预提费用,贷记在建工程;④加:第4数据来源——凭证分析,借记预提费用——借款利息,贷记银行存款;⑤减:第5数据来源——凭证分析,借记财务费用,贷记预提费用。
图5 拆分多借多贷凭证
①金额对应:适用于有一条借方分录X金额即有一条相同金额贷方分录对应。
②比例拆分:适用于借贷分录个数不相等时,如分配费用。
③期末结转:适用于损益类科目的结转,选定本年利润为主科目(双击本年利润科目所在行的方向栏),结转即可。
④手工拆分:凡前3种方法不适用者,如机制的多借无贷凭证。通过上移分录、下移分录、组合子凭证完成。
2.凭证准备
拆分完凭证,选择【初始化】——【折分凭证】——【凭证准备】,系统将拆分的凭证自动进一步拆分为一借一贷的凭证,以便对号入座。
四、现金流量表的生成
每期对需要调整的项目数据来源修正后(绝大多数项目初始定义好后不需再调整),凭证准备完毕,便可生成报表。在【现金流量表】下,点击【自动计算】即可。
如需打印,系统提供了打印功能;利用现金流量表下的系统功能,还可进行方案引入、方案输出、数据输出等,方便用户操作选择。
[关键词]现金流量表;项目分析法;现金流量项目;定义数据来源
[中图分类号] F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6)08-0033-04
在《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年第4期中,我们介绍了用友软件现金流量表实现的一种方法——随时确认法。其操作要点是:编制记账凭证时随时确认现金流量所属项目,期末通过UFO电子报表取数设计实现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平时随时确认,准确快捷,不足之处是平时编制凭证时工作量加大。用友系统的【现金流量表】模块设计了另一种方法(我们姑且称其为项目分析法),其操作要点是定义现金流量表每个项目的所有可能的数据来源,期末通过拆分凭证对号入座生成报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平时只需正常编制凭证即可,不足之处是初始定义现金流量表项目的数据来源相对复杂。
两种方法我们均做过尝试,各有利弊。下面再介绍一下项目分析法的使用,以供用户各取所需。
一、项目分析法的初始基础准备
进入【企业门户】-【业务】-【财务会计】-【现金流量表】下,选择按月分析。
1.模板选择
在【初始化】-【模板选择】下,选择新会计制度。
2.基本科目设置
在【初始化】-【基本科目设置】下,设置现金科目。选择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为现金科目,应收应付科目不选,老制度下价税分离时使用(见图1)。

图2 定义现金流量表项目来源
①凭证分析:根据借贷信息确定现金流量项目。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定义为借记现金类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这样凡是具有上述借贷信息凭证的金额便归入本项目。
②查账指定:同一借贷信息而归属不同现金流量项目,需进一步输入查账条件手动区分,较麻烦,这一方法运用越少越好。
③取自报表:如现金流量项目已在某表中存在,则可直接取之,例如“净利润”项目,可直接从利润表中取得。
④取自总账:根据账簿信息定义现金流量项目,如“财务费用”项目,则可取“财务费用”科目的借方发生额(见图3)。

图3 取自总账设置
⑤未定义:如取消已定义项目来源,按未定义按钮,则置空。
2.定义现金流量表项目来源的理论依据
我国现行的现金流量表分主表和补充资料分别列示。主表采用直接法,直接分项目列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等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其绝大部分项目均可根据业务性质直接划归,即通过凭证分析定义借贷信息来归属相应现金流量项目。
补充资料则采用间接法,是从利润表上净利润总额开始,分项调整影响现金流量的有关项目,然后得出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流量。由于净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且包括了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收益和损失,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实际上就是剔除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收益和损失,将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更好地反映净利润的质量。具体来说:
①是从净利润开始;
②减去不属于经营活动成果的收入(如出售设备所得、投资收益等);
③加上不属于经营活动成果的损失(如报废设备损失、财务费用等);
至此调整为剔除了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后经营活动实现的净利润(但仍为权责发生制原则下的经营活动实现的净利润);
④加上经营活动中那些未导致实际现金流出的费用(如折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摊销等);
⑤减去经营活动中那些未带来实际现金流入的收入项目(如债务重组收益);
⑥再加上(或减去)除现金外所有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项目本期变动的净额(现金流量变化而净利润中未包含);
至此便得出本期经营流动所提供的净现金流量。
3.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项目的数据来源定义
根据前述确定现金流量表项目数据来源的基本方法和理论依据,我们便可一一确定其数据来源。现金流量表主表项目的数据来源定义相对简单,绝大多数均可采用凭证分析来定义,在此重点介绍一下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项目数据来源定义。
(1)“净利润”项目——可取自报表,取利润表中净利润的“本期数”;
(2)“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可取自总账。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属于利润的减除项目,但没有发生实际的现金流出,需要加回。可取自本期管理费用、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支出的二级相关明细科目的借方发生额。
(3)“固定资产折旧”项目——取自总账。固定资产折旧计入管理费用、制造费用,未导致实际现金流出,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加回。取“累计折旧——计提折旧”的贷方发生额。
(4)“无形资产摊销”项目——取自总账。无形资产摊销属经营活动中未导致实际现金流出的费用,需加回。可取自“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的本期借方发生额。注意本项目不得取自“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因其包含摊销和转让两项金额。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项目——取自总账。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属经营活动中未导致实际现金流出的费用,需加回。可取自“长期待摊费用”总账的贷方发生额。
(6)“待摊费用减少(减:增加)”项目——取自总账。发生待摊费用时,发生现金流出,但净利润中未扣除,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调减;待摊费用摊销时,计入费用,净利润减少,但现金未发生实际流出,应调加。所以,待摊费用余额增加时,表示发生的待摊费用大于摊销的待摊费用,说明本期计入费用的金额小于实际发生的金额,其差额已经发生现金流出,但在计算净利润时未扣除,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调减;相反,应调加。因此可取自“待摊费用”总账的期初余额减去期末余额。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项目——取自总账。发生预提费用时,计入相关费用,净利润减少,但现金未发生实际流出,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调加;使用预提费用时,现金实际流出,但净利润中未扣除,应调减。所以,预提费用余额增加时,表示发生的预提费用大于使用的预提费用,说明本期计入费用的金额大于实际发生的金额,其差额没有发生现金流出,但在计算净利润时已扣除,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调加;相反,应调减。因此可取自“预提费用”总账的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
但应注意,非经营活动引起的预提费用的变化应予以剔除,可通过凭证分析进行调整。如在建工程承担的预提费用、预提借款利息等,不属于经营活动,其引起的预提费用变化应予以剔除。
具体操作如下(见图4):①加:第1数据来源——取“预提费用”总账期末余额;②减:第2数据来源——取“预提费用”总账期初余额;③加:第3数据来源——凭证分析,借记预提费用,贷记在建工程;④加:第4数据来源——凭证分析,借记预提费用——借款利息,贷记银行存款;⑤减:第5数据来源——凭证分析,借记财务费用,贷记预提费用。

图5 拆分多借多贷凭证
①金额对应:适用于有一条借方分录X金额即有一条相同金额贷方分录对应。
②比例拆分:适用于借贷分录个数不相等时,如分配费用。
③期末结转:适用于损益类科目的结转,选定本年利润为主科目(双击本年利润科目所在行的方向栏),结转即可。
④手工拆分:凡前3种方法不适用者,如机制的多借无贷凭证。通过上移分录、下移分录、组合子凭证完成。
2.凭证准备
拆分完凭证,选择【初始化】——【折分凭证】——【凭证准备】,系统将拆分的凭证自动进一步拆分为一借一贷的凭证,以便对号入座。
四、现金流量表的生成
每期对需要调整的项目数据来源修正后(绝大多数项目初始定义好后不需再调整),凭证准备完毕,便可生成报表。在【现金流量表】下,点击【自动计算】即可。
如需打印,系统提供了打印功能;利用现金流量表下的系统功能,还可进行方案引入、方案输出、数据输出等,方便用户操作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