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意识渗透三策略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f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体裁的文章有着不同的文体特征。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关于文体意识,教师不应单纯以理论说教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而应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对学生进行文体意识的渗透,使学生在了解把握不同文章特征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水平。
  一、渗透文体意识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位
  没有目标就没有收获。在教学中,对于一篇课文来说,在文体意识的渗透上要达到什么目标,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位,从而使学生获得对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感悟,渗透文体意识于阅读理解之中。
  如《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这几篇写景类的文章,同样是写景文,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却不相同。如《黄山奇松》一文中作者主要采用了“总分总”的构段形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他两篇文章有着各自的特点。我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在对学生进行文体意识渗透之前有明确的目标——让学生了解写景文的常用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恰当的渗透,使学生对所学写景文的特点的印象更加深刻。
  该案例中,我主要以写景文为例,介紹了对学生进行文体意识渗透要有明确目标的重要性,真正对学生进行的文体教学不再流于形式。
  二、渗透文体意识要立足教材文本
  对于教材中的课文来说,文体不同,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也自然有所区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在立足于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文体意识的渗透,以增强学生的理解。
  如在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一课时,一位教师在文体意识渗透方面处理得就非常好。他是这样提问的:“阅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你们了解了哪些知识?”有学生说“我知道了金字塔大大小小有70多座”;有学生说“我知道了最大的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在学生发表各自看法的基础上,教师趁机说道:“我发现你们刚才把70多、146米多、40层等词语都读得非常重,这是为什么呢?”有学生说:“这是因为这些数字非常重要,它准确写出了埃及金字塔的高度是多少。”顺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接着说道:“也就是说用数字来表现金字塔的高度更为具体些,这种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列数字,你们在表达的时候也可用这种方法。”
  该案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并未刻意对学生进行说明方法理论知识的介绍,而是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因势利导,从而使说明文常用的方法在课堂中得到了自然而然的渗透。
  三、渗透文体意识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对于不同文体特征的文章来说,学习方式也是不同的,教师在文体特征的渗透上要善于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出发,因地制宜地对学生进行渗透,从而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与接受。
  如《鹬蚌相争》是寓言故事,有位教师在教学时精彩频频。在学生读完课文以后,先把班里的学生分成鹬和蚌两个组,然后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毫不示弱、得意洋洋、筋疲力尽”等词语进行了惟妙惟肖的表演。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学习得轻松愉快,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寓意,比起教师专门让学生死记硬背寓言的寓意效果要好得多。
  上述案例中,根据课文特点,教师主要采取了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以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这样教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自然而然地对学生进行了文体意识的渗透。
  在教学中,关于文体意识,教师应轻讲授而重渗透,应根据不同文体特点的文章采取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并自然地对学生进行文体意识的渗透,如此教学,学生对文体知识才会理解得更深刻。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大丰区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今天是周末,熊妈妈带着熊小弟一起出门踏青。可是没过一会儿,突然下起了雷阵雨。熊妈妈赶紧带着熊小弟回家。  熊小弟赶紧把鸡大哥喊过来,并且邀请他去自己家避雨。  路上,他们遇到羊妹妹走在电线杆旁,熊妈妈说:“雷雨天不能走在电线杆附近,容易被雷电击中。”  熊小弟赶紧把羊妹妹叫了过来,并且邀请她去自己家里避雨。  熊妈妈、熊小弟、鸡大哥和羊妹妹一起回家。路过一个大广场时,看到调皮的狗小弟在水池边玩水龙
镇江市润州区南徐新城幼儿园 黄思昀  亲子游戏是父母与孩子交往及情感联系的重要方式。在亲子游戏的诸多类型中,语言类亲子游戏是亲子交流的重要方式,能有效地开发幼儿语言的感知力和表达能力。  游戏一 小动物送果子  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坐在小椅子上,孩子扮演小动物,带着水果,模仿小动物的声音、语气和神态去送水果,一边送一边说:“我请爷爷吃××。”……直到把水果送完。  游戏二 你来比划我来猜  
散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散文的文体特征开展教学是阅读教学中的关键一环。  一、散文文体的主体性特征  散文是一种主体性较强的文体,更容易突显作者的个性与思想。散文表面上是在写所见所闻,实际上是通过所见所闻表达所感所悟、所思所想,而且富有鲜明的主体性。谢大光的《鼎湖山听泉》一文表达了作者不同于他人的独特感受。鼎湖山有无数可写的景物,层峦、叠嶂、繁花、修竹作者均舍弃,重点描写了泉神、泉韵。由
习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在习作中,学生能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形成丰富的语感。但是,现在很多学生对习作都失去了兴趣,甚至出现谈“文”色变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只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习作技巧的传授,没有注重学生平时的积累,更没有关注学生的學习兴趣。近年来,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到教育领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笔者尝试结合微课资源进行习作教学,取得了一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随文练笔,就是在阅读教学之中或阅读教学之后,在学生理解了文本内容、学习了文本的表达方式、领会了作者的表达意图后,进行的练笔活动。这样的练笔活动,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还有助于学生及时积累运用文本语言,掌握文本的语言表达方式、结构特点等习作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实践中
正值青春年华,我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家乡,成了一名自豪的小学老师。  那天,我走上讲台,那一张张小小的笑脸齐刷刷地迎过来,那一双双清澈的眸子注视着我、跟随着我,我困窘,我惶恐,我自豪,享受着学生那崇拜的眼神,一股莫名其妙的热流涌遍全身。  忘不了,那一头毛糙蓬乱的头发,那个瘦小的背影,那个喜欢偷偷摸摸拿走同学文具的学生。“老师,她以前总拿我的东西,借了也不还,还……您看,我才买的钢笔……”“老师,她总
自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学过的词汇并不少,接触过的句式也很多,但最后写出的习作常常平淡无奇,空洞无物,枯燥无味。若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首先要明确语文学科的本质,确立语文教学的目标,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习得语言表达的方式。教学《颐和园》一课,我们不仅要引导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循着课标的指引,笔者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发现: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学会生动描写,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引领学生把习作写具体、写生动,提高习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赏析佳作,探究“描写 想象”的方法和技巧  习作指导,首先应努力推进师生心灵的沟通和交流。有的放矢的习作指导,才能富有实效。因此,在学生习作前后,教师应适时营造轻松愉
对于文本来说,其基本组成要素是字词句段篇。对于阅读教学,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其内容,更要引导学生通过与文本、作者对话,真正读懂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情感。换句话说,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咀嚼字词语句,乃至段落篇章,以期实现与课文的深度对话。下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谈谈阅读教学中品析字词语句乃至段落篇章的策略。  一、借助关键字词,提炼文本主题  对于一篇课文来
课堂理答指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所做的言语反馈与评价。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状况,及时做出积极而又有效的理答,必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把握正确的阅读方向,达到提升阅读效果的目的。在当今的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师对课堂理答的驾驭能力较低,所以存在着当学生回答问题慢时,教师随意打断学生等不尊重学生的现象,也存在着当出现学生回答不正确时,为了赶课堂进度,教师就直接把正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