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类亲子游戏五则

来源 :早期教育(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qe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镇江市润州区南徐新城幼儿园 黄思昀
  亲子游戏是父母与孩子交往及情感联系的重要方式。在亲子游戏的诸多类型中,语言类亲子游戏是亲子交流的重要方式,能有效地开发幼儿语言的感知力和表达能力。
  游戏一 小动物送果子
  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坐在小椅子上,孩子扮演小动物,带着水果,模仿小动物的声音、语气和神态去送水果,一边送一边说:“我请爷爷吃××。”……直到把水果送完。
  游戏二 你来比划我来猜
  一开始,家长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模拟动作,如刷牙、踢球、穿拖鞋、骑自行车、打羽毛球等,孩子根据动作说一句话,如“爸爸刷牙”“妈妈穿拖鞋”等。熟练后,家长可以连续做几个动作,让孩子进行描述,如:“妈妈搬来了椅子,扶外婆坐下,给她倒一杯水。”还可以让孩子表演动作,家长讲述。类似的游戏还有“请你跟我这样做”“传声筒”“拷贝不走样”。
  游戏三 字词联想
  由家长提出一个字或一个词,孩子根据家长的提示展开联想。如家长说“球”,幼儿可联想到“雪球”“皮球”“篮球”等。熟練后,家长可鼓励幼儿说一段完整的句子,如“圆圆的皮球真好玩”。类似的游戏还有“颜色联想”“图形联想”。
  游戏四 词语接龙
  爸爸妈妈和孩子围坐在一起,第一个人说第一个词,第一个词的结尾字作为下一个词语的开头字,这样接下去。如两字接龙,“蓝天一天空一空气一气球”。
  游戏五 共编故事
  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游戏,以故事接龙的形式共编故事。家长可以以固定句式为开头,如“很久很久以前……”,然后接着说下面的内容。建议家长在起始部分铺垫出时间、人物、地点几大要素,以便孩子展开故事情节的联想。熟练后,可由孩子做起始部分的铺垫。类似的游戏还有“续编故事”“我的日志”。
其他文献
“微课”在当下教学中渐渐“热”起来了,与此相关,“微课”带动了教学“微视频”“微设计”“微角度”“微主题”“微内容”“微作业”等的产生。“微”是微课的显性特征。在教学中,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微课”,“微课”如何与课堂教学完美融合,进而展现本体的魅力,这些都需要我们展开深入的研究。本文仅就“微课”的特点及巧妙运用谈些看法。  一、“微课”的特点  所谓“微课”,是以“微视频”为媒介,运用建构主义方法
课堂教学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样教。但是,教学内容的择取精准、目标拟定符合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要求比怎样教更为重要。教学目标的拟定要充分体现教学价值、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与作者的意图,不应泛泛地停留在学习生字、理解词语与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情感上。特别是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教学内容的择取要关注本体性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要关注意言兼得,注重语用,从而积极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一篇文包诗,既呈现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旷世之作,又用故事的形式具体阐述了诗的内容,字里行间渗透出浓浓的思乡之情。一位教师以“思”为主线,重新演绎“思”绪,引导学生读出了精彩。  (多媒体出示:“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  师:同学们,你能告诉我,这句话写出了谁在思念谁?  生:是兄弟们思念王维。  师:王维远在长
【摘 要】在国家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的背景下,教育部和江苏省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具有以先行示范引领职业教育更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作为苏锡常都市圈内一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按照都市圈职教改革创新的目标思路,对接“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建设关键,明确自身定位,在产教深度融合、现代职教体系融入、教育信息化等多个方面先行先试,重点聚焦工业互联网,
在统编本一年级上册中,《明天要远足》这一组课文以“学生的成长”为题材,主题明确,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具有积极的情感教育因素,语言生动,文字优美,感情真挚,文章内容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明天要远足》这首儿童诗,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带着“明天要远足”的兴奋、好奇与激动而久久不能入睡。诗歌洋溢着童真童趣。在本课的教学中,一位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阅
一大早,西蒙和往常一样,看到萝拉就高兴地挥起手,从大大的围巾里露出一个可爱的笑脸。
《翠鸟》是作家青莽的一篇散文。作者抓住翠鸟的特点进行观察和描写,生动地再现了翠鸟的形象,再加上作者喜爱翠鸟,热爱自然的情怀在文中真诚袒露,很适合处于习作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学生借鉴模仿。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都编排了这篇文章,笔者细读之后发现,两个版本的课文在结尾处存在差异。教学中,可以抓住两个版本的不同之处进行对比阅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差異呈现  人教版《翠鸟》课文结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
在《狼和七只小羊》的故事中,小羊妹妹跟妈妈一起救出了被大灰狼吃掉白六个哥哥且姐。为了奖励小羊妹妹的机智,羊妈妈给小羊妹妹买了许多她喜欢的零食,小羊妹妹很开心。  小羊妹妹把一整罐的糖果分享给了两个小姐姐,房间里充满了甜甜的味道。  小羊妹妹把新鮮的水果分享了两个小哥哥,房间里飘来了一阵阵果香。  小羊妹妹把蛋糕和甜甜圈分享给了大哥哥口大姐姐。  零食都被分完了,小羊妹妹开心极了,原来分享比得到奖励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合适的引导,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进而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语言,有效地进入文本意境,感受文字语言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在教材中,几乎所有的课文都配有插图,插图能很好地补充文字内容。然而,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没能够合理地利用插图资源,使得资源被浪费。插图是非常直观化、情境化的表现方式,可以让学生较快地进入文本情境。所以,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要对插图进行合理的运用,同时基于
今天是周末,熊妈妈带着熊小弟一起出门踏青。可是没过一会儿,突然下起了雷阵雨。熊妈妈赶紧带着熊小弟回家。  熊小弟赶紧把鸡大哥喊过来,并且邀请他去自己家避雨。  路上,他们遇到羊妹妹走在电线杆旁,熊妈妈说:“雷雨天不能走在电线杆附近,容易被雷电击中。”  熊小弟赶紧把羊妹妹叫了过来,并且邀请她去自己家里避雨。  熊妈妈、熊小弟、鸡大哥和羊妹妹一起回家。路过一个大广场时,看到调皮的狗小弟在水池边玩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