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作为中学语文教学资源初探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peng0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节目可不可以作为语文教学资源?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好还是坏?怎样利用电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努力开发课程资源这一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许多教师摒弃了狭隘的课程资源观,对各种教学资源的开发如火如荼,山川风物,报刊杂志,展馆工厂,大街小巷都成为教师重视的教学资源。在现代社会中,看电视节目也成为人们生活的“必修课”,更是现代中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这普及的电视却很少有教师去利用开发,究其原因,是因为怕学生看电视“上瘾”而浪费了学习时间和精力,影响学习。于是有些教师便将之划为禁区,采取种种办法禁止学生看电视。
  一、问题的分析
  其实,我们心平气和地审视一番,电视不失为包罗万象,多姿多彩的宝贵的课程资源。电视节目不但内容丰富,而且形式直观生动,它形象生动地给人知识、智慧和经验,陶冶人的情操,这是单纯文字学习所不能匹敌的。这也是学生屡禁不止,越禁越看的重要原因。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告诉我们:“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起点,更是学习的动力。电视节目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对此,教者为何不摒弃简单粗暴的禁止,采取主动出击的态度呢?对学生看电视加以正确热情的引导,引导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用品评的心情去想,逐渐使他们走出迷恋“情节”的怪圈,学会选择电视节目,为提高语文教养服务。
  二、策略的实施
  1.开阔视野的好渠道
  电视节目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接受大量信息的开拓视野的好渠道。语文学科是一门涉及面较宽的人文学科,新科学、新知识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朝人们袭来,学生从课堂上获取的信息有限,读报刊、看电视正好可以弥补此缺憾,而电视节目以其形式新、容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展示它的“旋转舞台”的优越性。语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收看、定会使学生获益匪浅。像揭示自然奥妙的“世界地理”,关注民生的“今日关注”,报道热点话题的“焦点访谈”,贴近学生的“变形记”,反映本地生活文化的“珠海故事”、“视点”等栏目,学生获取的信息,接受的熏陶,实在不可低估。在轻松的氛围中,拓展知识面,电视不失为不可多得的好渠道。
  2.学习写作的活蓝本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设计中的“情境”创设的至关重要,电视则为学生学习写作提供了最优的情境。例如,中学生写作以描写的功夫为基础,如果让学生置身电视剧直观的形象前,人物的喜怒哀乐是通过直接的动作、语言、神态表现出来的,学生易于接受,学得更加轻松。前段时间《甄嬛传》热播,我布置学生选取一个五分钟片断进行描写训练,许多学生描写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甄嬛的善良、坚毅,敌人的阴险、狡猾,在学生笔下得到再现。
  电视不仅为写作提供了直观的材料,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在一次以“名人”为话题的课堂写作训练中,许多学生准确地引用了大量名人事迹。一位学生描写网球冠军李娜,历数了她在各项重大比赛的对手,比分和战术,其数据之精确让老师也为之惊叹。这些写作素材的积累与她平时喜欢看“体育频道”不无关系。
  还有一些节目,本身就是好文章。如电视散文,是散文写作的好借鉴,优美的散文经配音员娓娓道来已是令人心醉,再配以相应的动感画面,更是荡气回肠。《狂野周末》《走近科学》生动严谨的解说词也不失为学生模仿的佳作。即使是一则几秒钟的广告,其中也不乏巧妙的构思。
  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地看,去除兴趣的盲目性,使他们潜移默化地掌握写作的技巧,不知不觉中提高写作能力。
  3.综合性学习的好帮手
  围绕一个主题,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观看节目,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还可以进行综合性学习。例如:2012年林丹在伦敦奥运会上一举夺得羽毛球单打世界冠军,一时间,他的名字家喻户晓,不少学生更是把他当作偶像。我因势利导,设计了“走近林丹”的主题活动,让同学们通过电视节目了解林丹,搜集有关资料(新闻,评论,照片等),并写下自己的所感所悟,在班级学习园地开设专栏,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这样,学生可兴趣盎然地合作、交流,不仅充分了解了林丹的事迹,培养了民族自豪感,而且在自主学习实践中展示个性,提高学习的热情。
  4.陶冶情操的多面手
  “电视散文”、“今日珠海”等栏目,具有画面清新、音乐优美、诵读动听的特点,学生读的是直观、形象、逼真的“教材”,文字、画面、音乐三管齐下,既可领略大自然的美妙,又能体味作品的深邃意境,怡情养性。文学与艺术是相通的,文艺欣赏节目,如音乐、舞蹈、相声、小品等对学习语文也有很大的帮助。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正确引导,让学生正确选择,变放纵随意为陶冶情操,在娱乐中升华人格,就会在不断提高审美修养的过程中提高文化素养,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显而易见,只要引导得法,“腐朽”也能变为“神奇”。为让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之树常绿,教师还是对学生乐看电视这一现象多来点儿正面引导,少设些禁区,让“电视节目”在语文教学中大放光彩。
  作者单位:广东珠海市斗门区乾务中学。
其他文献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这是目前广大一线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针对这一点,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尝试过多种方法。  一、构建平台,变“纸上谈兵”为“实兵演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必须结合教材版本、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
作文课堂:水相荡而生涟漪课改要求课堂教学把学生当成课程的主体,并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这样的理念的指导下,我想在我的作文课堂上激发学生主体参
摘 要:農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薄弱部分,农村学生由于家长疏于管理,师资力量薄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在心理、行为上的偏差,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偏差行为。本文就偏差行为的原因及表现做一浅显的探究。  关键词:农村;行为偏差;成因;表现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8-009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
摘 要:随着新的教育形式的快速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越来越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想要把数学课上好,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开发学生智力,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圖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4-0158-02  DOI:10.16657/j.cnki
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卡拉贝利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新疆喀什市西北,距喀什市165 km。水库正常蓄水位高程1 770.00 m,水库
语文味的课堂应该是聚焦语言的课堂,于永正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的目标其实就是六个字:“学语言,用语言。”凌驾于课堂之上的语文老师是语言文字的发现者、加工者,甚至是创造者,而学生是语言课堂的主体,他们在老师的熏陶和引领下丰富语文的积累,熟练掌握各项语言活动技能,对语言的敏感力不断增强,渐以提高语文素养。  对语言的敏感力因人而异,在语言交流中对词与句表达的理解、领悟与运用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有些学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