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体育教学的职业实用身体训练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488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现实情况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适应职业需要各方面工作还有很多缺陷,特别是在职业实用身体训练方面,没有做到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学习进度安排教学,本文就此方面问题阐述一些看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 专业特点 职业实用身体训练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与存在问题
  1.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而高职体育教学理应具有如下特征: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为目标,以“应用”为主旨的教学内容体系,提高体育教育质量。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存在问题
  目前,高职体育教学远远不能体现以上特征,特别是在教学内容上针对性不强,在教学方法上片面单调,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大而全,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所需的运动技能,没有指导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方法基本上沿袭命令式、模仿式、检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热衷于片面追求竞技体育成绩,或过分强调“达标”及竞技体育项目的检测,导致本来是学校素质教育手段,反而成为应试教育的附庸。
  另一方面,一般学生的身体训练水平与顺利适应职业需要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不存在直接关系。比如:一个工作了10~15年、年龄在45-50岁的车工,尽管身体训练水平不高,不会游泳,单杠引体向上做不了3次,短跑很费力,但他的身体条件却能顺利地适应生产作业。生产劳动本身使职业活动所必需的体能、技能和生理机能得到锻炼和发展,而职业性身体训练对生产劳动的职业体能、技能、机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顺利地掌握专业技能,必须发展某些对具体专业最为重要的体能。
  鉴于此,在体育教学中,学校应该抓住高职学生的职业特点,灵活进行体育教学,特别是结合专业特点,在教学中尤其应注重职业实用身体训练。
  二、强化职业实用身体训练
  职业实用身体训练是一种专门化的教育过程,它通过使用体育的形式、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适应劳动和生产活动所必要的机能和运动能力得到发展和完善,提高职业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在职业生产中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在教学中采取以下做法:
  1.根据学生职业需求进行教学
  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工作在生产、建设、服务岗位的第一线,需要有很好的体力和精力,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如钳工专业的上肢力量与手的握力、数控专业的上肢力量与腰腹力量、酒店管理专业的下肢力量与腰腹力量等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应结合职业劳动特点进行。不同的专业,对身体素质、技能有不同的要求,学校要有针对性地教会学生一些体育锻炼的方法,使学生知道根据专业特点锻炼哪些部位、放松哪些部位。教师要据此选编实用教材,使学生提高专业所需的身体素质,提高对专业劳动的适应性。
  2.根据学生学习进度进行教学
  高职学生的生产实习多,体力消耗大,由于肢体局部疲劳过度,学生锻炼身体的惰性增强。因此教材的选择、体育教学形式、运动负荷以及锻炼的部位等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放松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疲劳的关节和肌肉,加强其他部位的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适应大强度的生产实习奠定身体基础。
  3.根据学生终生体育的要求进行教学
  树立学生科学的体育意识和终生体育锻炼的观念,让学生在掌握一至两门能进行终生体育锻炼的体育运动技术的基础上,培养出体魄强健、适应能力强、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达到职业技术院校体育教育的目的。为此,高职院校体育应努力完成下列基本任务: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和生理机能,增强体质,减少疾病,提高学习效率。提高专业身体训练水平,按照未来专业需要进行各种有效的体育教育,为终生从事专业活动打下坚实的身体素质基础。
  4.体育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而内因的变化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是学生学习的外因,学生本身则是学习的内因。人们常提成就动机,指的是个人愿意去做,去完成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其中认知内驱力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当学生很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及所要达到的目的与意义,并以此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
  这样以来,在体育课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而成功的学习经验又会使他们期望在随后的学习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从而形成最重要、最稳定的学习动机,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淄博市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代教育不需要 “保姆式”教师,课改新理念也强调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本文围绕提高职校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了创设教学情境的四个有效方法。  关键词:创设情境课堂 教学有效性 方法探讨  在新教育理念下,教师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职校教师要在教学中还给职校生一个自然快乐的学习、成长环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绝不能靠空洞的说教,而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
摘 要:安全就是生命,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本文以笔者实际管理的班级为例,阐述了安全教育与管理的重要性,提出通过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齐抓共管,营造全员关心和支持安全工作的局面,从而切实保障学生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关键词:班级安全 教育 管理  一、班级安全教育与管理的重要性  校园的安全与稳定是学校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
细长轴的加工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材中较复杂零件车削的一个课题。细长轴是工件的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25(即L/D>25)的轴类零件。在切削过程中,由于切削力、重力和切削热的影响,细长轴加工很容易弯曲变形甚至失稳。如何使学生掌握该课题,使加工的细长轴工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符合图样要求,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和说明。  一、合理选择车刀的几何角度  车刀刃磨的好坏和车刀几何角度的选择直接影响
摘 要:本文阐述了工学结合企业实践课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意义,以学院探索实施工学结合企业实践课程为例,探究行之有效的工学结合企业实践课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关键词:教育教学质量 评价机制 企业实践课程 职业素养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和办学目标的集中体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是广大技工院校不懈的追求。为此,笔者以
摘 要:林业职业教育,特别是在职职工提高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在职林业职工的职业技术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模式、方式、方法。  关键词:涉林专业 教育 改革 一体化  涉林专业(森林采运工程、木材加工、现代林业技术等)是我院的主体专业,在培养林业行业技能人才、特别是在职职工技能提高,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该专业具有学生成年化、学习动态化、实习现场
摘 要:任何企业的终极目标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希望通过物流的合理化,降低物流成本,扩展企业的利润空间,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笔者阐述了零库存和供应商管理库存两方面对物流成本的影响。  关键词:零库存 供应商 物流成本  我们知道任何企业的终极目标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随着第一利润源泉(降低生产成本)与第二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充分挖掘之后,企业将目光转向了第三利润源泉——物流成本。企业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