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厌学”体育课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o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课是一个来自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受到学生的喜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令人遗憾的是,部分中学生在接触了一段体育课后,就失去了对体育课应有的兴趣,缺乏应有的朝气和活力。为了扭转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厌学心理,笔者用近一年的时间,调查和分析,试图通过教改实验研究探索扭转这一现象的相应对策。现已初步形成精选教材、增加教学时数、动态分组分层次教学、改变对“厌学”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等改进措施。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调查结果
  研究对象:江阴市第一中学高一、高二年级10个教学班,共计490名学生。研究方法: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对比分析法。我们在本校高一、高二年级10个教学班的学生中就参加体育锻炼的认识、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对自身的评价、对任课教师的评价、教学设施和环境的影响等10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收回的490份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调查结果表明:造成部分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是:①体育教学中缺乏选择性和自主性;②教学设施及环境的问题;③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的原因;④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⑤教师“教”的原因。(调查表略)
  成因分析
  学习内容缺乏选择性和自主性 这490名学生中,认为在体育教学中缺乏选择性和自主性的有16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3.47%。原因是:①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均缺乏给学生一定的選择性和自主性;②受教学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自主性和灵活性;③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不同,在他们看来,体育课应该是按他们的兴趣进行教学,即学生喜欢什么教师就应该教什么,否则,就是没有选择性和自主性。
  受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的制约 调查中,认为教学设施而“厌学”的学生有128人(主要是女生),占26.12%。在现代教育技术已步入中学课堂教学的今天,由于教育观念和财力等因素的制约,本校的体育教学设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各年级教学内容的选择是由教研组长根据设施情况统一调配。这样,客观上就造成了教学内容的低水平重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可避免地忽视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尤其是“体困生”的学习需要,久而久之,使这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
  身体形态和运动技能有差别 调查中,认为是自己身体的原因而厌学的学生有75人。从他们的身体形态不难看出,不是过高、过胖,就是比较矮小,常常因自己的身体形态而在各种体育比赛中不能为班集体争光而自卑;在运动技能上的差别更为明显,尤其是学习效果上的差别,如某个动作做得好与坏、学得快与慢,就会立即展现在老师和同学的面前,若在练习中再出现一些尴尬局面,就使这些学生逐步产生恐惧体育、逃避体育和厌倦体育的心理,使他们自卑。
  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63人对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占12.86%。原因是:①教材内容偏多,教学时数少。教师的教只能从分解入手,从局部入手,结果是学生样样都学,样样都没有学会,以致学无兴趣,学无收获。②教学内容重复。在现行的教学大纲中,同一个教材内容会在不同的年级重复出现(虽然在技术要求上各年级有所不同),也造成学生厌学。③教师所教内容单一。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常常会出现几个教师同时选择相同的教材内容,或是同一个教师在不同学期多次重复选择相同的教材内容,致使教学个性化缺失而导致部分同学厌学。
  教师“教”的原因 调查中,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不感兴趣的学生有52人,占10.61%;反映师生关系不融洽,“被体罚和变相体罚”“老师不喜欢你或你不喜欢老师”的学生有42人,占8.57%。具体表现在:①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和个性培养,忽视了学生的生理、心理承受能力及个体差异;②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脱离了部分学生的实际;③受教师不良言行的影响,如语言粗俗、责任心不强,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等,使学生产生恐惧感。这样,一些学生就把对体育教师的不满情绪迁移到体育教学上来。
  对策和措施
  精选教材内容 根据学校现有教学设施和学生的情况,将球类、发展身体素质练习、韵律操舞蹈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重点教材进行教学,比较符合实际,而且这些项目在本区又具有较高的运动水平,对学生参与运动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选择这些内容的依据是:符合体育教学目标要求;符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身心和个人特长的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不断学习、自我完善;有利于学校现有场地器材的充分利用。
  适当增加精选教材的教学时数 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教师只能从分解、从单个技术动作教起,结果是学生样样都学过,样样都没学会。为此,我们采用通过增加精选的教材内容,并适当增加教学时数来提高教学效果。增加的学时数来源于非精选教材。
  近一年的教改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5种“厌学”的学生人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增加精选教材的学时数,极大地调动了“厌学”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弥补了因教学设施和环境差的不足,学生的自卑心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实验前,因自身原因而造成“厌学”的学生人数为75人,占总人数的15.31%;实验后,降低到14人,占总人数的2.8%;教师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帮助学生树立了自信心,使之体验到了锻炼的乐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1病毒性肠炎病毒性肠炎是由水貂细小病毒引起的。本病具有流行的固定性,如不采取防疫措施,次年8~10月还可能重复发生,这与病貂长期带毒有关。
1初生羔羊的接产1.1正产羔羊的接产母羊产羔,一般无需助产.在正产的情况下,应让母羊自己把羔羊顺利地产出,以免造成阴道和子宫的人为感染.
1免疫剂量不足,疫苗中病毒株免疫原性差由于疫苗中病毒含量不足,活苗中病毒发生失活等多种原因导致免疫剂量不足,疫苗中病毒株免疫原性差等导致的免疫失败在目前均较常见。一是
古人云:“蒙养之时,识字为先。”识字教学是语文教育的基石,“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等一切语文素养的基础。如何让学生快识字、多识字,笔者有如下做法:  调动识字兴趣  识字应是儿童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积极主动参加的、有意义的活动。如何才能让孩子愿意参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设法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儿歌助识字 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易学易记,是
1发病情况2005年8月,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鸟类保护中心饲养的15只,自繁幼龄斑头雁,突然发现有气喘、咳嗽、气管有锣音,投喂阿莫西林、土霉素病情未见缓解,第2日中午死亡9只幼雏。
1用药失误原因1.1不能正确诊断疫病,不能对症治疗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基础,随意诊断、摸索用药,从而不能对症下药,往往延误病情,错过最好的治疗时机。有的用药对机体不但不起治疗作用,
笔者从教以来,听过很多观摩学习课,发现有很多课堂是“新瓶装旧酒”,学生不同,课堂却一致,致使语文课堂程式化,单调、枯燥、繁琐的教学内容充满课堂。为此,笔者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修正,在摸索中不断学习、践行,并有了一定收获。  重视听的训练,打好基本功  常态教学中,“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状依然普遍存在。语文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是要带给学生什么?北京市石景山区教育专家肖莉老师的“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专题
目前,有些小型养鸡户不重视综合性防疫措施,只是片面地追求免疫注射,而忽略了定期带鸡消毒这一净化鸡舍、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染途径的根本环节,使一些疾病,尤其是一些病毒性疾病,如
父本选用纯种波尔山羊,母本选择体型大、繁殖率高、泌乳力强、耐粗饲,体重大的黄淮山羊、南江黄羊和部分杂交奶山羊。级进杂交的代数应视后代具体表现而定,杂交至三代左右,出现理